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引导

    张展鸿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高校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但高校学生价值导向具有不可预判性,互联网上不良语言的传播可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发展。为提高高校学生互联网发表言论的正向性,高校需要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引导,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让高校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提升话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互联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导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路径探索

    樊钰超王玉洁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对象广泛性、内容丰富性、"私人订制"式的精准消息推送这些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文章尝试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对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专创"三维融合"育人模式实施路径探析

    赵喆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简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融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想文化内涵、强化课堂育人育才功能、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探索了高校实施思专创"三维融合"育人模式的路径,以期为推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维融合路径探析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卞晗晔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正在不断地走进人们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网络思政工作要做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并重,在"文化土壤"上进行深挖,建立一套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文化育人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新时代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刻不容缓。文章立足当下,基于我国目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剖析,提炼经验,深挖网络思想政治受众的需求,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今后的育人模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对策探究

    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研究——以HK学院为例

    杨喜梅黄媛媛陈熙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HK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反映学生视角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情况和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效果建设总体较好,学生有较高的感知程度。第二,课程思政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学习能力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美育等方面效果较弱。第三,学生希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能更加多元化和实践化。据此提出建议:一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政形式多样化;二是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思政与时俱进;三是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发挥反馈与考核的引导作用。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学生视角

    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支撑下的AI+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研究

    白奇宝江冰冰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在AI+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和数据分析,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实现精准高效的课堂评价,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共评,开展教学对比深评,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课堂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教师的认知迭代,对提升AI+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研修人工智能+评价研究

    数学素养理念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华颖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素养理念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助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文章分析了数学素养理念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可靠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数学素养理念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创新型地球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钱佳威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而,传统的地球物理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文章在分析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地球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缺陷,进而提出构建创新型地球物理教学模式的对策,包括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地球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型理念更新

    信息技术视域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微分的概念"教学为例

    秦立春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在面对理论性强的基础课程时,呈现出知识薄弱、学习兴趣缺乏、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设计欠优化等"痛点",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有用、有景、有趣、有效、育人"的"四有一育"高职高质量理论性课程教学新模式,并以高等数学课程中微分概念为例,详细分析"四有一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步骤与过程。从推广"四有一育"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要精选反映专业应用的典型案例,创设"专业背景,应用场景"的有景课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打造"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的有效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学生主体,创新创造"的有趣课堂;所学即所需,实现"服务专业,服务生活"的有用课堂,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全程。实现"做中学""做中研""研中创"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课堂革命"四有一育"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温丽萍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新课标中对于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教学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除了需要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外,还需要培养其体育兴趣与习惯,促进其体育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的创新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将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创新发展进行探究,旨在为促进我国高中体育教育向前发展提供借鉴。

    新课程标准高中体能与健康课程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