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昆虫学报
环境昆虫学报

庞义

双月刊

1674-0858

insect1979@yahoo.com.cn,J.Env.Ent@gdei.gd.cn

020-84456131

510260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环境昆虫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原刊《昆虫天敌》,是由我国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1979年创办,广东省昆虫学会主办的省级学术性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的科技类期刊之一。随着我国昆虫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原刊《昆虫天敌》由于名称的局限,接受和发表文章的范围显得太窄,不利于本学科的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的推广。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新出报刊[2007]390号文件),自2008年1月起《昆虫天敌》将正式更名为《环境昆虫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为CN44-1640/Q,ISSN1674-085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变化情景下茶丽纹象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陈李林钟文玉胡海琴林昌进...
    144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是茶树上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之一,近年在中国各大产茶区广泛发生,并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茶丽纹象甲在中国的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中国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并确定影响其潜在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结果表明:模型重复运行10次的平均AUC值为0.923,标准差为0.007,预测效果表现为非常好.当前气候条件下,茶丽纹象甲的潜在适生区均主要集中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总适生区面积为247.18万km2.未来气候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逐步增加,适生区边界沿当前适生区继续向北扩张,最北扩散至吉林省.在2061-2080年SSP5_85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达到最大,为255.59万km2,占中国总面积的26.62%.影响茶丽纹象甲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是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因此研究当前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茶丽纹象甲的潜在适生区变化,可为其监测预警和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防止其大范围扩散造成更大危害.

    茶丽纹象甲气候变化最大熵模型适生性分析

    深圳宝安机场绿地昆虫和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毛孟飞程寿杰陈思琪袁倩敏...
    1457-1464,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场周边的环境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与鸟击事件密切相关.宝安国际机场地处亚热带地区,为明确其周边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按季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深圳宝安机场绿地昆虫群落由8 目 45科组成,优势类群为叶蝉科;各季节昆虫多样性变化明显,夏季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C区的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机场飞行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67种,隶属于21科57属,周边区域植物共436种,种类丰富,植被群落比较稳定,这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源.研究结果将为宝安机场在针对昆虫制定鸟击生态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宝安国际机场昆虫群落植物群落多样性

    温度对短额负蝗成虫存活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文博NAWAZ Haider Bashir李新畅田睿林...
    1465-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温度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成虫存活率以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24℃~40℃温度范围内,将短额负蝗健康成虫分组,分别置于生化培养箱处理4 h.测定各温度处理下成虫存活率和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成虫存活率在24℃~34℃范围内均高于50%,其他温度处理成虫存活率明显降低.试验温度范围内短额负蝗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2℃时雌、雄成虫的SOD、POD和CAT酶活值最高.T-AOC活性与MDA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二者均在34℃时达最高.短额负蝗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温度过高不利于其种群存活,此现象与其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短额负蝗雌成虫抗氧化酶活性高于雄成虫,更能适应温度的变化.

    短额负蝗温度抗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环境适应性

    基于代谢酶活性与转录组学的油桐尺蛾寄主适应性分析

    陈聪王思婷都静怡林俊宇...
    1473-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桉树Eucalyptus spp.是世界三大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工业原料(纸浆)树种.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是桉树人工林的重大食叶害虫,严重影响桉树的正常生长,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油桐尺蛾消化酶与解毒酶活性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油桐尺蛾对桉树的寄主适应性,旨在为防控该害虫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油桐尺蛾取食桉树叶片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与淀粉酶等消化酶以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等解毒酶的酶活性在不同时序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共2 003条,其中显著上调表达基因共1 148条,显著下调表达基因855条,同时发掘获得与油桐尺蛾寄主适应相关的DEGs共1 178条,涉及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CarE、GST与P450等基因.消化酶与解毒酶及其相关DEGs在油桐尺蛾适应寄主桉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消化解毒代谢功能,本研究可为系统解析重大食叶害虫油桐尺蛾克服寄主桉树防御化学物质的暴发成灾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油桐尺蛾桉树消化酶解毒酶食叶害虫寄主适应性

    广东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分布

    梁雅洁陈婷黄德超陈皓阳...
    1484-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根据2020-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数据,利用基于WRF 4.0模式的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模拟了广东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虫源的迁飞轨迹及降落地.结果表明,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虫源主要向东北方向迁飞,80%以上的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和江南地区,少量可波及江淮、黄淮、台湾、东南亚及日韩等地.3-4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地区,5-6月逐渐向北偏移,福建、江西等地的轨迹落点明显增多,7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江南地区.此外,利用江西定南、福建周宁及浙江桐乡的个例分析,反向验证了迁飞轨迹模拟的准确性.本研究明确了广东省是江南及华南地区草地贪夜蛾重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

    草地贪夜蛾迁出虫源降落区域轨迹分析

    氮量胁迫马铃薯对马铃薯甲虫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孙函函牛富帅李彩萍努尔曼古丽·尼牙孜...
    1495-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世界性检疫害虫,是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通过4种不同的施氮量(Nek=0 kg/hm2、N低=80 kg/hm2、N中=120kg/hm2和N高=240 kg/hm2)调查马铃薯甲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甲虫均能完成一个世代.总体而言,数据趋势一致表明NeK和N高处理(种植时总施氮量)的幼虫、成虫、卵数以及种群动态预测结果均高于N低、N中处理.各处理间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差异均不显著;而Nck、N低、N中和N高处理在总生殖率(GRR)和平均世代时间(T)中存在显著差异,且N高显著高于其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甲虫发育及种群增殖的影响,了解氮肥的施用量对马铃薯甲虫的生长发育存在的影响,为寻找减少碳排放和发展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控制害虫为害.

    马铃薯甲虫氮素胁迫发育历期两性生命表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孔新研杨翠刘雯琪袁咏艺...
    1505-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F0(当代)及F1(第1代)代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柑橘全爪螨的综合防治及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本试验采用叶片浸渍法,观察了亚致死浓度(LC5和LC10)氟啶虫胺腈和对照处理条件下F.代柑橘全爪螨存活、繁殖情况和F1代柑橘全爪螨的个体发育历期、寿命、存活和繁殖情况,组建F1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亚致死浓度(LC5和LC10)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代柑橘全爪螨的产卵历期由4.52 d缩短至3.67 d,产卵量由17.98粒减少至14.00粒,以上指标均差异显著.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影响存在跨代效应,对F1代柑橘全爪螨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均产生影响.在生长发育方面,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缩短F1代柑橘全爪螨未成熟发育历期,雄螨从10.09 d缩短至9.50 d,雌螨从10.21 d缩短至9.56 d,显著地加快发育速率;在繁殖力方面,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缩短F,代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总产卵前期(TPOP),繁殖期从6.62 d延长至7.79 d,繁殖量从28.48粒增加至35.31粒;从种群生命表参数来看,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1代柑橘全爪螨的净增殖率R0由18.51增加至26.06,内禀增值率r由0.2128增加至0.2430,周限增长率λ由1.237增加至1.275,总繁殖率GRR由34.37增加至44.25,而种群加倍时间t缩短了 0.405.综上,低浓度的氟啶虫胺腈显著抑制F0代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繁殖,但对F1代柑橘全爪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刺激作用,并影响其种群生命表参数,可能会刺激害螨种群的的再猖獗.

    氟啶虫胺腈柑橘全爪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生长发育繁殖

    取食扶桑绵粉蚧对六斑月瓢虫生长繁殖和捕食偏好的影响

    韦琪琳潘晴瑜覃香苗蒙心怡...
    1516-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 Fabricius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可捕食多种农林害虫.为了明确取食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对六斑月瓢虫的影响,本研究以取食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作为对照,探讨六斑月瓢虫连续2个世代取食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和捕食偏好的情况.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取食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显著延长,F1和F2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5.43 d和14.38 d.饲喂扶桑绵粉蚧的六斑月瓢虫体重显著增加,F1和F2代的体重分别为8.59 mg和8.95 mg.取食扶桑绵粉蚧对六斑月瓢虫的总存活率和产卵量无显著影响,F1和F2代总存活率分别为58.33%和62.92%,产卵量分别为503.94粒和597.80粒.六斑月瓢虫取食扶桑绵粉蚧的F1、F2代瓢虫组及食蚜组成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D)均大于1,表明六斑月瓢虫成虫对玉米蚜表现出捕食偏好.综上表明,六斑月瓢虫2代内能够较好地适应扶桑绵粉蚧,可将该粉蚧列入六斑月瓢虫的生物防治范围.

    六斑月瓢虫扶桑绵粉蚧玉米蚜生长繁殖捕食偏好

    黄桐重大害虫大燕蛾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官莉莉李琨渊张全洪吴锡豪...
    1524-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燕蛾Lyssa zampa在广东部分地区黄桐林爆发,将叶片取食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为了提高大燕蛾野外识别及监测水平,本研究开展了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大燕蛾在广东3~4代/年,幼虫共5龄,以蛹越冬,成虫次年3月始见,羽化高峰期在4月份.幼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本研究对大燕蛾各虫态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图片和末龄幼虫性别鉴定特征,并记述了其生物学特性.

    大燕蛾黄桐生物学特性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