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体中心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邵云徐雷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归纳文体中心建筑空间特征,提出其由标准空间、非标准空间、介质空间三大类型组成,尝试定义三类空间并运用色块图解其组合关系及模式,进而引入并提出介质空间存在于三大层级:(1)"文化"与"体育"之间;(2)场馆之间;(3)附属服务空间与场馆之间,区分与之对应介质空间Ⅰ—Ⅲ组织思路与方法.提出组成介质空间六要素:(1)空间形态;(2)界面;(3)空间比例尺度;(4)竖向立体设计;(5)视线;(6)室内装饰.以下沙文体中心为例,运用图底反转法解析各要素,生成设计策略,提供日后参考.

    文体中心介质空间标准空间非标准空间

    回纹符号在中式灯具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黄鲁坤胡雅梅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共生的设计风波席卷全球,中国灯具市场也因此受到影响,从而使传统特色中式灯具产品逐渐被淡化.通过相关调查,结合当今中式灯具市场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现代中式灯具的形态、色彩和功能以及艺术特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青铜装饰符号文化,并提取其中青铜装饰纹样的"回纹"符号,通过对符合的提炼演变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将传统装饰文化思想特征应用于设计中,并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点,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中式灯具.

    回纹符号传统文化中式灯具色彩协调性

    文化融合视域下村落公共空间的微活化有机更新——以大同市东沙窝村为例

    曹其然张险峰刘俞彤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语境下,传统村落可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具有公共性、生活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公共空间.文章以东沙窝村为例,提取村落公共空间的原型并将其进行分类,探求其分化逻辑,并根据现状分析村落公共空间发展的现实困境,从再现地域文化、原有空间适应性更新、提高整体协调性、民俗文化原真性、针灸式设计激活公共空间这五方面提出空间活化策略,以此为美丽乡村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文化融合乡村振兴村落公共空间微活化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龚苏宁陆晓霞郇志颖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步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带来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新体验和效果.文章首先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情况、沉浸式教学、不同组合关系的沉浸模型理论,然后针对普遍存在于设计课堂中的问题,在沉浸模型理论指导下探索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框架,并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教学的运用.该教学模式将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

    "叙事场景化"的空间生成法——住宅设计专题教学实践

    曹如姬侯珠琳康峰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家宅创想"设计课题为例,以"叙事场景化"的空间生成方法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关注人的身体行为,简化功能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严谨的设计环节控制,引导学生运用叙事-图解的方式,由生活事件转化为住宅空间,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生活,通过设计创造建筑空间的能力.

    场景化空间生成叙事场景化身体行为

    基于中西教学理念融合下的外国建筑史双语课教学改革研究

    杨胜胡云世胡小勇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化与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建筑学本科教育呈现了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衢州学院建筑学本科专业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出发,探讨外国建筑史双语课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对其教学与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并探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简言之,包括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学生选定问题、制定计划、活动安排、阶段汇报、成果制作、成果评价等.本研究基于中西教学理念的融合,以外国建筑史双语课为例,进行过程化考核的教学改革,希望可以为外国建筑史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建筑学教育教学改革外国建筑史中西融合

    从古典到后现代——上海主要建筑风格的研究

    周尤美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体建筑造型、外观现象特征与视觉符号象征,文章选取上海近现代5座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主要建筑风格作为研究案例展开分析,从中了解世界发展进程中各个建筑流派的设计手法,在提炼精髓的同时探索新机遇.通过建筑风格的发展对比,文章有两点发现.一、后现代建筑除了功能需求,还具有5个重要特征,分别为以人为本、视觉冲击、心理映象、高科技群、艺术美学;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景观化.

    古典后现代建筑风格解构与重构

    游客视角下提升环巢湖旅游品牌形象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张瑾顾大治杨震雯王彬...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文章以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基点,从游客感知、认知及满意三个维度开展"互联网+社会调研",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已逐渐形成社会影响,但品牌形象尚不鲜明,还存在建设质量不佳且产品欠缺丰富内涵、营销力度不够且氛围缺少生机活力、管理水平不高且服务标准未能统一、规划结构紊乱且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等四类问题.并从市场需求、双线营销、产品内涵及综合服务四个角度提出品牌形象提升策略,以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环巢湖游客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探索——以富阳区洞桥镇大溪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沈艳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设规划背景出发,对洞桥镇大溪村在"五美"乡村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特征下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度发掘,从而确定乡村建设规划的发展模式和形象策划.再以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开展创新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设规划方案.最后基于项目探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键点,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优秀经验和样板.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乡村规划大溪村

    基于"与传统文化IP相结合"的道口古镇发展研究

    张卓艺邓子玥胡维铮杨赟...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下古镇发展热潮和现存古镇旅游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道口古镇为例,尝试打破常规的城镇规划与更新思路,以"城镇文化IP"为切入点,进行多领域多学科跨界融合,提出"与传统文化IP相结合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及实操流程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总结出该模式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古镇发展提供新思路.

    古镇规划文化IP特色古镇道口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