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外阅读(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外阅读(中旬)
课外阅读(中旬)

赵学经

月刊

1009-9514

kwydzz@vip.163.com

010-57181221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金顶街邮局126信箱

课外阅读(中旬)/Journal KEWAI YUEDU
查看更多>>《课外阅读》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残联主管、华夏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类期刊,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 4602/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 9514。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龙源期刊网等网络媒体收录,中旬刊主要刊发各个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摭谈

    杨玲
    12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落后的传统教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应改进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和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摭谈

    综合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能力

    石惠枫
    129-129页

    立足优化家校合作,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董鑫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良好的教育,必然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这种默契的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的积极配合和互助协调。目前我国小学家校合作在具体合作方式方法上、对“家校合作”的理解上以及家校沟通所涉及的内容与频率上还存在问题,因此站在学校立场上,对当前家校合作红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站在教育服务功能解读家校合作,相信会提高家校合作有效性,也为家校合作带来新的思考和实践。

    家校合作教育服务隔代教育

    西部农村小学家校和社会德育活动模式研究

    梁亚芬
    131-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寻找一种理想的家校合作德育教育模式一直是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新课改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呈现出多种走向,给德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力图从西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立足当地实际,提出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路。

    农村小学生家校合作社区教育德育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偶得

    武秀艳
    132-132页

    兴趣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陈国锋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存在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在高中教学课程中普遍的被开设,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兴趣对于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对于在兴趣导向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兴趣导向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大纲的合理制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王泽丰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大纲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否合理制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要提高教学质量,务必先制定好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

    利用ASP和ACCESS搭建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的技术浅谈

    区伟明
    135-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ASP动态网页制作技术结合ACCESS 2003数据库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B/S模式的在线作业管理系统,为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作业管理平台,改善了教师的评价手段,增强了该课程的有效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了作业管理的网络化、无纸化和时效性。

    B/S模式ASP+ACCESS作业管理系统

    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

    刘鹏
    137-137页

    基于传统孝道的生命教育探讨

    李俊延兰彩尹少荣﹡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其核心就是关注生命、善待生命。基于传统孝道的生命教育具有情意性、民族性、启示性的特点,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极易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针对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基于传统孝道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对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传统孝道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