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外阅读(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外阅读(中旬)
课外阅读(中旬)

赵学经

月刊

1009-9514

kwydzz@vip.163.com

010-57181221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金顶街邮局126信箱

课外阅读(中旬)/Journal KEWAI YUEDU
查看更多>>《课外阅读》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残联主管、华夏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类期刊,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 4602/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 9514。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龙源期刊网等网络媒体收录,中旬刊主要刊发各个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养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张文霞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求我们培养能说会道的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更需要具有“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培养能说会道的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在“注·提”教学实践中,我对培养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发展口语的能力作了一些探索。

    精心设疑激发读书观图察画发展口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李巧然
    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的小学生们,还处于爱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课下的时间他们不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还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新视野小学英语》教材,针对现阶段的小学生英语单词的词汇量阅读策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趣味导入分段解读与综合阅读拓展能力课外引导有效性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王秀娥
    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高效课堂在我校不断推进。英语阅读教学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的好坏。本篇论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的技能、技巧,拓展语言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选材效率阅读词汇量

    浅谈阅读中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策略

    顾晓华
    84-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近几年各地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为例,把握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从各个角度梳理句子含意理解的突破方法。把握理解的思路,整体理解文段,瞻前顾后理解,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等策略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抽丝剥茧,最终抵达句子的准确含意。这些方法既遵循文句理解的基本规律,又以学生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全面掌握这些方法或技巧无论是对应试能力还是对阅读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文学作品句子含意理解策略

    课本剧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李瞳欣
    85-85页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王振环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教师对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从研究教师怎么教,到研究学生怎么学,把滔滔不绝的讲解变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存信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拓展

    刘海燕
    87-87页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管见

    孟宪丽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倡导全人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探讨教学范畴的华丽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崭新概念。实施情感激励,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进入美好学习境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情境为主线,形成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教育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课堂因补白而精彩

    苏雪云
    89-89页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结尾设计的方法

    王雪梅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堂思想品德课,其结尾的设计,如果设计得恰当,其教学花时间就少,收效就大,效果当然就直接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学生针对这堂所学到的思想品德课,会形成一个比较清楚的记忆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就很自然地达到前后的呼应和条理化,也为下一堂课的学习铺垫更好的基础,同时,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如果设计的不好,匆忙收场,那必定会造成“虎头蛇尾”的结局,甚或功亏一篑。一定会消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抵触情绪,那将是得不丧失的了。笔者一直从事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多年,在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思想品德课的结尾,谈一点设计方面的看法。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结尾方式有如下几点。

    思想品德课结尾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