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管锥编·毛诗正义》看钱钟书对《氓》叙事艺术的解读

    杨嘉慧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共收录《毛诗正义》札记六十则,其中,第二五则《氓》一反常规的写作格式,对《氓》整篇的表达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钱先生不仅限于分析《氓》的叙事艺术,还揭示了其背后蕴含的诗心.

    钱钟书管锥编《氓》

    徐灿词作设色艺术探赜

    曲健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灿可谓是清代女词人中的翘楚,她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优秀词作.在其词作中,涉及诸多色彩词语,这些色彩词语的应用为其作品增色良多.笔者不揣愚陋,尝试通过分析徐灿词作中相关的色彩词语来探究其词作的设色艺术,以期对徐灿词作研究有所补益.

    徐灿设色艺术

    压抑、转移与投射——论《红与黑》中于连恋母情结的表现及成因

    曾文韬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从《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的阅读偏好、恋爱倾向以及对回归"母腹"的渴望等行为入手,列举于连恋母情结的表现.并立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及其美学思想,联系文本中于连的家庭环境、回溯作者司汤达的情感投射,分析《红与黑》一书中"奥狄浦斯情结"的呈现原因.

    《红与黑》于连司汤达俄狄浦斯情结

    认知诗学视域下艾略特情诗解读

    宋晓丽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诗学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对文学进行解读.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T.S.艾略特晚年为妻子瓦莱丽所作的情诗《给妻子的献词》(A Dedication to My Wife)进行解读.笔者认为,认知诗学能够深入挖掘并更好地解读诗歌,从而实现对诗歌文本的审美认知.

    图形-背景理论情诗审美艾略特

    浅析"移民"作家李敏金小说对身份的追问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佟丹丹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籍韩裔作家李敏金是美国当代移民文学中的一位重要作家,作者通过多个维度来透视美国现代社会中韩国民族的生存发展状况,面对美韩两国的文化冲突,作者在小说中执着于对身份认同的追问,并对家庭和个人生存价值有生动的刻画和深刻表现,因而其小说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

    李敏金小说身份认同家庭生存价值

    透视破镜里的父亲群像——对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父亲形象的分析

    陆雨菲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阿富汗这样战乱频仍的国家,父亲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是最中坚的力量.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小说《追风筝的人》从男权世界里上层阶级父亲的威严、男权世界里底层阶级父亲的光芒、移民道路上父亲的挣扎三个方面对父亲群像的刻画,为世人揭开了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

    父亲群像等级社会道德救赎文化认同《追风筝的人》

    时间视域下《钢琴课》中非裔美国女性的身份建构研究

    黄艺欣吕春媚
    41-4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课》作为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重要戏剧之一,描述了以伯妮斯为代表的非裔美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和身份困境.同时,作家打破常规线性叙事,展现了多种时间观,并将时间概念与非洲文化特征相结合.本文通过研究《钢琴课》中的时间观和叙事手法,进一步探讨非裔美国女性如何建构身份,揭示回归传统、正视历史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必要性.

    《钢琴课》时间观叙事时间身份建构

    从汉语借词看民和县土族文化中的汉文化成分

    余晓玲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漫长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口头语言形式保存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历史变迁中土族与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在文化之间互相交流,语言也受到各民族语言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受汉族影响越来越明显,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土族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本文从青海省民和县土族语言中的汉语借词着手,来探究民和土族文化中的汉文化成分.

    土族语言汉语借词汉文化

    张谷若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探析

    陈雪琴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谷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思想,包括翻译原则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探析张谷若的翻译思想.笔者认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观察,张谷若的翻译思想中蕴含了"和谐统一""译者责任""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长存"五大生态翻译学理念.

    生态翻译学张谷若翻译翻译思想

    淮扬菜菜名的英译

    任群朱明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多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国外对中国社会及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接受中国文化的能力也更强,淮扬菜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对外输出也有了一定积累.在利好的翻译语境中,适度异化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所以,在翻译淮扬菜菜名时,应遵循"准确、忠实、就简"原则,采用直译、音译策略,以更多保留淮扬菜菜名中的文化特色;同时,为了减轻目的语文化的认知负担,需要适当采用意译和仿译的翻译方法.

    淮扬菜菜名翻译语境翻译策略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