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郑佳欣
    527-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行CABG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305 例行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检出结果等信息,分析行CABG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305 例行CABG患者中共有 16 例并发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5。25%;16 例并发术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22 株,其中主要的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7 株,占 31。82%)、金黄色葡萄球菌(5 株,占 22。73%)和大肠埃希菌(4 株,占 18。1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5 h、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1 200 mL是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且OR>1)。结论: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5 h、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1 200 mL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重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某院2019-2022年临床所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元叶袁欢欢茹义福冯燕...
    530-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临床所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变迁特点,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2022 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所检出的 2 742 株鲍曼不动杆菌作为研究资料,统计历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来源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所涉患者的感染诊断,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变迁特点。结果:2019-2022 年,医院住院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33 671 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2 742 株,检出率为 8。14%(2 742/33 671);其中,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 resistanc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共 2 227 株,占比达 81。22%;社区感染患者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有 2 429 株,占 88。58%(2 429/2 742);而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仅为 313 株,占 11。42%(313/2 742);2019-2022 年,所检出的 2 742 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主要来自呼吸道分泌物(2 339 株,占 85。30%),在科室方面则主要来自ICU(1 560 株,占 56。89%),其次为急诊内科(378 株,占 13。79%)和神经内科(201 株,占 7。33%);药敏结果显示,2019-2022 年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而对其他绝大多数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60。00%);2019-2022 年所检出的CRAB仅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而对其他绝大多数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80。00%)。结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应加强对ICU和外科科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防控,并按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遏制或避免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与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特点耐药变迁

    某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郑晓鸽张莉萍李展展
    534-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年 7 月—2022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 263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化疗后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结果:263 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BSI 87 例(占 33。08%),BSI患者血液标本中培养、检出 9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57 株(占 60。6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4 株(占36。17%,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3 株(占 3。1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均<20。00%);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 G、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均<30。00%)。结论: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发生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疗效和肿瘤的后续治疗。

    恶性肿瘤化疗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中医院重症肝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李伟雄
    537-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重症肝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重症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吉安县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96 例并发医院感染的重症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腹水等各种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重症肝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96 例并发医院感染的重症肝病患者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11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67 株(占 59。2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 株(占 33。6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8 株(占 7。08%,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0。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均<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泛耐药,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确保其疗效。

    重症肝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肝胆胰外科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郭杰栋
    54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肝胆胰外科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术后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胆胰外科患者 547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547 例肝胆胰外科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 94 例,感染发生率为 17。18%;94 例并发术后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112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63 株(占 56。2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5株(占 40。1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主),以及真菌 4株(占 3。5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氨曲南、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环丙沙星、依替米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阿莫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G、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利奈唑胺、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20。0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肝胆胰外科术后感染患者标本中常见的致病菌,且多种致病菌的耐药性均处于较高水平。

    肝胆胰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章宏斌黄玉华
    54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 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胆汁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92 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共检出病原菌 119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84 株(占 70。5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 28 株(占 23。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和真菌7 株(占 5。88%);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总体上病原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结合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同时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以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胆总管结石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欢迎投稿与订阅2024年《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编辑部
    547页

    某院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贾乐丁云云
    548-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征,为临床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78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78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9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45 株(占 46。8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33 株(占 34。38%,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和真菌 18 株(占18。74%);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5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保持高度敏感(敏感率为 100。00%);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克拉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均<5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 100。00%。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临床用药前应明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合理性。

    支气管肺炎痰液标本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市妇幼保健院细菌性结膜炎患儿眼结膜囊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荣爱竹
    55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菌性结膜炎患儿眼结膜囊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细菌性结膜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3 月—2022 年 3 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269 例细菌性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眼结膜囊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眼结膜囊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69 例患儿眼结膜囊分泌物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 216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122 株(占 56。4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 94 株(占43。52%,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60。0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6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 8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 81。82%。结论: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且已逐渐成为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杀灭致病菌。

    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