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需耦合协调视角下河北省乡村旅游供需均衡评价

    王艳霞宋晓晓赵阳张豪...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河北省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中暴露的供需错配问题,应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综合发挥旅游业辐射功能和助力乡村振兴.基于供需耦合协调理论,测度河北省乡村旅游配置"供-需"均衡性,分析供需空间匹配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探究河北省乡村旅游供需配置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1)河北省的供给和需求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分异.供给方面,外围地区供给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供给水平相对较低.需求方面,呈现出中部地区向周围逐渐减弱的趋势.需要注意各市不同类别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2)研究发现,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还有待提升,大约六成地区属于过渡发展类别.供需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协调程度一般,存在着供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城市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加剧了乡村旅游空间配置的不平衡现象,需要进行区别改进.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供需均衡河北省

    长三角一体化驱动下的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OI数据挖掘

    杨雨昕王伟武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产业、交通等领域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即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序推进长三角乡村旅游一体化.但现有长三角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与开发粗犷问题,影响了整个长三角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文章以中国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为切入视角,首先用Python爬取乡村旅游POI数据,其次对长三角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相关规范进行创新分类,然后用最邻近点距离指数法(NNI)与核密度估计(KDE)的空间聚类方法分析长三角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特征,最后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农业条件、交通条件四个方面探究长三角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乡村旅游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

    "产-景-村"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环境设计实践研究——以南昌市乡村振兴示范点黄港头自然村为例

    邹芷怡龙春英钟庆谢瑞轩...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大战略以来,乡村示范点的建设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乡村规划设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乡村产业为发展根本,乡村社区发展为核心,旅游发展为链接,形成以"产-景-村"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文章以黄港头自然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设计实证研究,采用立足利用资源条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通过产业发展和内生动力等进行融合发展,探索乡村产业、生态和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

    "产-景-村"融合乡村环境设计乡村振兴

    嵌入式乡村养老设施核心问题探究——以河南省崇义镇为例

    卢鹏张婉莹古晨乾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中推行嵌入式养老,最重要的问题是嵌入载体的选择和如何进行嵌入.文章通过对崇义镇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有养老设施的不足;根据乡村老年人群的差异和需求将其归纳为四类人群;找到适合乡村中嵌入养老设施的三种建筑类型;提出嵌入式养老设施的设计核心和设计原则.研究结果为乡村嵌入式养老的推广提供借鉴.

    乡村老年人嵌入式养老设施崇义镇

    胶东滨海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研究——以青岛周戈庄村为例

    李超徐启明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胶东滨海传统村落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体系各项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对村落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周戈庄村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周戈庄村价值评价结果为3.3902分,处于"一般"等级.4项准则层评分排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4.2113)、选址与格局(3.3647)、经济发展与管理(3.0895)以及传统建筑(3.0471),说明周戈庄村拥有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选址与格局、经济发展与管理和传统建筑方面有待提升.基于村落实际情况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提升策略与发展重点,以促进村落的保护与后续发展.

    传统村落价值评价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周戈庄村

    山地城市老旧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与公共空间关联性研究——以重庆市嘉西村社区为例

    王海燕杨青青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市嘉西村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在地性观察,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社区中老年人的行为与公共空间进行关联性分析,并结合问卷与访谈,了解老年人主观层面对空间环境的评价,以及选择活动空间的主要动因和对空间要素的需求.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空间舒适性和交流性的满意度较好,安全性、可达性有待提升;老年人选择活动空间的主要动因有:空间的围合性、开敞性、休憩设施、无障碍设置与设计美感;在此基础上,所需要的空间要素为座椅、缓坡、照明设置、大面积铺装、景观丰富度等.

    山地城市老旧社区行为活动公共空间关联性

    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文化支撑

    蔡尚伟杜洋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为案例,通过对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文化重点、未来方向等多方面进行解析,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上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为成都打造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共同富裕的典范之城、塑造文化生态最优的世界城市,提供文化支撑创新路径,为其他城市的公园城市建设和传播提供成都经验.

    公园城市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区文化支撑成都市

    乌鲁木齐市社区家庭直接碳排放影响研究

    邵新刚闫玉珍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城市能源使用的主要空间.在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探索社区节能减碳策略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省会城市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全疆的各项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先依托270份包括五个社区的实地调研问卷获取数据,完成对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特征的研究.之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影响模型,揭示建成环境对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探究社区建成环境与家庭直接碳排放量之间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符合乌鲁木齐市地域特性的低碳社区建设建议.

    低碳社区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

    基于体检评估的社区安全生活圈构建研究——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郭健于鹏飞王竞晖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体检在各个城市中进行试点落实,地震的频发与新冠疫情的暴发皆对城市体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安全空间成为焦点.文章首先梳理了疫情、地震等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社区安全生活圈的研究现状.其次,根据邯郸市城市体检评估报告,发现有关城市安全建设的指标结果的问题和成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社区安全生活圈.最后,将邯郸市主城区划分为45个社区安全生活圈,并且对其合理程度进行了检验.

    体检评估安全生活圈社区生活圈邯郸市生活圈

    "三生空间"协调视角下湖北省石牌镇空间优化浅析

    金莹杨晶晶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牌镇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因毗邻汉水,所以水路交通发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石牌镇作为平原地区的乡镇,在"三生空间"协同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以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合其"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石牌镇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因地制宜的实用性村镇优化策略.

    协同共生历史文化名镇"三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