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驱动战略下ESG、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联动效应

    王鉴雪黄玉屏王宛秋郜怡雯...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2011-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PVAR模型研究研发投入、ESG与企业价值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驱动企业价值、ESG单向联动,ESG与研发投入的互为引致效应主要来自公司治理的贡献,ESG与企业价值的双向互动效应主要来自社会责任的贡献.(2)研发投入的价值回报滞后与持续韧性不足并存,与环境责任相关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3)小企业、高成长企业ESG、研发投入向企业价值的转化和互动不足.

    ESG研发投入TOBINQ重污染行业PVAR

    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

    白福萍商梦亭黄宇杰齐鲁光...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基础理论,采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影响与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产生的间接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在知识资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实现的;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环境丰富性正向调节该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国有产权、高科技行业样本中,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指导企业利用知识资本促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启示.

    知识资本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环境不确定性

    管理者数字素养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

    李雪松王健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采用我国2023年首批28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样本数据,以问卷调查法分析管理者数字素养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效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数字素养通过提升企业学习吸收能力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双重机制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女性管理者和地方政策感知正向调节了管理者数字素养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学习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可通过加强管理者数字技能培训,组建性别多样性高管团队以及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建议.

    管理者数字素养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学习吸收能力

    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作用机制——基于ISM-MICMAC模型分析

    周妮笛纪丽彤舒澍成杨菲...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作用机制,通过构建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体系,利用ISM-MICMAC模型得出各层次因素、驱动力-依赖性矩阵.ISM层次模型表明,技术安全性感知是直接表层因素,社会网络、设备操作能力、家庭收入、耕地面积、组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参加培训、技术有用性感知和技术易用性感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农场主的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居住地理位置、政府宣传引导、政府经济补贴和基础设施是深层本质因素,对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表明,家庭农场主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属高驱动力、低依赖性独立因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推广、开展教育培训和增加政策扶持等对策.

    数字农业技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ISMMICMAC

    追随力视角下员工创新形成机制研究——组织自尊和心理授权的作用

    徐世勇骆冬嬴王艺晓俞佳...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追随力视角和自我验证理论,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员工追随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并讨论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心理授权的调节效应.根据486份有效样本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在员工追随力与创新行为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心理授权在正向调节员工组织自尊与创新行为的同时也调节了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补充追随力视角相关研究,强调追随行为在领导过程中的同等重要性,对探索员工追随力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企业在甄选和培养员工以及日常管理实践上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追随力组织自尊创新行为心理授权自我验证

    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任务断裂带和ESG的调节作用

    綦萌刘紫薇王鉴雪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A股126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引入高管任务断裂带以及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剖析二者与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积极促进作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任务断裂带正向调节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团队非正式网络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机制,将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从单一属性异质性和团队正式制度角度拓展至多属性下的非正式网络,为解释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绿色创新高管团队非正式网络联结ESG表现高管任务断裂带

    政府引导下的应急科研攻关效能何以提升——面向攻关项目实施的随机演化博弈分析

    宋雨薇刘纪达安实
    14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影响应急科研攻关效能的主要因素,面向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实施中核心环节的基本特征,构建基于政府部门与科研攻关团队的应急科研攻关博弈系统.考虑应急科研攻关中的不确定性,构建受到随机干扰的应急科研攻关随机演化博弈模型.进一步地,引用仿真分析考察影响博弈系统演化与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急技术成果储备效益、应急科研攻关支持强度、应急技术需求反馈系数、攻关项目流程优化系数、应急技术成果适用系数均能推动应急科研攻关博弈系统形成积极部署引导与高效研发的策略组合.提升应急科研攻关管理强度虽能提高科研攻关团队选择高效研发策略的概率,但亦会降低政府部门选择积极部署引导策略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常态化应急技术储备、实施多元化项目扶持举措、适应差异化应急实践场景、夯实制度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提升应急科研攻关效能的对策建议.

    应急科研攻关突发事件随机过程演化博弈

    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及立项决策模型的研究

    陈之瑶罗军莎薇侯小星...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精准遴选,促进颠覆性创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遴选、立项决策管理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特征属性差异,借鉴海尔迈耶问题的做法,结合当前政策导向,针对颠覆性技术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属性,提出相应的项目遴选角度和评审标准的思路,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从项目影响力、项目可能性两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矩阵模型,为颠覆性创新项目立项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海尔迈耶问题评价模型决策模型

    复杂网络视角下科技型初创企业的风险评估

    苏越良詹维锋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与科技型初创企业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筛选后,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科技型初创企业风险评估的复杂网络结构及指标体系,然后从复杂网络全局和模块化的角度分析科技型初创企业的风险.最后,选择1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科技型初创企业风险评估模型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合理性.

    复杂网络科技型初创企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科研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双边使用意愿视角

    邓媚吴梦圈
    1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协同激励理论的构念和研究方法视域下,以UTAUT为基础研究模型,从用户激励主体来源、激励动力来源、激励内容、激励作用方向、社会评价模式等多维入手,构建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再对广东省科技厅首批认定的14家科研众包平台双边用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绩效期望、社交影响、促进条件等都对双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付出期望对接包方用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因此,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期待,科研众包平台须围绕智能化、市场化、社群化发展强化用户黏性,形成竞争优势.

    科研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效应双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