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创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创业月刊
科技创业月刊

吴新文

月刊

1672-2272

zgkjcy@126.com

027-87841615 87842436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3楼

科技创业月刊/Journal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以推进创新、指导创业,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SG表现、绿色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陈静罗焰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面板数据,以2011-2022年重污染行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绿色创新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行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绩效,而且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绿色创新在ESG表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ESG表现与绿色创新呈正相关关系.产权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ESG表现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ESG表现财务绩效绿色创新重污染行业

    超网络视角下区域协同创新特征与模式——以济南都市圈数字产业为例

    尹翀刘玥苏小妮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研究城市群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超网络视角进行城市群协同创新原理分析,以知识协同、主体协同、城市协同及其之间协同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体城市群协同创新结构特征、模式以及发展路径等.首先围绕城市群协同创新多主体、多维度、多要素、多层次的结构与特征,以数据挖掘为基础构建知识层协同网络,并延伸构建创新主体层面和城市层面协同网络,进而分析知识、主体、城市交互作用关系,将多层协同网络耦合建立城市群协同超网络模型,涵盖了知识、多元创新主体、城市子系统要素及其结构.经过上述理论分析,利用专利数据建立济南都市圈数字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超网络模型,进行网络结构测度、创新关系刻画与单层网络、二模网络指标测度等研究,探讨了济南都市圈数字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特征,并总结出济南都市圈数字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最后,从空间、创新主体、知识供给等一体协同角度,提出加强顶层研发设计、推动产业链融通创新、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等对策建议.

    协同创新超网络数字产业济南都市圈

    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证分析

    沈敏婕张岩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影响机制方面,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可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并未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支持效应则可以同时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此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进一步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外部调节作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模式.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双重差分法

    湖北省供应链韧性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欧阳航周俊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固提升供应链韧性、维护供应链稳定与安全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区域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湖北省供应链韧性水平、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连通侧韧性是湖北省供应链韧性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供给侧和保障侧韧性次之,需求侧韧性影响相对较小;邮政营业网点数、企业法人单位数、港口货物吞吐量、运输路线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对湖北省供应链韧性影响最大的5个因素.②2017-2022年,湖北省供应链韧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大致可分为快速提升期、疫情影响期和稳步发展期3个阶段.③2017-2022年,湖北省供应链韧性中的供给侧韧性、连通侧韧性、需求侧韧性、保障侧韧性均有明显提升;横向对比发现,湖北省连通侧韧性最强,供给侧韧性次之,保障侧韧性仅次于联通侧和供给侧,需求侧韧性相对较弱.最后,从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发挥政府保障性作用、构建政企协同的供应链安全体系、数字化技术赋能4个方面为湖北省供应链韧性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湖北省供应链韧性指标体系熵权TOPSIS法

    专利组合价值:内涵、特征与评估

    黄慧慧邓洁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利悖论"问题研究揭示了企业专利竞争从单项专利竞争转向专利组合竞争,这种逻辑与形态的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专利价值结构的变化,专利组合价值远远超过其所包括的单项专利价值之和.专利组合所独有的相关性、规模性以及多样性等结构特征是专利组合竞争策略的外化表现,是科学识别并评估专利组合价值的有效指标.从专利组合价值的内涵、特征、评估方法3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上厘清专利组合价值的内涵与结构特征,以期为实践中优化专利组合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专利组合价值结构特征评估方法

    生物药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魏侠高显辉王作燕黄翔宇...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药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细分领域,亟须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生物药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详细调查武汉市生物药产业的基础条件、创新资源、产品创新动态、代表性企业和产业链布局,进而揭示武汉市生物药产业的内外部挑战.武汉市生物药产业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科教医疗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发展能级不高、产业规模较小、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五链"协同发展思路提出优化生物药产业要素配置的思考及建议.

    武汉生物药现状对策五链

    中国创新创业研究回顾:四阶段、两领域、六主题和三问题

    李红玲刘超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内创新创业领域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庞大,有必要对其进行及时总结和梳理.对1998-2023年5 008篇CSSCI刊源期刊论文计量分析发现:相关学术研究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紧密相连,先后经历探索起步、稳定发展、全面繁荣和理性回归等四阶段;现有成果呈"一体两翼六维"展开,即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形成"科技创新"和"企业家"两大学术枢纽,并涵盖创新创业理论、数字经济与创新创业、农村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创新创业体系,以及企业创新创业管理等六大关键领域.根据当前研究存在的3个突出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加强机构合作,重点关注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创新规律,从而为重大创新创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上,建议加强对大数据和本土化典型案例的纵深挖掘;同时建议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要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打通科技创业从构念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学术研究切实服务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创业元理论化创新驱动创业科技创业

    数字技术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研究综述

    蒋淑吉黄心玲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数字技术与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文献,分析得出数字技术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分别是提升创业意愿、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者能力、助力创业拼凑、扩展认知信息.总结出数字技术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机会识别的助推力,未来还需要诸如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的更多探究.

    大学生创业数字技术机会识别

    数字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内涵意蕴、实践困境与创新路径

    肖静胡殿娟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地梳理数字乡村治理内涵意蕴,分析数字技术在嵌入乡村社会实践进程中面临的多重实践困境,建构"制度—空间—主体—技术—价值"逻辑分析框架,从治理制度、治理空间、治理主体、治理工具以及治理价值等视角提出因应之策,助推数字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乡村治理数字赋能数字乡村

    数智技术、研发强度与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

    林周周胡悦李盛楠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数智技术已成为赋能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驱动力.采用2018-2022年苏州市新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智技术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的主效应,并进一步检验研发强度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数智技术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表现出以研发强度为双重门槛的复杂非线性特征,且当研发强度处于高门槛区间时,数智技术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大;政府补助和企业规模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企业规模的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不仅对明晰数智技术赋能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数智技术研发强度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