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斜阳》看太宰治的破灭美学

    张敬欢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宰治,无赖派代表人物,被称作"破灭的使者".《斜阳》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由破灭、悲剧、绝望、自杀等关键词交织而成.本文将从破灭的美学这一视角出发,探寻太宰治文学世界的魅力.首先分析了《斜阳》中四个人物各自的破灭之路;然后对照日本自古便有的"破灭美学"、战败后日本的社会情况,探寻这种美意识的历史根源、社会意义;最后,结合作家的一生与作品主题,回答什么是太宰治的破灭美学.

    《斜阳》太宰治破灭美重生

    《班纳特小姐的自立》中玛丽·班纳特的人物形象塑造

    朱宇博姜丽蒋华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琳·麦卡洛在《班纳特小姐的自立》中以玛丽的独立为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其成长的经历,塑造了极富个性的女主人公形象.本文将从作者采用的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写作手法入手,深入分析玛丽的性格特征与心路历程,从而进一步解读该作品.

    《班纳特小姐的自立》玛丽人物形象性格塑造

    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原因

    范春霞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该书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将主要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破灭的原因,进而揭示其美国梦不牢靠的根基.笔者认为,盖茨比的美国梦建立在虚假、虚幻、欺骗之上,这注定盖茨比的美国梦将以幻灭收场.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悲剧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用语的英译探究

    侯卫霞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手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世界.网络用语随之诞生,它们大多易记易懂,且具有大众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充斥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外交流中,人们避免不了通过"翻译"这个特殊的媒介进行沟通.翻译内容广泛,涉及各种各样的网络用语,因而对网络用语的准确翻译成了译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基于目的论视角对网络用语的翻译进行探究.

    目的论网络用语翻译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的教育隐喻研究

    冯苗苗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特定语境中,隐喻的使用受社会因素影响,体现语言使用者的观点和目的.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文章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文本中主要使用的三大教育隐喻,即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和园艺隐喻.随后,结合社会语境,分析隐喻使用的特点和原因,探讨其传达的教育观点和看法.

    微信公众号教育隐喻社会语境

    从文化输出看《红楼梦》英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

    林煜峰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中有大量的诗词典故及人物的具体刻画,这也成为译者翻译的难点.本文将以中国文化输出为研究基点,通过对比在翻译《红楼梦》时不同译者所使用的归化与异化、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翻译策略,探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其他译者在翻译中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得出如何通过翻译的途径实现中国文化强势输出的目的.

    中国文化输出归化异化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红楼梦》

    的翻译非常重要."临终关怀"是文章的标题,并多次出现在正文之中.例如:

    叶祥俊刘林英
    39-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文体学是近几年翻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自20世末科学理论开始认知转向后,翻译和文体学研究也开始借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继续深化发展.本文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对著名作家陈村的小说《临终关怀》及学生课堂译本进行分析,旨在为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提供思路与借鉴.

    文体学文学翻译文体学意识《临终关怀》

    建构主义翻译视域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略谈——以《红楼梦》三英译文本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为例

    孙训龙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负载词具有民族文化独有性,为语际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建构主义三原则为基础,以《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的典型物质文化负载词为讨论主体,简要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原则对处理文化负载词英汉互译的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物质文化负载词《红楼梦》

    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报道的及物性分析

    李丹刘焱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地标性的建筑,是法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瑰宝.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对《人民日报》上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及物性系统中的六种过程在新闻语篇中的分布规律,证明及物性分析新闻语篇的可行性,以期在新闻语篇分析方面作以探索.

    及物性系统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语篇

    场域与资本双重操控下译者选择的研究

    徐斌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末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就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而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翻译社会学研究更是成为跨界融合下翻译研究的焦点.本文试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场域和资本的概念来研究翻译活动中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说明翻译场域和译者的资本对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的各种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译者对翻译文本与策略的选择也能体现翻译场域的规范及其构建.

    场域资本译者选择翻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