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态AST与GCN的代码变更影响范围分析

    姜瑛黄培凤顾加伟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别代码变更在程序中的影响范围对确保软件正确性、安全性、可靠性至关重要.代码变更影响分析主要基于代码间的依赖关系识别受影响部分,对受影响部分的权重分析较少涉及.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DAST与GCN的代码变更影响范围分析方法.首先扩展了 DAST的相关内容以记录代码变更的相关信息,然后提出了基于DAST的代码依赖分析类型及方法,在构建DAST节点权重矩阵后,使用基于GCN的代码变更影响范围分析模型,以确定代码的变更影响范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DAST中的token信息进行扩展可建立代码依赖关系分析的基础;DAST节点权重矩阵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并采用两层GCN,能够得到较好的代码变更影响分析结果.

    代码变更影响范围分析DASTGCN节点权重矩阵注意力机制

    不同空间频率Perlin噪声防御对抗攻击研究

    施霖邓浩东贺建峰
    12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抗攻击(Adversarial Attacks)通过向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入中添加精心设计、难以察觉的攻击数据来干扰模型运行,使其产生错误输出.对抗攻击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防御意义重大.本文将具有不同空间频率特性的Perlin噪声加入模型输入,通过具有空间特性的噪声掩盖攻击数据并研究其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对抗攻击方法:快速梯度方法(Fast Gra-dient Signed Method,FGSM)、投影梯度下降方法(Projected Gradient Descent,PGD)和稀疏 L1 下降法(Sparse L1 Descent,SLD)的防御效果.结果显示:1)Perlin噪声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2)不同空间频率Perlin噪声的防御效果存在差异;3)在面对SLD攻击时,Perlin噪声的防御效果优于使用无空间结构噪声的防御效果.上述结果表明,Perlin噪声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面对SLD攻击时有良好的防御效果.

    对抗攻击对抗攻击防御噪声融合Perlin噪声空间频率

    微波加热性能优化研究现状

    杨彪杨颖黄宏彬韩泽民...
    13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波加热是电场、磁场和热力学场相互耦合演变的过程,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和热失控两大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微波加热性能优化研究.采用该技术,进一步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提高加热效率,避免热失控的发生.本文简要阐述了现有优化微波加热性能的方法,其主要分为微波谐振腔机械结构调整优化加热性能,通过对加热腔体内的模式搅拌器、转盘、波导等进行结构调整或进行控制,从而改善腔体内的电磁场分布;最优控制优化加热性能,将最优控制方法与微波加热模型相结合,实现对加热媒质温度跟踪控制;微波参数优化改善加热性能,从微波发生器出发,对其功率、频率对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合优化算法,提升微波加热性能;多智能体协同一致性优化加热性能,将谐振腔体内的部分器件智能体化,采用一致性算法进行协同控制,优化被加热媒质的温度分布,提升加热效率.最后,对微波加热性能优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微波加热性能优化温度均匀性热失控加热效率

    迁移学习在机械设备智能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刘韬王振亚伍星李孟航...
    15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进程的加快与工业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机械设备的运行条件变得愈发严峻,作为保生产过程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也变得愈发重要.实际生产中,设备的故障诊断常面临变工况、数据分布差异大、标签样本匮乏等问题的挑战,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这些复杂环境下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迁移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知识和数据,提升诊断性能.首先,分析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趋势,阐述了迁移学习的基本概念;其次,从基于参数的迁移学习,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以及领域自适应方法4个方面对现有的迁移诊断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最后,总结了当前迁移学习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迁移学习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发展趋势.本综述旨在帮助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了解迁移学习的最新进展,促进迁移学习在机械设备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机械设备迁移学习变工况故障诊断样本分布差异

    孔状缺陷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及寿命的影响

    管锋张锦洲姬世青
    17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孔状缺陷对焊接结构中疲劳裂纹扩展及寿命的影响,以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NASGRO模型,利用ABAQUS和FRANC3D进行联合仿真,经试验验证结果可信,计算了不同孔径、横向距离、纵向距离时CT试样的疲劳寿命和裂纹偏转角度.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孔的存在,裂纹扩展时KⅡ显著增加,在裂纹扩展过程中Ⅱ型裂纹扩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孔位于裂纹扩展路径附近时,孔边缘会有比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吸引裂纹向孔的方向偏转;当孔径较小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延寿作用,但随着孔径的增加疲劳寿命快速下降,孔径为4 mm时疲劳寿命最大减少33%,裂纹最大偏转角48°;随着纵向距离的减少疲劳寿命不断减少,纵向距离为4 mm时疲劳寿命减少53%,裂纹最大偏转角44°;随着横向距离的减少疲劳寿命不断减少,但横向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横向距离为6 mm时疲劳寿命最大减少20%,裂纹最大偏转角39.6°.

    孔状缺陷铝合金焊接接头数值模拟疲劳裂纹扩展疲劳寿命

    水力发电机组水力稳定性研究进展与挑战

    王文全郭涛王秀喻智锋...
    17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发展成为电网的主导电源.但风光间歇性强、波动大,水电具有规模匹配、调节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以水电为先导,通过"风光水储"互补,形成流域内大型综合能源开发及运行的新格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助力,也正在推动世界范围内现有水电站的大力发展.但同时随着水电功能由"发电为主"向"发电+调节并重"的转变,其安全稳定控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常规水电机组在更大的运行范围内需要更大的灵活性、更安全的运行和更高的效率,这是水力发电界研究新技术的主要动力,要求水电机组的水力、机械、电磁和结构设计理念和运行模式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常规同步转速运行水电机组已开始显现出其缺点,主要表现为在非设计工况下由于运行灵活性不足而导致的效率下降、运行不稳定以及结构失效.超宽功率稳定灵活运行机组虽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但作为解决当今水电行业一些技术挑战的可能方法,它将显著增加机组的运行范围和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凸显加强超宽功率水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水电机组稳定性研究进展研究挑战

    山区河流集鱼设施进鱼口选址的流场数值计算及实践

    罗永钦谭茜沈春颖叶茂...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值计算已成为山区河流集鱼设施进鱼口选址流场分析的首要方法,自由表面的不同模拟方法与计算效率、精度明显关联,基于三个典型实际工程进鱼口选址的流场计算,分析了自由表面的刚盖假设法、VOF(Volume of Fluid)法在三种布置方案(尾水渠后布置集鱼设施、尾水洞外布置集鱼设施、尾水洞洞口布置集鱼设施)的流场计算应用过程与效果.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具体的选择方案,应结合水工建筑物设计参数及位置、下游河道边界、工程水流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确定;刚盖假定法对大交角、小流量尾水洞集鱼系统进鱼口选址的流场计算是合适的,可更好提高计算效率;流场计算宜结合现场原型河道水流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水工模型)验证分析.

    山区河流过鱼设施进鱼口流场

    人工湿地植被覆盖对营养物质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付俊峰杨淑敏宋炳月罗永钦...
    19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植物阻流、泌氧、植物及微生物吸收营养盐的过程等湿地净化水质的机理,应用MIKE21中EcoLab的水质模块自定义及编辑功能,建立"WQ nutrition+vegetation"湿地模型,耦合MIKE21中水动力模块建立水质-水动力模型.在对五家堆人工湿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水质-水动力模型,考虑植物分布情况及覆盖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采用大观河、断桥断面实测数据率定湿地植物对水质作用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种植植被后,湿地内部的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浓度低于大观河,浓度除受植被覆盖率影响外,还受水流流速影响,流速较高时能有效增加水面复氧能力,加快水质净化效果;随着植物覆盖率增大,TP、TN、NH4+-N降解率增幅逐渐减小;当植被覆盖率为20%~30%时,TP、TN净化效率较高,最高值分别达到6.39%、0.2%;当植被覆盖率增至40%时,流速下降显著,植被阻水作用明显增强,水体复氧能力减弱,净化效率降低;不同植被覆盖率下NH4+-N与TP净化率较高,NH4+-N净化率与TN基本一致,表明NH4+-N是影响TN净化效率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TP、TN、NH4+-N在不同湿地植被覆盖率下的水质浓度及净化效率,五家堆人工湿地研究区域的植物覆盖率在20%~30%之间较为适宜.

    人工湿地MIKE21-EcoLab水质模拟植物净化作用

    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

    王宏季维智司维
    21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键桥梁,推动了生物医学相关研究的进程.本文主要就灵长类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详细论述了灵长类动物在基础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广泛研究与应用,论证了灵长类动物在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促进人类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非人灵长类动物基础生物学转化医学人类健康

    噬菌体治疗骨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季秀玲李乔红吴颖李海燕...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抗生素药物长期过度地使用及误用,导致了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为临床感染治疗带来了挑战.高度的宿主特异性、高杀菌活性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使得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成为一种天然的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剂,噬菌体对抗多重耐药菌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感染是骨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科感染导致患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显著增加.通过概述噬菌体治疗的优势、噬菌体治疗在骨科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噬菌体治疗面临的挑战,为骨科感染疾病的辅助新疗法——噬菌体治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噬菌体感染植入物骨髓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