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特征挖掘与量化评价研究

    吴松强王鹏程马硕王雨悦...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量化评价是保障产业政策科学制定与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产业政策调整与完善的重要依据.为了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关注重点的演进以及当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和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挖掘政策文本的内容特征、结构特征及主题特征,结合以往研究建立PMC-AE指数模型对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中央和地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最后提出产业政策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国家级和省级的政策文本等级均为Ⅰ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的政策文本等级集中于Ⅱ级和Ⅲ级,反映出国家级和省级政策文本注重规划引领作用的发挥,而地市级和区县级政策文本更为关注某一具体政策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总体而言,各级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总体合理,但也存在缺乏预测性与监督性、缺乏政策对象的协同联动、缺乏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充分使用等问题.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延伸政策涉及领域、强化政策对象协同、完善政策工具组合等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蝶变的重要路径.

    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文本挖掘政策研究政策文本产业发展量化评价

    先前承诺、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基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李伟铭吴振芳黎春燕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前承诺是一种强调战略联盟而非竞争分析的决策方式,能为新创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提供新思路.先前承诺虽在资源拼凑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中起着影响作用,但将先前承诺、资源拼凑与探索式创新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并深入探讨其中机制的研究较少.为厘清先前承诺对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效果推理理论,以先前承诺为视角切入,构建"先前承诺-资源拼凑-探索式创新"的理论框架,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对 426 家新创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究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先前承诺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资源拼凑在先前承诺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先前承诺与资源拼凑、探索式创新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政府支持是缓解新创企业资源约束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新创企业要借助政府支持的力量,通过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先前承诺,快速吸收整合探索式创新所需的资源,以降低探索式创新的风险;政府则要重点关注新创企业的发展状况,并及时完善支持新创企业创新活动的法律法规.

    先前承诺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创新资源拼凑政府支持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升级下基于研发密度的中国与东盟制造业投入和产出服务化水平研究

    陈秀莲侯雨欣
    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升级下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梳理评估双方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差异,比较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采用服务化水平指数,基于亚洲开发银行 2008-2020 年的数据,从不同研发密度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指出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 4 种技术类型的制造业中,中国的投入和产出服务化水平均远超东盟整体,且双方差距在增大,但从国别来看具有较明显的异质性:投入服务化水平方面,低技术制造业上中国与泰国等水平相当,中低技术制造业上新加坡等国赶超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泰国表现最为突出;产出服务化水平方面,中国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中低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上低于不少东盟国家.基于上述分析,针对中国 4 种技术类型制造业的投入和产出服务化水平的提高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强调要学习东盟国家在服务业国际化方面的经验,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制造业服务化研发密度投入和产出服务化服务业企业中国东盟

    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对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

    周志红万隽杰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资助期刊的建设成效,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以首批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期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分析了项目建设 3 年来,《学报》在出版平台建设、出版能力和出版服务、人才培养和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高了期刊的出版能力和服务水平,主题策划出版取得了显著成效,期刊的国内外影响力均有明显的提升,尤其国际影响力得到较快的提升;《学报》融合出版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期刊与论文的快速传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促进了办刊人才的成长,逐步形成一支编研结合高素质的学术型编辑队伍.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促进了地方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高水平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高校学报项目资助建设成效

    基于自主出版平台服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应用探索——以聚光学术(Lighthouse Scholar)平台为例

    李扬杵殷秋霞王东妮刘臻臻...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对象应包含中文刊和英文刊,这是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基础.中国已经成为论文发表大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大部分科技期刊需依托第三方出版平台完成论文的投稿、评审及发表等工作,容易造成出版"卡脖子"问题.为了能在自主办刊上取得一些突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通过加强出版人才建设、夯实技术基础等措施,自主研发符合国情、具有医学特色的出版平台,服务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全流程出版.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基于自主出版平台服务自主办刊过程的一些探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办刊经验.

    科技期刊出版平台自主出版聚光学术学科建设《眼科学报》

    地方省份一流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分析探讨

    黄梅花苗蕾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聚焦科技期刊与区域科技创新,通过网络调研、文献调研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呈现中国一流科技期刊地区分布,分析一流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要素间的作用,探讨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情况,并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地方省份实施一流科技期刊支持政策助力科技创新的成效与问题.研究表明:一流科技期刊区域分布不平衡,科技期刊与区域创新要素间有显著相关性,地方省份在加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服务科技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优势学科话语权还不够、一流科技期刊规模较小,服务产业效应还不显著、科技成果的产出还不够,科技创新要素联动还不够、期刊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等问题与不足.基于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从强化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壮大一流科技期刊规模、促进优质科技成果产出 3 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地方省份加强科技期刊建设助力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地方省份科技创新湖南省

    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基于英国的发展经验

    石晓男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科技创新政策对高校的影响力,真正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英国为例,运用政策工具理论分析英国科技创新政策重点关注、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高校资源配置、文化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其对高校发展起到引领、激励、预测和管理作用,对高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积极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政策的正面影响取决于科学的政策制定以及高校的积极行动,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改革机制体制,重视高校在科技领域的力量;高校应优化学科结构,打造优势学科,规划研究生教育结构与规模,实现分类培养.将高校发展充分融入到科技创新政策中,对高校建设与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政策高校发展英国经验政策工具

    试点政策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定性比较分析

    李新马新雨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执行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政策扩散的过程.为分析影响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扩散速度的因素,基于政策扩散和公共组织理论框架,选取已批准试点的中国 97 座创新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试点获批准的时间作为试点政策扩散至该城市的时间,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试点政策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包括创新资源在内的 7 个条件变量均无法作为实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高速扩散的必要条件,但低行政级别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非高速扩散的必要条件;实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高速扩散的组态路径有 7 条,在本质上多呈现出内部驱动的特点;试点政策非高速扩散的组态路径有 4 条,均呈现出低行政级别指向性特征,表明在城市行政级别较低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了试点政策的非高速扩散.因此,城市应根据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发展政策,同时充分关注个体、社会组织等的政策建议,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政策扩散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行政级别组态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背景下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分析

    肖文东裘宇轩邓卓然倪知行...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背景下,科技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助力作用备受重视.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进入了新阶段,但京津冀地区内金融资源和产业发展相关要素流动和影响及其空间依赖性尚未获得学界足够的关注.因此,以京津冀地区的 13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效应视角出发,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新化 3 个维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综合使用"0-1"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及经济距离矩阵,优选空间自相关模型(SAC)研究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金融聚集对本地及邻近地区也存在溢出效应,其中人力资本要素和政府干预程度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积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对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清晰影响.由此,主要得到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共享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启示.

    产业结构升级科技金融金融服务集聚空间自相关模型京津冀

    创新生态下知识主体协同组合对区域创新的贡献路径及演化趋势:基于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

    王成城周杰李佳轩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如何协同知识主体、辨析创新贡献路径是提高中国创新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对案例进行研究和过程追踪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 2004-2019 年中国 29 个省份的知识主体组合和时间演化进行分析;同时,对多个省份的不同知识主体进行动态定性比较分析,以寻求不同时期条件组态的贡献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元协同治理型的均衡知识主体贡献是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相对合理组态,而在 2004-2019 年期间,29 个省份知识主体的创新贡献存在要素波动,并且不同时段的组态贡献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以企业知识主体为主导的理论市场推动型呈现整合主导轨迹、以高校知识主体为主导的基础研发支柱型呈现缓冲主导轨迹;企业和高校在创新贡献中长期占重要地位,知识主体贡献结构较为稳固集中,但逐渐呈现出散点趋势.因此,需要根据区域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在优化创新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发挥知识主体的组合效能,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区域创新知识主体知识协同创新贡献贡献结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