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

    张忠杰张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2010-2021年省域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并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动态演进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处于缓慢增长趋势,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阶梯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发展演进的态势;高值区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突出;省域差异呈现出"下降-上升"的演进态势,东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差异呈现增大趋势.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驱动因素得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区域创新创业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动态演进Dagum基尼系数中介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居民消费升级

    李炜贤吴忠才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已然成为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由之路.收集中国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提高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但同时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还会刺激居民线上购物行为,通过转变居民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升级.

    数字普惠金融消费升级个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就业质量提升效应分析

    周玉良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就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2年广东省地级市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就业质量和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数,通过固定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提升就业质量效果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广东省技术创新水平及就业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中介效应表明,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中起到中介作用.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就业质量异质性

    中国工程建造业海外融合发展模式——基于C公司阿联酋市场拓展的案例分析

    王磊吕锋孙尚兴乔伟...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公司在阿联酋的业务拓展实践为例,采用探索式单案例研究方法,从资源、关系和价值视角探索其成功实现海外市场拓展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C公司实施了资源统合、关系和合、利益相合的海外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其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跨越式海外市场拓展.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工程建造企业的高质量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工程建造业海外市场拓展融合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数字化情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反向转型路径及其资源条件

    吴良勇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服务化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转型路径,已有研究主要讨论正向转型所需的资源基础,数字化情境下反向转型路径及其资源条件仍是黑箱.基于资源价值理论,选取美的家电业务进行扎根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情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反向转型路径表现为场景解决方案转向场景化产品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反向转型路径需要4大资源条件,包括战略管理与用户经验、市场领先者、产业链数字化和制造资源基础.明确了反向转型路径作用关系,为解决"服务化悖论"提供新方案,弥补了已有研究缺乏反向转型路径适用条件的不足.

    制造业服务化反向转型路径资源条件数字化情境

    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孔繁成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家对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利用SBM-GML(方向距离函数-全局基准技术指数)模型测算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产业政策对其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抑制作用;产业政策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和企业融资能力渠道,扩大企业投资和生产规模,增加了能源、资源和环境消耗,进而抑制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更显著.

    产业政策高质量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审计质量会抑制"漂绿"行为吗?——基于企业声誉的视角

    杨芳张和平孙晴晴刘禹轩...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方式,可以降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提高企业绩效和声誉,降低企业内部风险.审计监管或将成为抑制"漂绿"行为的重要手段.以2015-2020年重污染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从审计质量视角出发,研究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质量对"漂绿"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审计质量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来抑制"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媒体关注度较高、经营风险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审计质量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因此,在推动绿色金融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处理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漂绿"风险,督促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审计质量漂绿企业声誉信息不对称绿色发展

    北部湾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游憩体验价值感知比较

    王强张育芬李林欣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携程、马蜂窝等平台游客点评与游记为数据源,利用内容分析、语义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科学比较与探讨北部湾3个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游憩体验价值感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游憩体验价值感知度最高的皆为环境价值,次之为特色价值,再次之为服务及管理价值、教育与成本价值,而3个红树林保护地不同类型游憩体验价值感知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组间与组内分异;北部湾3个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游憩体验价值感知则基本形成了以"红树林"元素为体验价值核心,地点-吸引物-设施-活动-服务-情绪情感等辐射关联元素为体验价值轴线的红树林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然而每个红树林保护地游憩体验价值社会网络也因区域特色而存在核、轴等层面的一定分异;3个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游憩体验情绪总体皆为正面,积极情绪总体评价排序为金海湾(85.07%)>东寨港(65.64%)>海陵岛(58.82%),消极情绪总体评价排序为海陵岛(14.15%)>东寨港(12.88%)>金海湾(5.92%).

    北部湾红树林保护地旅游者体验价值比较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

    罗佳欢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超效率SBM(基于松弛值测算)模型测算绿色经济效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对其具有抑制作用,技术水平和教育投入则有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抑制作用和技术水平对其促进作用均高于东中部地区,而政府干预对其抑制作用弱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其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

    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地区异质性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

    王静田付晓东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协同集聚是产业集聚动态演进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对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基于285个城市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对自身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促进作用,对邻近城市具有溢出效应,而且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要大于对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中,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但过度集聚也会存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普通地级市应结合自身制造业发展状况,发展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并且引进高端产业.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