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复合信息熵权的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

    方瑶王乐杨子一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港口和腹地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以辽宁省主要港口为例,探究港口腹地协同发展机制,基于2013-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复合信息熵权法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辽宁省四个规模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子耦合协调度呈持续高度耦合的态势,各子系统有序度的共同提高能够促进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最后从优化腹地产业结构、加强港口与腹地的密切来往和港口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复合信息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港口物流腹地经济

    数字普惠金融、企业ESG表现与双元创新

    赵春芬刘杉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强化企业的ESG表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推进非国有企业的双元创新活动,其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ESG表现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

    杨鑫磊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形势导致的能源问题使得实现安全、经济和低碳的能源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增速不足以补偿消费增速,油气对外依存度整体偏高,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增强我国能源自给自足能力、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大,但仍有4个方面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终端产品缺乏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综合成本逐渐升高,可再生能源服务链条发育不足,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不协调.建议从金融政策、技术开发、统筹可再生能源市场、加强大数据资源共享、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5个方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推动中国能源安全经济低碳发展.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能源战略

    数字化转型、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

    王迪杨永淼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企业创新创造了条件.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审计质量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数字化转型会改善企业环境与条件,提高外界审计质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更显著地存在于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从数字化转型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抓住数字化转型红利,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提高审计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数字化转型审计质量企业创新绩效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研究综述

    曹瑞雪
    1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恢复功能结构具有杰出的恢复变形能力与良好的消能能力,同时拥有高效的修复效率,属于一种拥有较高地震抗性的结构类型.可恢复功能结构与其他抗震结构相比,在强烈地震后具有较小乃至为零的残余变形是其显著优势.这个特征能有效地保证单体结构在地震后的功能,对于推动建设具备韧性的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震工程领域,最近数年的关注重点已转向对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结构的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关键材料与技术手段,学术界提出了多种可恢复功能结构,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此,回顾了自修复结构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抗震结构自恢复能力摇摆墙摇摆框架自复位结构

    基于组态思维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孙明宇戴万亮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工业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fs-QCA方法进行组态分析,探究前因条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联动影响.结果发现,任意单一条件均不是构成工业企业高与非高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结果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高技术创新的组态路径共有3条,技术基础建设、企业规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非高技术创新由4条组态路径构成,与高技术创新相比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点.

    TOE(技术-组织-环境)框架技术创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

    基于多种采集设备的机场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鑫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型机场是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和协同共享,通过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优化,实现旅客出行便捷高效;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出行的关注点也从方便快捷扩大到了舒适人性,而旅客满意度和体验感最直观的一个地方莫过于卫生间.卫生间建设不是小事情,是机场建设的重要方面.智慧环卫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公厕"思维,运用公厕大数据匹配不同场景如厕需求,引入爱心厕所,颠覆厕所"找不到、用不了、坐不下"的困局,解决了传统厕所服务过程中有关异味控制、节水节能、人性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对机场卫生间的精细化管理,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高端、舒适的服务.

    采集设备智慧机场舒适性科技创新

    基于循证的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评估画像模型构建

    方步云张序罗凤娥杨振成...
    190-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水平,采用熵权法对60份研究样本从核心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作风胜任力三个维度构建飞行签派员岗位"画像"的评估模型,根据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方面完成对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评估画像的建议.

    循证岗位胜任力评估画像熵权法柯氏模型

    西南某机场跑道沉降预测模型

    方学东顾天宇舒富民
    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场道面沉降,严重影响机场安全运行.准确预测跑道工后沉降,对机场的建设与运行极为重要.以西南某机场跑道沉降变形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别用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跑道沉降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解决了小样本数下曲线预测精度较低及灰色模型对非线性预测准确度差等问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同时通过BP神经网络对组合预测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和效果,为地基沉降预测提供借鉴.

    沉降预测曲线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

    地震保险助力应县木塔古建筑保护

    常兆卿周林毅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应县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结构虽然对于地震灾害有抗震效果,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部分组件已经开始有损坏的趋势,基于美国、日本、新西兰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经验与启示,整合过去应县木塔受到地震灾害侵蚀损害的数据,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自我保险与商业保险分级抗灾;二是应用再保险与风险证券化产品预先筹措损失资金;三是充分融合风险承担和社会参与促使应县木塔加入地震保险;四是解决古建筑地震保险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不足的问题;五是解决应县木塔因应地震的损失压力测试与损失情况不同产生的风险差异化问题;六是解决应县木塔在地震保险实践方面的问题.指出应县木塔可以通过分材料、分层设计分项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进行投保,增加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意愿.

    应县木塔地震灾害保险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