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发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

周小鹃

双月刊

1003-4161

kfyj@vip.163.com

0931-7768027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143号

开发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最早研究探讨西部开发的综合性(经济)学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府审计对地区企业进入的影响

    彭世广白雨乔张玲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5-2019 年省级层面平衡面板数据及全国新注册企业数据,研究了政府审计对地区企业进入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可以显著促进地区企业进入,且该效应主要通过政府审计的批判性作用实现,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市场化程度对政府审计与地区企业进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升高,政府审计对地区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增强;政府审计对地区企业进入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不仅能促进当地的企业进入,也能促进周边地区的企业进入,有效缓解地区间企业进入的"虹吸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注重政府审计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加快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完善地区间审计协同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政府审计企业进入国家治理空间溢出效应市场化程度

    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屈军戴明锋刘军岭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21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但企业明显存在"策略性"创新偏好,即过于追求创新数量而忽略质量;相比中小型企业,政府补贴对大型企业创新效果更显著;相比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更显著.我国应重视并加强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为更有效;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机制,强化对补贴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引导、监控和评估;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牵头引领作用,构建大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圈,聚力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协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打造利益共同体.

    财政补贴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策略性创新

    从集聚到集聚:企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机理与演化过程——以江苏太仓德资企业为例

    沈渡洋马业婷薛领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93 年首家德资企业扎根太仓以来,太仓市已跃居成为在华德资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县级市典范.为了深入揭示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深度融合新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路径依赖、共同演化的理论,并融入制度经济学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嵌入地域空间特征的"企业-政府-制度-网络"分析框架,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路径依赖选择模型".梳理了太仓德资企业集群的演进历程,发展过程划分为历史偶然性(1993 年)、路径创造(1993-2003 年)、路径依赖与锁定(2003-2015年)、路径解锁与路径突破(2016 年至今)4 个阶段.重点讨论了德资企业在太仓投资和发展所呈现的"从集聚到集聚"的特征,即集聚太仓的德企在德国也呈现集聚态势.协同集聚机制与动态演化路径是太仓成为"德企之乡"的关键.

    空间集聚共同演化德资企业太仓

    企业避税会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吗?

    袁国方宁一帆蔺全录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2009-2020 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基于企业避税视角,为缓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一是政府应加大反避税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遏制企业激进避税行为,也应对税收负担过重的企业适当减轻税负的,将税负征收强度划定合理阈值,保证企业不因税负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存和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并加快对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效率,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防范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产生;三是企业自身应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并提高治理水平.

    企业避税投融资期限错配短贷长投融资约束

    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动态关系研究

    关爱萍武洪琪姚文鑫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育水平变动会影响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基于我国1970-2021 年生育率水平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从宏观角度揭示生育水平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由1979-1990 年的负相关转变为1991-2021 年的正相关,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已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1991-2021 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响应关系显著,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对总和生育率变动的冲击影响呈现滞后性,且影响程度没有总和生育率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冲击影响大.因此,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影响和冲击响应关系,有效保障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推进性别平等的生育支持体系建设,在提振社会生育水平的同时稳定女性劳动参与率.

    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生育水平女性劳动参与率动态关系

    西北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以甘肃省为例

    宋健兴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在简要阐述西北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概况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城乡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养老服务现状发现,甘肃省虽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城乡养老服务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人才供给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甘肃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护理员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等.

    西北地区甘肃养老服务体系

    黔地从江特色浓,旅游开发气象新

    肖星
    封3页

    秦椒狮子头

    卢小泉
    封4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