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下的有温度的思政课堂的研究

    邓璧莹
    123-12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理解、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阵地,思政教师肩负着要"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任.文章基于广州市第三届"百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下的有温度的思政课堂的研究",从可亲、可感、可思、可行等方面阐述"有温度"的思政课堂的内涵,总结出情境体验增强责任意识,榜样模仿坚定意志品质,换位反思培养美好道德,项目探究夯实行为习惯等"有温度"的思政课堂的教学策略,为有效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生当中入脑又入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党的二十大有温度思政课堂

    "思政引领、科教融合"的《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马一江宋向荣吴杰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思政育人为引领,以科教融合为手段,紧紧围绕《弹塑性力学》课程,开展《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注重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塑造,强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弹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探索可行的路径,也为其他基础力学课程的创新改革积累经验.

    思政创新型人才弹塑性力学思政育人科教融合教学改革

    解析几何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思考

    袁桓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发展,各种思想不断变迁.响应党的号召,要正确引导学生,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思政建设.将大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以及如何更自然让两者相融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阶段性的结论和方案在文章中用一个解析几何课程思政案例做了说明.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解析几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郗长青阮晓光李冀薛婷...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为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目标构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凝练该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可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思政育人

    基于CIPP模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构

    许文平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构对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CIPP模型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以CIPP为基本框架,设置包括背景等4个维度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设置课程定位等在内的12个维度作为二级评价指标.设置31个课程思政评价观测点,灵活调整权重,从而建构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CIPP模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关于高校化学思政教育的思考

    尹俊青张颜萍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时代医药化工企业的创新发展依赖于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高校化学教育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化学思政教学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等几方面充分挖掘化学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这要求高校化学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与思政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构建完善的化学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达到传授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实现"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

    高校化学思政元素教育策略

    多模块、开放式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李贤义江美芬张学昌张炜...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训练是高校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课程,工程训练课程具有课时数多、课程内容覆盖广泛、影响力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模块、开放式的工程训练进行课程思政,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感受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魅力,同时以优秀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熏染学生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索的同时实现思想意识、价值观的发展.

    多模块开放式工程训练课程思政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

    蒋明思林雪梅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政治引领、发展规律和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多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并建立起便捷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

    新时代对于高校智慧思政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

    郭大为金路赵金蕾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化转型为高校智慧思政工作提供了更多元、更灵活的教育手段,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智慧思政体系建设,承担了顺应发展需求契合时代特点的历史使命,为高校智慧思政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切实课题.

    新时代智慧思政互联网思维

    课程思政在"工科化学"中的初步探索

    孙兴伟王亚琦王琦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新理念创新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已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工科化学"课程为例,分析当前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入点及实施的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科类课程开展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工科化学课程思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