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决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

于景元

月刊

1006-4885

kxjc@alljournals.cn

010-68371091 52893585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4号

科学决策/Journal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聚贤聚德,谋定而动,厚积薄发,策动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并购、协同效应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梁鹏王秀丽钟凯梁琳...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并购是指企业并购数字企业来获取数字技术和服务或者抢占数字市场,其正逐渐成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企业培育数字竞争力和促进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选取 2010-2020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数字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并购能够发挥技术协同效应和人力资本协同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非高科技、国有企业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数字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并购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范畴,一方面对推动企业高效实现数字化变革和智能化转型具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能够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数字并购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协同人力资本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创新效率

    雷雨亮黄海林
    2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客户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供应链上企业协同水平,进而优化供应商创新效率的问题,文章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基于2008-2022年供应链上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数字化转型在供应链中存在后向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供应商创新效率.当客户端市场影响力大、供应商属于高科技行业、供应商与客户地理距离较远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创新效率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显示:客户数字化转型能通过协同转型、协同创新、信任强化三个层面增强供应链协同,进而提高供应商创新效率.文章基于供应链协同视角,为最大化发挥数字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协同创新效率

    小农户何以对接电商市场?基于数字技能与机会利用的研究视角

    罗胜韦永贵王水连
    3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小农户数字技能的提升成为摆脱数字鸿沟,实现对数字经济发展机会利用与红利共享的关键.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技能对小农户数字发展机会利用与参与电商市场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对数字技能的掌握显著提升了小农户参与电商市场的概率;有利乡村环境、农户技能提升、电商氛围营造是数字技能赋能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的重要机制;农户数字技能存量、农户经营行为以及村庄经济发展等的差异使数字技能在影响小农户参与电商市场中存在显著的机会利用与参与效率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数字经济加快向农村下沉发展背景下提升小农户数字技能及其参与电商市场的可行能力提供指导,有助于推动农村电商生态的塑造与乡村产业振兴.

    小农户数字技能电商市场机会利用可行能力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产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任静儒张苗游士兵
    5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自然灾害事件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2000-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应用描述统计法、固定效应模型和CGE模型,绘制了中国气候变化和干旱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图,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模拟了农业产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南、东和中部地区异常降水事件频繁,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但更稳定,干旱灾害发生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农业灾害受灾面积增加1%会导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少0.02%,粮食总产量减少 0.027%,因近十年农业投入增加使得年平均受灾面积的减少而避免了 5%的农业生产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各部门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然灾害农业产量CGE模型宏观经济影响传导机制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刘长艳周建军
    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中国2007-2019 年 280 个城市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房地产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对于实现房地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过多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这一影响在东中部城市、特大及重点城市中更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过高的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活力,进而抑制绿色经济提升,但绿色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据此,建议构建房地产业长效机制、因地制宜优化城市绿色发展布局、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形成绿色金融与房地产投资的有效联动,从而切实推动房地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房地产投资绿色经济发展绿色金融

    区域企业孵化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解构——基于中国大陆 28个省级行政区的经验数据分析

    张玲张慧敏常红锦闫慧丽...
    9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企业孵化产业正遭遇低效运作与资源配置失衡的双重困境,严重阻碍了创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论文建立了区域企业孵化系统资源配置的二阶段理论模型并完成 28 个省域系统的效率评价和分阶段解构,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探索各区域效率的纵向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近年来我国各省域企业孵化系统资源配置平均效率整体偏低,东北地区的效率长期低迷,提升空间巨大.②省域效率按两阶段维度划分为四大类型,只有少数省份属于两阶段双高效率区域,多数省份面临阶段间资源配置能力衔接不畅的挑战.③我国区域企业孵化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创业孵化在众多关键技术领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区域企业孵化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对消费者惠顾意愿的影响研究

    李平辜康谢陈湄漪周玲...
    11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能有效解决食品供应链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其相关技术在零售商端口如何应用且发挥作用的研究仍非常有限.因此,立足于零售商视角,基于信任理论,通过三个消费者实验,探究了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对消费者惠顾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惠顾采用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的零售商店(实验一);零售商信任(能力、善意、正直)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二);该中介作用受到广告诉求的调节,相比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能通过区块链系统提升消费者的信任与惠顾意愿(实验三).因此,食品零售商应积极采用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并注意配合使用相应的广告策略,政府可通过大力推动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在零售中的应用来更好地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区块链食品可追溯系统惠顾意愿零售商信任广告诉求

    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的脆弱性评价

    吴艳张雪琳吴敬静尹灿...
    12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出现"断链""掉链"等脆弱性反应.基于生态学脆弱性理论,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建产业链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全产业链、分链及区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导致脆弱性的原因.研究发现:集成电路产业链综合脆弱指数呈现先上涨后下跌的小幅波动趋势;芯片分链各年暴露性指数均高于设备和材料分链、电子元件分链,但该产业链显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受制于暴露性因素,东部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综合脆弱指数整体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文章从脆弱性角度丰富了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的评价理论,为塑造韧性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产业链脆弱性评价产业链韧性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探讨——基于政策主导性与文化自觉性的视角

    王克岭段玲黄姝菡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见证,对其开展系统保护和有效传承,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基于扎根理论,从政府政策主导性及民众文化自觉性两方面,以截至 2023 年 11 月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颁布的非遗保护传承相关政策文本及访谈资料为样本,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得到279个初始概念,并归集为60个初始范畴及9个主范畴,形成以"行为层非遗保护传承路径""意识层非遗保护传承路径"为核心的完整故事线.结果显示:顶层设计、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支持体系、监督、评估及奖惩是非遗保护传承行为实践的主要影响因素;非遗本体认知、文化主体意识、观念理念、文化自觉是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行为与意识相统一的非遗保护传承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政策主导文化自觉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