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智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智囊
科技智囊

刘立君

月刊

1006-3676

kjzn@bjast.ac.cn

010-68438816;010-684388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0号首建金融中心八层

科技智囊/Journal Think Tank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智囊》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67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3538/G3)创刊于1995年,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设置了“科技时评”“科技战略与决策”“智库研究”“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与服务”“科技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等栏目。杂志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ACD)入库期刊,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来源期刊,每年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路径

    刘子亮黎晓东孙天垚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转型的强劲动力,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比较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并融会贯通,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基本内容,分析二者的契合点和共通之处.[研究结论]提出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即科技赋能文化教育、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产业、文化创造等.

    科技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文化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赋能

    跨媒介叙事赋能科学家精神传播

    郭海威王晓红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媒介形态的多元化为科学家精神传播提供了丰富载体,探讨以跨媒介叙事为策略实现科学家精神传播的创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立足跨媒介语境,循着"传播实践—价值呈现—赋能机制"的逻辑理路展开研究,阐释了协同叙事、议题细分、多元情境及传播定位明确的科学家精神传播策略,指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价值表现为满足个体需求、提升群体科学素养、营造科学传播氛围,通过降维传播、丰富叙事、善用算法,促成认知、态度、行为的转变、达成.[研究结论]基于此,跨媒介语境下,要做到内外兼顾、由浅至深、缓急相济,以深耕垂直领域、创新生产系统、多要素协同共创,推动科学家精神传播效能提升.

    跨媒介叙事科学家精神协同叙事裂变传播科学素养

    元宇宙治理:理论、实践与展望

    胡继晔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作为虚拟现实、扩展现实的元宇宙,是一个可以与现实世界形成镜像的虚拟世界、赛博空间,在诸多领域已经有诸多应用场景.目前元宇宙治理应当避免其形成自我封闭的运行体系,引导元宇宙始终服务于现实物理世界、现实经济社会.[研究方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元宇宙的诞生和发展,应当借鉴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相关研究范式,以现实世界治理为蓝本来治理元宇宙.[研究结论]在元宇宙治理中,既要促进元宇宙创新,又能使其发展符合国家、社会和用户的利益,实现个人、元宇宙企业、社会层面的平衡,形成良好的元宇宙治理体系.

    元宇宙虚拟现实治理体系数字经济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田恬胡艳丽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国际国内背景而提出的重要概念,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新质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把握其发展方向,为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以 2000 年—2024 年 4 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的 609 篇文献为样本绘制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论]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研究热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领域内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间的合作联系较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三大研究热点趋势.未来研究应在深化理论内涵,构建理论体系;优化体制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加强实证研究,指导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不断深化研究.

    新质生产力CiteSpace可视化分析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具备情报生态特征的科技智库建设

    张昱曾文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着现实世界,导致科技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难度增加.新时期的科技智库如何提升能力、有效开展工作是当前智库建设的主要议题.[研究方法]基于科技智库与情报研究的密切关系,从情报生态视角探究科技智库能力建设的问题,构建具备情报生态特征的科技智库生态模型,并以战略情报研究如何支撑科技智库研究为实例展开分析.[研究结论]高端科技智库建设应重点关注科技智库核心能力、资源建设能力、情报分析和决策能力以及科技智库生态系统的表达4个方面,从而为科技智库能力建设拓展新视角和新思路.

    科技智库情报研究情报生态战略情报模型

    统计与调查双轮驱动平台建设路径

    程豪陈毅申金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索统计与调查平台建设路径,提升统计与调查理论方法在智库平台建设过程的赋能比重,以期对具有学科特色的智库平台建设产生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提出统计与调查平台建设的基本路径,阐释了统计与调查服务对象与价值的界定、平台底层的IT支持以及利用统计调查模型实现的功能模块等三大部分,研究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研究结论]统计与调查平台建设的三大部分缺一不可,平台的建立健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综合性基础性服务,为提升统计调查质效、实现从国家宏观调控到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综合统计调查研究平台建设功能模块路径研究

    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风险挑战与实现路径

    王林李雅婷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数据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新兴领域,数据安全关系到总体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塑造.差异性和规律性是数据安全的主要特征,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对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数据安全面临着数据泄露、数据主权侵害、数据霸权、数据跨境流动等风险和挑战.[研究方法]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和实现路径,将其适用于数据安全领域,探索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的路径,形成系统性的数据安全体系.[研究结论]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领导体制,完善数据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风险挑战实现路径

    AI赋能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

    刘彤左琦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数字化治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来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提高公共服务和治理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而对于AI赋能的技术路径,还存在进一步解读的必要.[研究方法]在总结智慧城市相关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与数字化治理关键技术相结合,并给出了相关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化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结论]重点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些领域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分析、视觉识别、智能监管、辅助决策效能的具体方法,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治理技术的结合,能够为智慧城市应用带来更高效、更精准的工具及方法,尤其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跨模态应用的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化治理人工智能精细化管理风险评估大模型

    现代化探索中的科技发展与文化主体性巩固

    闫耀民王烁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支撑,寻求科技现代化与自身文化的现代化始终是现代化探索中一对重要关系.[研究方法]考察科技与文化双重视角下对"现代化"的理解,并分析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主体性减弱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传统文化主体性对科技发展的作用,进而提出增强创新文化主体性的策略建议.[研究结论]文化体系对科技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对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尤为重要,考察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现代化实践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文化主体性策略

    在信息社会中架好科技新闻与大众的"沟通之桥"

    佘惠敏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讨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提高网络时代科技新闻的传播度和影响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的现实窘境与应对目标,试析新闻记者提高科技报道专业技能的三种沟通范式,并从四个维度浅析媒体平台提高科技新闻影响力的公众沟通策略.[研究结论]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存在"一升两降"的现实窘境,即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公众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应对目标可以定位于对应的"一降两升":降低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实现该应对目标,可从新闻记者和媒体平台两个层面来搭建与大众的沟通之桥、提升科技新闻影响力.在新闻记者层面,逻辑沟通之桥可以破除专业壁垒,互动沟通之桥可以消弭时空隔阂,共情沟通之桥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而在媒体平台层面,从品牌维护、渠道拓展、技术进步、受众选择四大维度出发,采取相应的公众沟通策略,架好媒体平台与公众的沟通之桥,不断提升平台的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是提升科技新闻影响力的根本.

    科技传播科学素养科普网络谣言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