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经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经济·社会
科学·经济·社会

陈春文

季刊

1006-2815

ses@lzu.edu.cn

0931-8913749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一分部0031信箱

科学·经济·社会/Journal Science·Economy·Socie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兰州大学主办的,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研究和探索科学、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为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西部乃至其他边远落后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警惕AI热潮中的娱乐化趋势

    刘永谋王春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此轮AI热潮中,AI宣传术居功至伟,但也呈现出某些负面效应.除了娱乐化宣传外,当前的AI发展的娱乐化趋势还表现在研究方向、企业组织和评论研究的娱乐化,在产业方向、认知观念和现实战略等层面均有表现.有限主义的发展进路反对AI发展的娱乐化趋势,主张遵循有益AI理念,坚持AI以人为本,在推进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同时,有效治理AI、控制AI.最终从战略上引领AI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

    AI热AI宣传术娱乐化有限主义进路

    浅析对智能的误解与新智能的建构

    刘伟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GPT、Sora很多人使用后仍深感其不足和欠缺,究其因,智能终究是一个多因、多果、多维、多元的世界,这意味着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多个因素、产生多种结果、涉及多个领域和维度,并不是一个管理、一个数理、一个心理、一个生理、一个哲理、一组统计公式、一堆数学方程就能搞定的.若从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角度出发会不难发现:智能的形成和进化是由人、机器、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理论研究、数据积累、算法优化、社会需求等,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这些因素相互配合和促进.还有,智能涉及多个维度和层面,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仅限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还包括推理、学习、决策、创造等多个层面,智能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维度和层面,使智能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任务和环境.

    智能人机环境系统智能计算算计(谋算)

    超级智能:进路及其应对

    杨庆峰周颖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中超级智能的现实性与日俱增,这从实现超级智能的三条进路,即通用智能、具身智能和交互智能可以看出,对于人类来说,超级智能本身有失控的风险.因此,作为应对方案的对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对齐理解中,存在两种对齐概念的普遍误解亟待纠错.其中,价值化误解将讨论引入到"价值嵌入陷阱"里,技术化误解实质是技术主义,不仅遮蔽真正的问题甚至还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当超级智能来临,我们不仅要考虑人类的未来,还要考虑机器的命运.合约伦理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人与超级智能的"签约"不仅是建立边界的约束关系,更是在共存中相互塑造、互相理解的协同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类不仅通过超级智能的镜像照见自我,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自我.

    超级智能人工智能(AI)对齐合约伦理

    价值对齐是人类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吗?

    闫宏秀李洋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寻作为技术发展目标之一的人与机(技)联盟基准,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当下,由人工智能技术的拟人性与能动性所带来的技术与人类边界的模糊性使得价值对齐处于一种极为微妙的境遇之中.数智技术因其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影响而使得技术解决主义变得更为艰难,促逼人类必须对价值对齐进行事前审视.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因为先验的错误认识,而丧失利于制定未来有效人工智能治理和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即价值对齐.从人机(技)融合的视角来看,价值对齐虽然是人类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但要警惕以技术为价值对齐的基准生命线落入技术灾难主义陷阱.因此,对人之为人的守护必须是价值对齐的基准生命线,也只有基于此的价值对齐才是人类通往未来必经之路.

    价值对齐人工智能人类未来

    理性看待AI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陈永伟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上看,通用目的技术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AI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进步性和创新孕育性等通用目的技术的重要特征,它可以被认定为是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因而可以预见在较长期内,它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的AI技术发展还处于"播种阶段",很多支撑其作用条件的因素还不具备,这就造成了AI技术无关紧要的表象.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当利用政策手段,为AI技术影响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积极推进该技术从"播种阶段"向"收获阶段"的转移.同时,也必须对"技术性失业"等AI可能带来的问题引起重视,并提前做好相关的预案.

    通用目的技术生成式AI经济影响

    预测方法对AI的限制

    邱德钧冯霞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天的预测技术和人类一直依赖的推理一样,正在成为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独立的驱动力.本文对二者进行比较,并指出了预测的不足,正是这种不足造就了今日AI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天生的缺陷,最终导致实现不了agent建立完备世界模型的目标.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目前的AI技术已经具有缩小人与人之间智力水平的能力.

    AI技术推理预测完备的世界模型

    处理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

    兰立山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价值中立,它包含意识形态倾向,表现在它的算法、所使用的数据等方面.在具体的运用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诸多意识形态风险,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意识形态的撕裂风险、意识形态的监管风险等.因此,需要占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高地,以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风险算法数据

    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需求嵌入与欲望脱嵌机制

    樊姗姗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技术本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然而,作为人类智能的模拟与延伸,智能技术有它自己内嵌的"自然需要"与"历史需要".与人的"需要"不同,智能技术的核心"需要"可以简单归纳为"数据、算法与算力".其中,数据是智能技术的"自然需要",算法与算力在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体现为"历史需要".智能技术的"需要"依赖于人的"身体"作为其载体.这使得智能技术发展中的"数据需求""算法需求""算力需求"会依托于身体被异化为以消费为导向的种种娱乐化的"欲望".当下,智能技术的欲望以更加规模化、数据化、全方位化、全时段化地被伪装成"普遍需要".为此,良好的人机关系需进一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欲望脱嵌机制.

    需求人工智能人类未来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转变及其世界意义

    邓喜道方子
    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在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建构了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凝练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系统方案;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并在此过程中生成了提升全球生态治理效能的世界模式;在推进生态现代化之路的进程中,重塑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引领全人类走出生态困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引领了走生态现代化之路的世界潮流;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构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生态文明生态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意义

    科学对民主的排斥与支持

    程承坪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和民主是现代性的两根支柱.科学与民主之间不是独立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科学既可能排斥民主,也可能支持民主.民主的前提是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人与人之间是同质的、无差异的,那么民主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因为同质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代表所有的人.如果人及其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有确定的规律性,那么人及其社会都可以按照该确定的规律行事,民主是多余的.因此,持同质性和确定性的科学观排斥民主,只有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的科学观才能支持民主.信仰和科学是对人类行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对民主的支持或反对,既可能来自科学,也可能来自信仰,抑或同时来自科学与信仰.同时得到科学和信仰支持的民主,坚如磐石.民主至少需要得到科学或信仰其中一个因素的支持才能正常实行.如果民主既得不到科学的支持,也得不到信仰的支持,那么民主难以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了也会举步维艰.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各种权力或权利都应当得到合理规制.

    科学民主信仰同质性异质性确定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