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檗碱抗胰腺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667-67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檗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除了抗炎、抗菌、抗病毒、抗高血压、抗缺氧、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团体对小檗碱在抗胰腺癌领域的作用进行了诸多深入研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因此,该文主要就小檗碱的抗胰腺癌作用及其药理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做了分析。

    小檗碱抗胰腺癌作用药理机制

    基于LC-MS/MS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研究

    王银辉张小丽范炜斌杨利婷...
    672-676,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临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10 mmol/L乙酸铵(A)-100%乙腈(B)流动相、0。3 mL/min流速、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模式等为条件,建立LC-MS/MS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检验该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结果: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89 min和 0。46 min,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检测无过多干扰;头孢他啶的线性方程为y=537。989x+56。449 6(r=0。995 3),其在 0。5~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表现;阿维巴坦的线性方程为y=1 788。74x+25。226 9(r=0。998 0),其在 0。05~25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表现;高、中、低浓度的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样品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在 15。00%以内,而其准确度则均在±15。00%之间;而该方法中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回收率均在 80。00%以上;此外,在样品在室温下放置 6h、在进样盘中放置 24 h、在 4℃下放置24h和反复冻融(-80℃→25℃)3次等情况下,高、中、低浓度的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样品的测量偏差均在±15。00%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较大的线性范围,并且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可以为临床患者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血药浓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1例戊糖片球菌所致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龙江美刘蕾倪茂美叶惠平...
    67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戊糖片球菌所致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戊糖片球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某患者因"咽部疼痛 6d,伴咳痰、发热、吞咽困难、张口受限",至医院急诊就诊,医生检查后考虑为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随后收入耳鼻喉科;入院第 1 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置引流管排脓,取脓液行微生物培养,同时经验性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奥硝唑;第 5 天,脓液中培养出戊糖片球菌,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后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氨苄西林;第 8 天,患者左侧胸壁仍有肿胀,遂行二次手术,并置引流管排脓;随后的 3 周内,患者脓肿逐渐消失,创面逐渐恢复,且未见渗血及红肿,基本治愈。结论:戊糖片球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加之存在较严重的脓肿形成,医生和药师应充分重视,并综合运用内外科手段,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戊糖片球菌颈部多间隙感染胸壁脓肿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

    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与新型隐球菌的诊疗分析

    吴西雅尹霏霏
    682-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与新型隐球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为临床此类免疫抑制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一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因"胸闷气促、纳差20 余天"来院就诊,临床结合胸部CT检查结果,考虑其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患者血常规、生化常规和血气分析除肌酐水平较高外无明显异常,但 2d后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回报阳性,(1,3)-β-D-葡聚糖试验呈阳性,肺泡灌洗液的涂片和六胺银染色均发现隐球菌样真菌孢子和少量耶氏肺孢子菌,并且肺泡灌洗液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查提示真菌阳性(新型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遂确定患者的诊断为新型隐球菌和耶氏肺孢子菌所致真菌性肺炎,随即予以氟康唑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近 1 周后,患者肌酐水平持续升高,为减小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遂决定减小氟康唑的剂量和减少复方磺胺甲噁唑的用药频次;又 18d后,考虑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好转,且肌酐水平较前明显降低,遂准予患者出院;3 个多月后,患者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或好转。结论:临床上肺部混合真菌感染较为少见,并且对于免疫低下患者稍有不慎更是极为凶险,故完善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新型隐球菌肾移植术后

    万古霉素与氟比洛芬酯联用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黄丽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万古霉素与氟比洛芬酯联用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过程、处置措施和可能原因,为临床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1 住院期间进行了心胸外科手术,术后予氟比洛芬酯镇痛,其间患者肾功能指标未见异常,后因伤口感染,予万古霉素治疗;第 2 天,患者出现少尿,以及肌酐、尿素氮、尿素水平明显升高,考虑为急性肾损伤;上述临床表现在之后的 2d呈进行性加重,临床遂决定停用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并进行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指标逐渐好转至正常;诺氏评估量表显示,该患者急性肾损伤与万古霉素的关联性为"很可能",而与氟比洛芬酯的关联性为"可能"。患者-2 膝关节置换术 1 年半后,其膝关节和小腿出现红、肿、痛症状,临床考虑为感染所致,遂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氟比洛芬酯镇痛;第 6 天起,患者肌酐水平呈进行性升高,之后尿素氮水平也出现异常,考虑为急性肾损伤;第 17 天,临床决定停用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并对症治疗,之后肌酐水平逐渐下降;诺氏评估量表显示,该患者急性肾损伤与万古霉素和氟比洛芬酯的关联性均为"可能"。结论:万古霉素与氟比洛芬酯均有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二者联用,甚至叠加其他危险因素,则可能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为此临床在使用或者联用有肾毒性药物时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以减小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万古霉素氟比洛芬酯急性肾损伤药物不良反应

    某院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涂上卿张鎏张嵩汤博文...
    69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897 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ADRs的发生情况,并采集患者的年龄,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信息,以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ADRs的临床特点。结果:897 例结核病患者中发生抗结核药物相关ADRs的有 378 例,ADRs发生率为 42。14%;378 例ADRs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 岁(192 例,占50。79%),其次为>40~60 岁(90 例,占 23。81%)和>18~40 岁(81 例,占 21。43%);抗结核药物所致ADRs的发生时间以用药后的>15~30 d居多(123 例,占 32。54%),其次为用药后的≤15 d(78 例,占 20。63%)和>45~60 d(76 例,占 20。11%);抗结核药物所致的ADRs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伤(141 例,占 37。30%)、胃肠道反应(90 例,占 23。81%)和泌尿系统异常(69 例,占 18。25%);抗结核药物所致ADRs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287 例,占 75。93%),重度的仅 6 例(占 1。59%)。结论:医院抗结核药物相关ADRs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其症状表现多较为轻微,对此临床仍应高度重视,做好患者的用药监测,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结核病抗结核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

    某院所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婉婷赵琳琳
    694-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所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1-12 月徐州仁慈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596 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ADRs报告的报告类型、报告人员职业,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所用药物的种类、剂型及其给药途径,以及ADRs的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最终转归等信息,分析医院所上报ADRs的临床特点。结果:596 例ADRs报告的上报人员主要为医生(298 例,占 50。00%)和护士(256 例,占 42。95%);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可能"的有 583 例(占 97。82%),而"很可能"和"可能无关"的分布仅 12 例和 1 例;596 例ADRs报告的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525 例,占 88。09%),其次为"新的"(59 例,占 9。90%),还有 12 例(占 2。01%)为"严重";596 例ADRs报告中,涉及前 3 位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菌药物(178 例,占 29。87%)、心脑血管用药(110 例,占 18。46%)和泌尿系统用药(68 例,占 11。41%),而在抗菌药物中又以β-内酰胺类(66 例,占 37。08%)和林可酰胺类(47 例,占 26。40%)发生的ADRs为最多;596 例ADRs报告中,药物的剂型主要为注射剂(510 例,占 85。57%),而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448例,占 75。17%);596例ADRs累及皮肤及其附属器的例数最多(244例,占 40。94%),其次是消化系统(166例,占 27。85%);经过处置,596 例ADRs患者中,好转的有 470 例,痊愈的有 123 例。结论:通过优化制度流程,医院的ADRs上报量和医生、护士的上报比例明显提高,此次医院所上报的ADRs主要由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引起,其中绝大多数并不严重,并且处置后绝大多数均好转或痊愈,但临床仍应做好患者用药后的ADRs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合理用药

    某院实施抗感染药学会诊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卫卫胡涵帅
    699-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实施抗感染药学会诊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老年患者持续改善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实施了抗感染药学会诊的 3 32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感染部位、科室分布、会诊原因、会诊意见采纳情况、病情转归、患者满意度等信息,分析其中老年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结果:临床3 328 例接受抗感染药学会诊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有 1 433 例(占 43。06%);1 433 例老年患者中,年龄主要集中于>60~80 岁(1 217 例,占 84。93%),绝大多数患者(1 350 例,占 94。21%)存在 3 种以上基础疾病,多数患者(1 008 例,占70。34%)为多部位感染,此外多数患者(964 例,占 67。27%)在药学会诊前进行了微生物检查;1 433 例老年患者分布在 28 个临床科室,其中前 5 位的依次为重症医学科(434 例,占 30。29%)、肿瘤科(155 例,占 10。82%)、肾病风湿免疫科(100 例,占 6。98%)、骨外科(76 例,占 5。30%)和血液科(72 例,占 5。02%);老年患者会诊的原因主要为"抗感染方案效果欠佳"(1 123 例,占 78。37%);会诊结束后,绝大多数患者完全执行了会诊意见(1 405 例,占98。05%),并且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1 210 例,占 86。12%);抽样调查显示,医生对临床药师药学会诊的总体满意度高达 99。33%。结论:临床药师对老年患者开展抗感染药学会诊,不仅切实帮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还收获了临床医生的认可与肯定,也是彰显了临床药师的专业能力和价值。

    抗感染药学会诊临床药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某三甲综合医院2023年门急诊处方的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秦楠张美郑爽沈海娟...
    703-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 2023 年门急诊处方的合理用药点评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3 年 1-12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 15 060 张门急诊处方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处方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以及药物的种类、剂型、用法、用量等信息,依据相关指南、共识、药品说明书等资料对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和科室分布。结果:处方点评结果显示,15 060 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 146 张,不合理发生率为 0。97%;此外,全年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7。00%,而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5。73%;146 张不合理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62 张,占 42。47%)和"适应证不适宜"(37 张,占 25。34%),次要原因为"医师签名盖章不规范"(20 张,占 13。70%);146 张不合理处方基本涉及医院所有门急诊科室,而不合理率最高的前 3 个科室依次为普外科、消化内科和放疗科,其不合理发生率依次为 1。75%、1。60%和 1。60%。结论:医院 2023 年门急诊的用药情况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大检查和培训的力度,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综合医院

    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郭轶芳
    707-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 2023 年 7-12 月遂川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的抗菌药物处方 2 700 张(450 张/月)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处方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就诊科室,以及所用药物的种类、数量、用法用量等信息,依据相关权威资料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状况。结果:2 700 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为头孢菌素类 865 张(32。04%)、青霉素类 711 张(26。33%)和喹诺酮类 533 张(19。74%);处方点评结果显示,2 700 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有不合理处方 246 张,不合理率为 9。11%;246 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中,门诊处方明显多于急诊处方(223 张vs 23 张),并且不合理处方主要来自内科(153 张),而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为"用法用量不合理"(162 张,占 65。85%)。结论:医院门急诊所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应对重点问题和重点科室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以提高其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