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杨国忠祝可可
    19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基于环境友好投资策略推崇,迫切需要企业披露更高质量的环境信息;而企业也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使绿色技术完成从扩散方到被扩散方的流动和转移的过程,再进一步地通过绿色技术的扩散推动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以 2012-2021 年中国 1 316 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别检验该影响在企业、地区、行业层面的异质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政府补助与绿色合作创新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政府补助—绿色合作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环境信息披露对处于成长期和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间绿色技术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正向调节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主动全面披露高水平的环境信息,对外释放绿色技术供需信号,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间的充分流动与扩散.

    绿色技术技术扩散环境信息披露绿色合作创新政府补助企业合作技术创新

    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

    吕鲲管天宁李北伟
    20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顺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鲜有兼顾二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共同影响.基于 2009-2021 年中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绿色金融和数值赋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值法进行测度,随后借助动态面板高斯混合模型(GMM)、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和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并开展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智赋能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绿色金融则会显著削弱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二者的联合影响效应为负;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智赋能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存在显著的正向本地效应和不同方向的邻地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渐趋成熟,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为此,要发挥先进区域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更好发展,但也要注意防范侵蚀效应和虹吸效应,避免造成资源的掠夺和不正当竞争.

    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创新生态系统系统韧性区域创新空间杜宾模型

    面向伦理治理的医疗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态势、热点议题与进阶前瞻

    汪琛
    21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开始成为人工智能伦理及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国内学界对伦理研究实践转向的关注相对较低.为此,以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作为研究主题,探索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的知识基础与前沿主题.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 310 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展现国际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与知识基础,绘制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的整体图景.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医疗人工智能应循的伦理规制框架、医疗人工智能分殊领域的伦理风险和医疗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实践性治理转向 3 个核心主题;知识基础主要涵盖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和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等三大模块;未来有关研究可能的进阶方向表现为治理框架的统筹与整合、新兴技术伦理治理的理论创新和伦理价值的塑造整合以及量化方法的强化.

    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文献计量伦理问题医学伦理

    从责任伦理视角反思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

    张童阔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传统技术实践,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了形而上学中"人与技术二分"的旧有范式,实现人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来看,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治疗和生活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隐私悖论、"技术茧房"、认同困境、责任归因困境等方面的伦理风险逐渐显现.这些潜在伦理风险需要超越传统伦理学中责任"在场"的局限,以一种更为广泛的责任伦理观进行分析.责任伦理是解决脑机接口(BCI)伦理问题的核心伦理,是对BCI技术具有指导意义的一种伦理规范与价值要求.根据责任伦理的内涵,认为需要运用前瞻性和预防性视角,审视脑机接口技术的责任主体、客体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基于此,提出将自主性、善、信任与公平纳入前瞻的责任伦理研究中,通过责任归因、技术透明、技术信任和技术公平的伦理原则,增强对技术的敬畏,规范技术相关者的行为;此外,需要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强化科研人员与公众的广泛对话,这样才能突破传统责任伦理的困境,预防技术对人类、未来人类、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潜在危害.

    脑机接口责任伦理技术伦理伦理治理隐私悖论身份认同"技术茧房"

    撤销论文的科研合作规模与模式差异对比分析

    程鑫王珂张丽华
    23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积极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背景下,分析撤销论文的科研合作特征是建立良性的合作模式及科研秩序的重要视角.以撤稿观察数据库(RWD)收录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四大领域共 5 884 篇撤销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领域撤销论文的合作规模、合作模式差异,研究撤销论文中科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撤销论文中合作规模出现频次最高的为 3~5 人,其中国际合作年均占比为 20%左右;多数国家合作论文的国际合作比例与其论文撤销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跨国合作形式为南北合作的论文数量最多.由此说明合作模式、合作规模与论文撤销现象之间有显著关联性,说明在科研合作框架下,更广泛的合作交流、构建相互监督机制对于有效降低科研不当行为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科研合作科研诚信撤销率合作规模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