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资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何源惠

旬刊

1672-3791

010-87384636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3室

科技资讯/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为聚焦中外高新技术前沿动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新科技资讯为依托,以平面交流为手段,努力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主要刊登中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融投资项目的最新资讯,并刊发能反映中外新技术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进展及概述各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的内容。本杂志社向各级政府机关、相关单位、学校等征集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闪电定位数据分析北京市同时间点几起雷击事故

    王浩陈孟涵沈东波崔东凯...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及时的灾害调查事故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雷击途径和方式.结合闪电定位资料,分析某区域的雷电概率分布,可判断并认识雷电导致灾害的规律性,便于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对2022年5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同时间节点的三起雷击事故的详细分析,还原雷击过程,探究导致雷击的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从而减少或避免以后类似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对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近年来的雷击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总的落雷走向大多在古河道或大致水位线,因潮湿或水位高,其建筑物下的土壤电阻率较小.尤其在北侧护城河一带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雷击事故.以上这些雷击规律虽是北京城区的,但颇具普遍性,因而对防雷、防火很有参考价值.城区周边的现代建筑和各古建筑物的雷电灾害防护要引起足够重视,对其进行定期全面的防雷检测是必要的.

    雷击闪电定位资料概率分布数据分析

    水溶开采诱发盐矿地面沉降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李力宏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国内采用水溶法开采盐矿的普及,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屡屡发生.因盐矿地面沉降一般具有持续周期长、影响规模大、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反复发生、发生前后通常伴随地面冒卤等特点,总结后发现采空区造成溶腔顶板失稳、岩石节理裂隙或断层发育、溶腔顶板岩体承载力低是水溶开采诱发盐矿地面沉降的3种主要因素.主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补救这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地面沉降治理措施建议.

    盐矿水溶法开采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

    基于信息扩散的隧道突水岩层安全厚度概率模型研究

    张志成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虚功原理和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建立隧道最小安全岩层厚度力学模型,并推导计算公式,从公式看出最小安全岩层厚度受隧道半径、岩石内摩擦角度、掌子面前溶腔水压和黏聚力等因素影响.针对小样本信息不完备特点,基于信息扩散原理建立岩石力学参数(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和最小安全岩层厚度概率估计模型,以宜万铁路5个隧道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获取了岩石力学参数和最小安全厚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且绘制了图形.依据信息扩散原理建立的隧道最小安全岩层厚度概率模型能很好地利用样本数据信息.建立的最小安全岩层厚度概率模型可以应用到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的风险评价中,对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信息扩散最小安全岩层厚度概率模型突水

    灯山村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李发荣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滑坡灾害中,滑坡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对其防治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借助各种科学手段和"定性+定量"评估方法详细勘查滑坡特征,分析滑坡变形的破坏形式和程度,最后分析其稳定性,并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选择灯山村滑坡为研究案例,借助"定性+定量"评估方式和其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勘查,以勘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评价其稳定性,希望能为后期选择科学合理的滑坡防治举措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滑坡参数反演"定性+定量"评估方法稳定性评价

    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仿真云平台共享实训场景创建

    张志学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职环境类专业的实训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基于"1+X"证书(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考核要点创建四大类型虚拟仿真云共享平台,通过仿真虚拟平台使用情况流程及分析,对高职环境类专业创建虚拟仿真实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进而尝试为高职环境类专业建设仿真实训平台数字化建设和提升实训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与指导建议.

    高职"1+X"证书环境类虚拟仿真平台共享实训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方法

    陆燕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当前,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模式陈旧、指标单一、数据匮乏和算法灵活性差等问题,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方法(Class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CLEM)的第一步是利用智能设备获取课堂教学行为的视频信息,第二步是对视频中教师和学生的表情、姿态、语音等进行检测与教学行为识别,最后以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视频为例开展教学行为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实验表明,CLEM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师生教学行为和开展课堂教学评价.

    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行为职业教育行为识别

    图形思维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曾素均张晓虎杨言华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理论力学的学科特点,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引入图形思维,让学生进行抽象化建模,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基于图形理解掌握知识,根据图形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发现,图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此外,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模块、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实现对知识系统深入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理论力学图形思维思维导图掌握和应用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课程数字积分插补教学辅助软件开发设计

    陈良骥李慧莹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关于数字积分插补课堂教学环节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对数字积分插补算法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一种基于可视化编程语言的课堂辅助教学软件,利用该软件实现了数字积分插补过程.该软件的开发与实际应用,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插补方法有直观的理解和学习,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课程教改数控技术数字积分插补教学软件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与实践——以"镍氢电池及材料"课程为例

    童海云訾振发孟影魏义永...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氢电池及材料"课程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因其知识点较多且枯燥,学生很难理解课本理论知识,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难.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在"镍氢电池及材料"课程中的实施,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镍氢电池及材料超星学习通平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提高

    基于CSCW的测绘专业虚拟仿真系统群设计与应用

    苏群谢智颖何原荣吴芸...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测绘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一种基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机制的共享数字孪生组件的虚拟仿真系统群的设计方法应运而生,应用于测绘专业的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的教学.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教学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其内容和相关特点,考虑对接国家实验平台的统一接口的需要,确定仿真群的可共享的基础数字孪生组件和软件基础功能组件,然后采用CSCW机制实现组件粒度的信息协同,用SCM进行软件架构的管理,促进自然资源的多个领域上的监管仿真教学平台的创建和升级.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应用中,与传统单个仿真项目开发方式相比,仿真系统群的方法平均开发效率提升22.22%,项目质量提升15.3%,教学效率也得到提升.

    虚拟仿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数字孪生软件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