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学院学报
昆明学院学报

罗明东

双月刊

1674-5639

kmxyxb@vip.163.com

0871-5098138

650214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

昆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政治、法学、经济、文学、语言、历史、教育、心理、社会学、文化、艺术、体育、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物理以及教育教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铁路外交"的进展、机遇与前景

    卢光盛朱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是全球范围铁路外交的重要板块,也是中国在地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的重要途径.铁路外交的实践伴随着铁路建设技术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这一基建领域的对外合作受政治、经济、安全等多种因素影响,中方克服困难,取得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的成功.东南亚各国在经历世纪疫情后,主要精力投向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为中国铁路外交带来了机遇,但也随国际环境变化产生诸多阻碍.在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的铁路外交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又要与时俱进分析环境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综合考量地缘因素和经济效益,为促成更多实质合作,取得更多实质进展提供参考.

    东南亚铁路外交合作机遇发展前景

    大语言模型在汉语写作智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薛嗣媛周建设
    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智能评语生成两个典型写作智能评估任务中的性能.研究以汉语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 种不同提示策略验证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和自动评语反馈方面的有效性,包括标准提示、思维链提示以及自洽思维链提示.结果显示,尽管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任务中表现出一定的潜力,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但通过不断优化这些提示策略,可以显著增强模型处理写作评分和评语生成的能力.此外,这3 种提示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提示的方式评估大语言模型的性能表现存在主观性,还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独立开展评估测试,但现阶段可以作为辅助工具提高教师评估作文的效率.本研究的发现为大语言模型在汉语写作智能评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未来开发更高效、更精准的汉语写作智能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写作智能评估自动作文评分智能评语生成大语言模型ChatGLM

    中文修辞能力核心要素计算与智能评价标准构建——基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修辞语料

    张凯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生成是人类通过消耗物质世界能量,实现信息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语素单元的合理、巧妙运用是语篇修辞能力的综合体现.修辞能力虽耳熟能详,鲜有对修辞能力核心要素的构建和评价计算.依据概念范畴可知,修辞者、修辞对象、修辞情境、修辞策略与修辞目的为界定修辞能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数据基础,探析辞格使用变化反映修辞能力的教材要求.通过人工智能视角下修辞能力的机器映射,界定狭义修辞能力边界,以词汇修辞能力、句法修辞能力、辞格运用能力为重点,构建中文修辞能力计算的核心要素类别.依据辞格能力的教材约束,实现中文修辞能力智能评测标准设计.文章探索了修辞能力核心要素计算理论依据和计量指标,为深入修辞能力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修辞能力辞格计算修辞能力核心要素修辞能力评价标准

    基于事件结构的叙事性阅读文本智能分级评测探索

    张文彦卢玉梅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性阅读文本筛选对于阅读学习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事件-状态语义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从篇章层面出发,对于叙事性文本的事件结构进行了本体和应用的研究,包括定义事件结构,并归纳其特点和类型,形式化描写事件结构,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叙事型文本作样本,抽取叙事文本常用事件结构特征,以1047 篇叙事性文本作为文本库,分析叙事性文本、事件结构和事件层级等特征,发掘叙事型文本相关特征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对叙事性文本分级的影响.

    事件-状态语义模型事件结构形式化文本分级

    新业态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的行动研究——残疾人"五阶多元"创新就业模式解析

    董亮XU Qiong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业态不断发展,残疾学生就业成才的模式日趋多元化,Y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团队以"五阶多元"理念为引领,以就业服务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增能理论和融合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残疾人个人特长能力、健全人融合助力、政策和环境保障机制开展了创新性探索,构建了新业态背景下符合残疾人身体机能实际、挖掘特色特长、多渠道政策支持的"特色发展、孵化创业、就业升学、群聚互补、扶助保障"多元成才、全程助力的"五阶多元"就业服务模式.该模式在不同层次上特色发展,层层加大帮扶力度和政策支持,一阶让有特长的残疾人特色发展成才,二阶积极推进"创业孵化"理念,跨专业、残健融合组织学生共同创业;三阶使残疾人通过知识技能,参与正常的升学、就业;四阶以残疾人"融合群聚"就业模式,给残疾人就业带来归属感、快乐感,形成集中、稳定的就业群;五阶在政策性兴办的扶助性就业机构托养、个体就业.实现了残疾人就业率的有效提升,就业稳定性、就业质量大幅提高;同时,实现了"五阶多元"就业理念从理论研究向就业服务实践的转化突破.

    新业态残疾人就业模式行动研究

    单位的"孤独者":云南小微企业就业残疾人民族志研究

    徐琼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入小微企业就业的残疾人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和分析他们的工作、生活叙事和主观感受,真实呈现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背景下进入企业单位就业的残疾人员工的劳动实践、与本单位健全员工的交往互动、融入单位文化的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为小微企业残健员工关系和企业助残文化的微观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田野资料.研究发现,在残疾人就业单位,两类不同员工由于按比例就业政策的大力推进催生工作关系、人际接触的契机,建立了能力互补、业务互助的劳动关系,也创造了日常交流互助的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残疾人、健全人两类员工的生产和生活时空的重叠性不断增加,这为他们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建构新型残健融合就业共同体和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

    残疾人群聚就业集中用工民族志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司法检视与反思——以涉刑事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为分析样本

    赵永刚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身损害侵权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金作为受害者因精神利益减损而获得的金钱补偿,在受害者损失明细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地位.而在侵权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是否仍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理论中存在拒斥与容受两种观点;刑事与民事法律体系的规定也截然不同,前者规定对该项主张一般不予受理,而后者则明确表达了支持观点.法律规定的不一致导致司法中广泛出现了同案异判的现象.文章以交通事故案件为例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问题进行实证考察,归纳梳理出两种观点在司法中的具体表现及法律适用的区别.通过批判性分析拒斥观点的弊端及容受观点的正当性,进而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制度进行完善.

    精神损害赔偿金刑事责任拒斥说容受说

    公正视角下我国能源转型的法律保障

    张玲寸雨琳梓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血液,世界各国一直以来都把能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时代,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转型不仅肩负着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质量的发展任务,也承载着减缓全球变暖、解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使命.然而,随着第三次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社会不公正现象频频发生.实际上,不公正的能源转型不仅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还会消极地反作用于能源转型的推进效率.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亟需将能源公正纳入能源转型的法律规制体系当中,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构建出具有公正性、包容性的能源转型法律保障制度体系,矫正能源转型不公正,维护人民发展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能源正义公正能源转型不公正能源转型问题能源转型法律保障体系

    "要素-系统"视角下西部高校本科生培养问题探究

    刘六生吕清越段彦丞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高校本科生培养是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提升西部教育水平的关键一环,也是全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前西部高校本科生培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从西部高校自身来看,主要有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师资队伍力量不强、学科特色尚不显著等;从西部高校与社会互动关系来看,主要体现在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耦合有限、高校发展受"西部意识"制约等.基于"要素-系统"哲学范畴,研究提出西部高校本科生培养应遵循"对外加强教育支持,对内优化高教系统,培养出色本科生"的协同发展思路.

    西部高校本科生培养"要素-系统"范畴协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注意力配置透视——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1987~2022)的文本分析

    李彩彦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注意力配置代表政策制定者对议题和资源的关注及调配.基于注意力理论对 1987~2022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五维度二十二要素"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纵向上,各维度阶段性波动;横向上,五维度间及要素间注意力分配差异大,政策话语聚焦载体与途径、任务与内容两维度,载体与途径不断拓展,课程教学主渠道巩固;持续关注内容与任务,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保障体系后来者居上,组织领导是基础,制度体系是重点,协同机制是趋势;主体维度总体平稳,逐渐细化,向高职生、研究生两端延伸;评估监督关注最少,强调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整体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形成"伞式"体系、"大思政"格局,政策注意力转变在"路径依赖"中朝着制度化、强管理发展.今后应持续加大政策注意力配置量,筑牢生命线;调整政策注意力配置思路,强化政策引领;优化政策注意力配置结构,提升政策合力;改善政策注意力配置策略,跨期动态调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注意力配置教育部工作要点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