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杨林清项雪莹束欢欢
    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BSI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2021 年 5 月洛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89 例BS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BSI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89 例BSI患者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102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56 株(占 54。9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 株(占 40。2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5 株(占 4。9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 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2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最高(≥7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 0。00%,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0。00%)。结论:医院BSI患者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多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清除病原菌,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抗菌药物

    某院重症监护室和呼吸重症监护室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叶茂盛刘沛杨牧源
    43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特征,为临床重症科室S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RICU和ICU收治的 125 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呼吸道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SAP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情况。结果:125 例SAP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30 株,其主要为革兰阴性菌(117 株,占 92。31%),其中RICU和ICU的主要病原菌均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RICU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低于 20。00%,而ICU中肺炎克雷伯菌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 20。00%;RICU中肺炎克雷伯菌仅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于 60。00%,而ICU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高于 60。00%;ICU中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小于等于 3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均大于等于 60。00%;RICU 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小于15。00%,而仅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大于等于 60。00%;RICU和ICU中铜绿假单胞菌均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 15。00%,ICU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60。00%,而RICU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60。00%。结论:医院RICU和ICU SAP患者的病原菌均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但其病原菌谱略有不同,此外ICU中所检出病原菌的耐药性整体强于RICU,临床在对SAP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依据患者的药敏特点,以确保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卒中相关性肺炎呼吸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混合痔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周春河周位远
    436-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混合痔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后并发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为临床行RPH的痔疮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 95 例行RPH后并发伤口感染的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并发伤口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95 例RPH患者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病原菌 132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92 株(占 69。70%,居前 3 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革兰阳性菌 32 株(占 24。24%,居前 3 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和真菌 8 株(占 6。0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75。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混合痔患者RPH术后伤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普遍存在多药耐药现象,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其感染早日消退。

    混合痔自动痔疮套扎术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胆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尧应才
    440-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胆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95 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胆汁或胆囊组织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结果:95 例患者胆汁或胆囊组织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12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77 株(占 68。7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 28 株(占 25。00%,主要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 7 株(占 6。25%,均为白假丝酵母);药敏结果回报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仍达 100。00%;主要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 75%,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仍达 100。00%。结论:胆结石患者合并胆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且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以促进感染早日消退,确保其疗效与后续治疗。

    胆结石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胡剑军
    44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为临床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1 月—2022 年 12 月浮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88 例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创口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8 例并发创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 9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31 株(占 32。9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 57 株(占 60。6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和真菌 6 株(占 6。38%);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对呋喃妥因、利福平、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呋喃妥因、利福平、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9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低于 5。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 10。00%;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度敏感(敏感率为 100。00%);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伏立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 25。00%。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具有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依据创面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制定用药方案,以获得最为理想的感染控制效果,确保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

    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