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内切圆法的离散道砟颗粒建模对二维道砟休止角和道床沉降的影响研究

    王学军邓宇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用圆盘相切组合建模的方法进行改进,基于真实道砟颗粒二维轮廓,采用分区最大内切圆法建立道砟颗粒离散元内切模型,在内切模型轮廓边缘采用致密小圆盘填充,建立了轮廓精细化模型,并利用同一轮廓采用最密六边形法建立了填充模型;开展道砟颗粒空心圆柱提升的休止角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获得模型主要的离散元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该3 种模型在同一道床中填充,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对轨枕施加荷载幅值为5~30 kN,加载频率为5Hz的余弦荷载,并对道床的宏细观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廓精细化模型保证圆盘之间相切的同时使圆盘为分区最大圆,计算成本低且精细化程度高,并能够更好地模拟颗粒破损;颗粒的形状与摩擦系数对休止角变化较为敏感,精细化建立的模型颗粒堆积成桩性好;道砟颗粒建模的精细化程度对道床性能影响大,轮廓精细化模型与填充模型在休止角试验与道床试验中力学性能相似,前者计算成本低,在二维离散元道床模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最大内切圆轮廓精细化计算成本休止角道床性能

    空间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驱动参数匹配

    肖正明康振辉伍星刘韬...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Delta并联机器人是先进制造领域的关键装备,但其杆件机构在高节拍运行下动力学问题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器人系统运行稳定性和作业精度.针对研发的空间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建立其连杆机构有限元模型,并引入到多体动力学模型中,构建具有刚柔耦合结构的虚拟样机.将基于修正梯形加速度曲线规律的轨迹代入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机器人系统动态响应及末端残余振动.仿真分析发现,连杆机构弹性因素所引起动平台的振动沿动平台水平运行方向最为明显;在运行节拍距离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动平台的运行方向会影响连杆弹性振动带来的位置误差.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器人在不同轨迹运行后的残余振动情况,通过比较验证运行方向选取的可行性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动平台到达目标点后的残余振动幅值最小为目标,对关节角速度、力矩和功率等驱动参数进行优化匹配,研究结果可为并联机器人末端振动抑制及精度正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并联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轨迹规划残余振动驱动参数匹配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液压管路减振技术研究

    杜奕王雪婷恭飞刘义清...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压管路在外界激励、流体脉动和水锤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多维度振动,影响输送效率,导致事故发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半主动磁流变阻尼管夹,以期对液压管路的低频振动进行控制.首先,为了研究该装置的力学性能,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数值仿真,证明了PID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最后,进行了不同频率和幅值下的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磁流变阻尼管夹在激励频率1~10 Hz范围内,能有效抑制液压管路的轴向位移和加速度.该研究为液压管路的低频振动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液压管路低频振动半主动控制磁流变阻尼器PID

    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综述

    杨博钱玉村
    14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估计对于维护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除此之外,精准的健康状态估计还可以为电池后续的运行提供重要的指导,这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然而,多变的环境条件和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机理给锂离子电池健康估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相关的研究,首先对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老化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健康状态定义方法.除此之外,根据使用原理的不同对已有的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并详细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整理了目前常见的几种锂离子电池公开数据集.最后,对目前健康状态估计研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今后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从而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

    锂离子电池电池健康状态状态估计荷电状态电池安全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分层式模块化均衡器

    刘红锐韦向阳杨旭东杨烁...
    16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蓄电池均衡器在解决大规模储能串联锂离子电池系统内各单体电池间能量不一致的问题时,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效率低、模块化程度弱等问题,采用Buck-Boost均衡电路和多绕组变压器均衡电路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分层式模块化均衡器.该均衡器采用分层并行均衡模式,第一层均衡采用带死区的互补PWM控制的Buck-Boost均衡电路,可以有效避免能量回流,能量损耗低,均衡效率得到提升;第二层均衡采用多绕组变压器均衡电路,可以实现多目标均衡同时进行,均衡速度得到优化.同时该均衡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均衡器易于扩展、应用范围广.对均衡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8 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蓄电池系统均衡实验平台.通过均衡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均衡器在均衡速度、均衡效率方面的优势.

    锂离子电池Buck-Boost多绕组变压器分层并行均衡模块化

    高原缺氧环境下柴油主喷正时对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刘少华黄楚溪毕玉华申立中...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原缺氧环境下柴油主喷正时对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搭建了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在最大扭矩转速1 600 r/min,30%、50%、70%负荷、海拔2 0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了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预喷间隔固定,随着柴油主喷正时的推迟,缸压峰值下降,瞬时放热率峰值对应的相位后移,碳烟、CO排放上升,NOX排放下降;在三种负荷下,双燃料NOX排放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53.9%、57.9%、40%.当三种负荷下氢气替代率分别为27.4%、21.2%、15.4%时,与纯柴油模式相比,NOX 排放上升,CO、CO2 排放下降.30%负荷下,当柴油主喷正时为-8°CA ATDC时,双燃料模式下CO排放与CO2排放分别下降 46.5%与 17.3%;30%和 50%负荷下,碳烟排放下降,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1.55%和11.69%;70%负荷下,碳烟排放上升,平均上升幅度为32.62%.

    氢气/柴油双燃料主喷正时放热率NOX排放CO2排放

    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陈永昌刘小平肖浦豪
    18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治疗作为生物医药最尖端的领域之一,为人类遗传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新途径.通过载体将基因治疗药物高效递送至靶组织或者靶器官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因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组织靶向性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使其在基因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当前,基于AAV载体开发的基因治疗药物已有数款上市,针对不同疾病、靶向特定组织器官的AAV载体也在不断开发中,为未来各类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可选载体.对AAV的发现与发展历程、生物学特性、载体开发及制备、关键性成药指标等方面开展综述,总结了AAV载体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望了AAV载体可能的改造方向,以期为AAV载体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基因治疗腺相关病毒病毒载体衣壳工程

    稳定表达eGFP-戊型肝炎病毒复制子的建立及体内外特征

    黄芬夏月平李云龙赵勇琴...
    20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为了寻找有效的HEV研究工具,利用反向遗传学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 HEV 感染性克隆——eGFP-HEV.eGFP-HEV转染Huh7.5.1 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直接观察到荧光信号,可以实时追踪HEV的复制情况,将eGFP-HEV的子代病毒粒子接种细胞,利用免疫荧光和qRT-PCR验证了其传染性.eGFP-HEV细胞培养系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绿色荧光信号来评价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为HEV药物筛选提供了重要工具.此外,在接种eGFP-HEV的BALB/c裸鼠的胆汁和粪便中也可追踪到eGFP-HEV的绿色荧光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感染小鼠肝脏中表达的HEV 抗原量与eGFP的荧光强度高度匹配,可以利用eGFP的荧光信号代表HEV的病毒滴度.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eGFP-HEV感染性克隆在体内、外的成功表达将加快HEV的研究,有利于抗HEV药物或疫苗的研发.

    HEV感染性克隆eGFP报告基因病毒复制示踪抗HEV药物研发

    胃肠激素对肥胖的影响及抗肥胖药物研究进展

    安输白娅徐天瑞
    21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30 年中,肥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显著上升,全球患病人数已达10.38 亿.肥胖不仅增加了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肥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摄食过多和能量消耗过少是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胃肠激素在调节进食和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综述了多种胃肠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饥饿素(Ghrelin)等在肥胖中的作用机制,并重点介绍了基于这些激素抗肥胖药物的研发进展,特别是GLP-1 受体激动剂已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治疗肥胖的重要药物.通过总结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旨在为未来的肥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胃肠激素肥胖抗肥胖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

    基于质谱代谢组学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对循环代谢物的影响

    易伦朝李慧敏吴昊王瑞云...
    229-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冠状动脉钙化在冠心病患者中非常普遍,钙化的进展与不良心血管疾病预后息息相关.本研究共召集164 位患者,91 名冠心病患者中钙化人群比例为68.13%,其中62 人发生了冠脉钙化,29 人无钙化.通过对召集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匹配,最终共入组68 位患者进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包括非冠心病(n=29)和冠心病(n=29)患者以及冠心病中血管钙化(n=12)和无钙化患者(n=12),以探究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对循环代谢物的影响.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血浆中的101 个内源性代谢物,t检验结果表明,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中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12 个,钙化与非钙化患者中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2 个.将基于稀疏正则化的子抽样-支持向量机方法所筛选到的代谢物和t检验中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一起进行富集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是影响循环代谢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为主的氨基酸代谢、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的血管钙化对循环代谢影响较小,只有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2)在钙化组中显著上调.

    代谢组学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