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资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何源惠

旬刊

1672-3791

010-87384636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3室

科技资讯/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为聚焦中外高新技术前沿动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新科技资讯为依托,以平面交流为手段,努力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主要刊登中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融投资项目的最新资讯,并刊发能反映中外新技术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进展及概述各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的内容。本杂志社向各级政府机关、相关单位、学校等征集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住区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的结合设计

    劳羽杰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讨论了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的结合设计,分析了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点和规划考虑;其次,概述了人防工程的定义和功能,探讨人防工程在居住区的设计原则,包括与住房紧密结合、安全性和可达性等方面的考虑;再次,深入讨论了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的结合设计,强调在设计中需兼顾实用性和安全因素,包括适应多功能利用、安全设备的规划和紧急情况下的运作模式等方面.结合设计的优势在于多重功能的实现和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但也面临管理和技术上的挑战;最后,举出两个实例,总结了该设计的重要性,强调其对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的积极意义,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包括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政策法规的完善.

    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居住区结合设计

    多种测绘方法在张家界天门洞崩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李力宏欧阳红军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张家界天门洞国家5A级景点的崩塌地质灾害为研究案例,利用不同测量技术快速获取研究区多角度影像数据,通过Context Capture软件构建不同格式实景三维模型,同时运用CloudCompare、Trimble real-works viewer等软件,对灾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信息提取,进而完成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和地质灾害勘查任务.多种测绘方法的应用研究为解决高位和特高危岩体的分析识别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崩塌地质灾害危岩勘查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贴近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模型实景点云模型

    水利工程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周玮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旱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水旱灾害的频发和强度逐渐升高,使灾害管理和防御工作显得尤为紧迫,而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防范和缓解水旱灾害.旨在深入探讨水利工程在水旱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并提出优化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灾害形势,通过对水库与调蓄池、河道治理与堤防建设以及技术手段与监测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为科学、可行的方案,以期为水利工程在水旱灾害防御中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水利工程水旱灾害灾害防御监测系统

    面向新工科的多功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套件设计

    栾添添白晓龙孙明晓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设计了多功能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教学实验套件.套件主要由"树莓派"控制器、单线陀螺仪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单目视觉相机、2D激光雷达、直流电机等组成,主要功能包括ROS基础通信、机器人仿真显示、IMU陀螺仪姿态显示、激光雷达数据显示、视觉图像显示与图像识别、ROS电机操作控制等.该实验教学套件完全开源,支持二次测试开发,可以满足学生基于ROS的各类学习操作需求.该套件旨在提高学生对ROS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对ROS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为其后续操作基于ROS的机器人创新创业与科研应用奠定理论和操作基础.

    机器人操作系统新工科实验教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激光雷达数据视觉图像识别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张小恒龚猷龙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评估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有效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评价方法存在问卷打分评价主观性强、评教自然语言信息难以充分利用、客观查课数据指标难以充分挖掘3个方面问题.对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深度学习可以将大量难以处理的自然语言评教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并转化成量化指标;另一方面,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大量客观数据建立人工智能模型,从而解决量化评价问题.此方法在教学评价实践应用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教学质量评价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途径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姚慧琳
    22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服务高职教育教学,成为了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针对线上教学环境、课前准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课后教师指导及教学成效、意识形态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并制定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路径,全面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管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教学质量质量管理

    基于产学研融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曹风晓杨晋苏
    22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反思"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在"新工科"建设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注重联合教学、强调真题实做、增加专业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课后评图和联动科研输出5个方面出发,提出五维一体"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改革思路,建立校企资源融合的联合实践平台、研发学校与企业良好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平台+模式"的双保障体系.构建产学研融合的教学体系,形成复合式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新能力.

    产学研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改革五维一体平台+模式

    高职院校RPA新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焦鑫金鑫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烈,高校为满足企业对RPA人才的需求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如何为高职院校提供一种尊重学生差异的RPA新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分析生源特点、学生需求以及RPA课程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开设情况,提出基于RPA新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并在RPA课堂中探索实践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阐述分层确立教学目标、建立分层教学资源、分层教学实施和分层教学评价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新技术课程分层教学学生差异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朴丽莎陈平星
    233-237,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设计并实施一套基于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的高校学生作业管理系统,弥补了传统纸质作业管理的不足.对系统、可行性和需求进行分析,确保系统在技术、经济和安全方面具备可行性.系统采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教师、学生和管理员3个用户角色的功能模块经过详细设计,全面提升了作业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通过SSM框架,系统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高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作业管理解决方案,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信息化SSM框架学生作业管理系统作业次数统计

    近10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张秀美
    238-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选择2013-2023年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为主题的3 79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BibExcel软件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进行剖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并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热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热点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