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式语言"对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语言的启发

    蒋玉军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学语言方面的缺陷更是明显:一是普通话不标准,方言色彩很重;二是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缺乏科学规范;三是教学语言平淡乏味,缺乏激情;四是语言缺乏趣味性和哲理性,这样的思政教育实效性可想而知。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百余次重要讲话,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习式语言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认真研究"习式语言"的风格与特点,结合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语言的实际,形成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独特的语言风格迫在眉睫,一是教学语言简洁凝练;二是教学语言形象生动;三是教学语言迭宕起伏;四是教学语言要文采飞扬;五是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力争既娓娓道来、和风细雨,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入神。

    习式语言高职高专思政教学语言借鉴启发

    试论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陈志勇
    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越来越重视。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但是就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说,汉语言专业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所以为了增强汉语言专业的应用,就需要不断对汉语言的精髓进行研究分析,保障汉语言的顺利发展,增强汉语言专业在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用性,增加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掘汉语言专业的意义和价值,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基于差异性和关联度分析的大学生网络诉求与现实行为比较研究

    胡祥卫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从大学生网络诉求的成因入手,对当前大学生网络诉求与现实行为的差异性和关联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联动保障机制建设措施,保障网络诉求的通畅和现实行为导控原则尽量保持一致,可有效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诉求、现实行为的导控,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诉求素养、培育其积极向上的现实行为准则、规范和认知。

    网络诉求现实行为差异性关联度联动保障机制

    高校体育生态化课程的构建

    张艳玲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化课程,是说课程也是一种生命,始终处在变化发展中,也就是将课程视为和谐的生态体系,系统内每一事物均环环相扣并互相影响。高校体育生态化课程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生态化、课程内容生态化、课程实施生态化、课程评价生态化等几方面。

    高校体育生态化课程构建

    现代学徒制应用于技工学校机电专业的探索

    李光磊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应用于技工学校教育能体现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等一系列优势,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联系实际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而且,现代学徒制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现代学徒制技工学校机电专业

    中职模具专业校内实训中"工匠精神"渗透策略的研究

    华斌
    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国家和社会赋予职业学校的使命,校内实训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强调在中职模具专业校内实训中培养"工匠精神"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环境中熏陶"工匠精神",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长期积累将之内化成自身的工作习惯,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

    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工匠精神策略

    路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赵正信王晖钱海涛李媛媛...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路桥系校内实训基地为例论述了路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建设意义、建设思路以及建设成效;讨论了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探素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

    路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建设

    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陆冰
    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项目以我院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对象开办创业创新实验班,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课外课科技活动和创业实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经营管理才能,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具有地方工科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准警务化"管理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杨超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国制造"呼唤"大国工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阵地,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准警务化"管理便是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准警务化管理制度为例,通过研究高职学生准警务化管理制度与工匠精神内在联系,探索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新途径。

    高职院校准警务化管理工匠精神

    图书馆微服务中个性化信息输送渠道研究

    张玉英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微服务需要依托微博、微信、QQ以及客户端等自媒体,提供符合用户自我需求的有差别的信息,从而实现为读者开展细致化、个性化、全方位移动服务的目的。如何利用已有信息渠道并发现新的信息传送方式,大面积普及和推广高校内图书馆信息输送服务,是现阶段图书馆微服务中正在进行实验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微服务的状况来看,个性化信息输送的效率不高和内容的重复率大,都未能体现用户需求信息输送的个性化。拓展信息输送渠道,首先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已有的渠道,是高校图书馆微服务能够具体实施的根本。

    图书馆微服务个性化信息输送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