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明廷华

旬刊

1671-1815

ste@periodicals.net.cn

010-621032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学技术与工程/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治疗Ⅳ型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袁文萋刘庚鑫张格第李福生...
    14103-1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Ⅳ型心肾综合征,病变涉及心肾两脏,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死亡率高.现代研究表明,Ⅳ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4,CRS4)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机制相关,而氧化应激在心脏、肾脏和其他系统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CRS4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氧化应激调控CRS4型的作用机制与Nrf2、NF-κB、JAK/STAT3以及JNK等信号通路有关,这些通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心肾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形成,防止内皮功能障碍,逆转左心室肥厚和心肾纤维.研究证实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减少ROS的形成,调控氧化应激通路,抑制Ⅳ型心肾综合征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发挥防治CRS4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的系统性整理和归纳.因此,梳理了相关文献,分析阐释了中医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防治CRS4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Ⅳ型心肾综合征氧化应激中医药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

    孤立波作用下浮式防波堤对箱梁防护特性的影响

    黄玲玲孙亮王春正袁琦新...
    14113-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大多数应用浮式防波堤对桥梁结构进行防护的研究中,系泊浮式防波堤在极端波浪下对沿海桥梁的防护研究还很有限.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OpenFOAM中的waves2foam工具和开源系泊工具MoorDyn耦合,以孤立波为极端工况,建立孤立波作用下浮式防波堤与箱梁的水动力模型,研究了浮式防波堤淹没系数、浮式防波堤长度及系泊拖地长度对箱梁防护特性的影响,并对流场和箱梁特征点的压力进行分析,揭示箱梁受力特性发生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耦合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浮式防波堤对减小水平荷载贡献大,对减小竖向荷载贡献较小,需增强箱梁的竖向抗冲击约束,浮托力对特征点的压力峰值有较大影响,适当增大防波堤淹没系数对箱梁的综合防护效果较好.

    孤立波系泊浮式防波堤箱梁waves2foam

    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流体包裹体检测算法及其应用

    文雪梅王兴建宗炜佳李洋...
    14122-1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体包裹体对油气资源评价、油藏地球化学、流体类型、流体来源与勘探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流体包裹体识别主要依赖于人工寻找,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s流体包裹体目标检测算法.将原始的YOLOv5s模型中的特征提取网络部分和特征融合网络部分进行改进,提高模型的检测能力,使模型更适用于流体包裹体的检测.在特征提取网络部分加入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提高定位和识别能力;在特征融合网络部分将原始模型中的路径聚合网络换成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改进后的网络具有更强大的特征融合能力,可提升小目标的检测能力.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与原YOLOv5s模型比较,改进后的YOLOv5s平均精度由75.3%提升到77.3%,比原算法的平均精度提高了2%,检测速度由58.14帧/s帧提升到62.89帧/s,提升了4.75帧/s,实现了更准确高效的流体包裹体检测.

    YOLOv5s流体包裹体识别目标检测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坐标注意力机制

    泥石流危险性动态灰色关联模型及其应用:以牛首山西麓地区为例

    刘嘉伟陈奉川刘高武耀栋...
    14129-1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地确定泥石流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而准确合理地评价泥石流的危险性,构建了泥石流危险性动态灰色评价模型.针对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中因子权重确定的局限性,结合三角模糊理论,提出了动态分辨系数,根据不同泥石流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各因子的分辨系数并确定相应权重,进而建立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动态灰色关联模型.运用该模型评价了牛首山西麓地区7条典型泥石流沟的危险性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考虑各沟实际情况和因子特征的动态分辨率并据此计算因子权重,泥石流危险性动态灰色关联模型能扩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并提高分辨率,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研究可为泥石流灾害环境的危险评估和工程分析提供合理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泥石流灰色关联模型模糊理论动态分辨系数危险性评价

    基于景观汇聚地识别的国家步道选线方法

    李孜怡毛靓
    14136-1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国家步道是廊道保护和利用的方式之一.为保护线性资源及完善中国国家步道体系,通过提出"景观汇聚点-步行廊道-重要廊道"的国家步道选线研究方法,构建国家步道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分析国家步道适宜建设区域,建立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重力模型,遴选国家步道潜在的路线,最后对相关的路线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国家步道选线.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内选取41段国家步道,总长度约2 200 km.穿越湿地、山地丘陵、平原、海洋、国家自然保护地等自然地貌,以及人工运河、人文景观、历史村落等文化遗产.步道凸显了山东省特有的文化生态格局及生态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融合、镶嵌特色.

    国家步道选线方法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自然生态廊道文化遗产廊道山东省

    基于事件相关频谱扰动的多域融合特征脑电信号分类

    杜鹏飞李宪华林凤涛邱洵...
    14151-1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共空间模式算法在处理低通道数和多模式想象动作的脑电信号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空间分布信息而导致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事件相关频谱扰动为基础的时频域和空间域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根据肢体想象动作在运动感觉皮层区域呈现独立功能映射区的特点,提取特定导联下差异显著的事件相关时频特征信息,并将其与特定导联的空域特征信息融合,最后通过参数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来识别不同类别的肢体想象动作.实验结果对比显示,融合特征在多模式想象动作中的识别性能较单一特征有显著提高,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脑电特征信息,还有效地降低了多通道数的需求,其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3.1%.

    共空间模式运动想象事件相关频谱扰动融合特征信息支持向量机

    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的研制

    李静坡许丽霞李守宾张盼英...
    14157-1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程度,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参考文献,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创建了初始调查问卷.接着,采用德尔菲法对泌尿造口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条目内容进行专家函询.结果表明,在两轮咨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9%和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7,协调系数分别为0.341和0.362(均P<0.000).最终,形成了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健康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在内的4个维度、共30个条目的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该量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以提高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可见,这一评估量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作为评估泌尿造口患者出院准备程度的有力工具.

    泌尿造口出院准备度量表德尔菲法评估工具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

    邓俊丽董丹张涛涛吴慧玲...
    14164-1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对桃细菌性穿孔病(peach bacterial shot hole)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从桃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并进行防治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共有198株细菌菌株被分离纯化出来,其中13株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表现出抑制效果,菌株8号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其抑菌直径为30.8 mm;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并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8号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离体接种及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菌株8号能较好抑制病害的扩散,并减缓发病率的增加.综上,菌株8号对于桃细菌性穿孔病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可为该病害的生防菌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生防菌桃细菌性穿孔病筛选鉴定生物防治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CW-TOPSIS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及应用:以赵官煤矿为例

    于博陈光波陈旭孙晓丽...
    14170-1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与瓦斯协同共采是煤矿绿色开采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尚未构建全面、科学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指标体系;另外,由于指标的未知性、不确定性,难以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缺少准确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和方法.对此,构建了以地质赋存条件、经济成本条件、技术水平条件、安全管理条件4个因素为准则层,煤层及瓦斯赋存条件、煤层透气性、煤层稳定性等24个因素为指标层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将熵权法获得的客观权重与层次分析法获得的主观权重有效融合,获得合理的指标权重,通过组合权重可知,指标对煤与瓦斯共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煤层及瓦斯赋存条件>煤层透气性>卸压增透情况>共采设备情况>煤层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将组合权重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构建了CW-TOPSIS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运用CW-TOPSIS模型对赵官煤矿煤与瓦斯共采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为"良"等级;将该模型与贝叶斯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CW-TOPSIS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反映评价等级,还可以反映评价结果的偏好程度,准确度更高,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安全评价煤与瓦斯共采组合权重主次因素CW-TOPSIS评价模型

    青海风西N12致密油藏注减氧空气驱油机理与效益开发模式的实验对比

    谢琳李显明倪诚唐浩文...
    14178-1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油田风西N12油藏特点独特,迫切需要开展效益开发模式研究.采用多维度测试技术,围绕风西N12油藏特点,基于地层油欠饱和相态特征,揭示了油藏流体注减氧空气增容膨胀、多次接触混相、溶解气弹性膨胀及萃取轻烃等驱油机理,明确了减氧空气在风西N12油藏中增能物理化学驱油的可行性.进一步利用现场岩心制作了长岩心测试岩石样品,使用井口取样复配了油样和水样,设计了衰竭式开发、水驱油开采、减氧空气驱、减氧空气-水交替驱等开发模式,依靠长岩心模拟技术开展对比测试分析,论证了风西地区N12致密油藏早期注水、接续注减氧空气-水交替增能开发模式的科学合理性.所得认识为风西N12油藏及与之同类型的致密、欠饱和低能量油藏早期补能开发方式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风西N12致密油藏减氧空气驱驱油机理效益开发模式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