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鲁湾

月刊

1672-9714

kxys888@126.com

0451-84211836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海街8号510室

科学养生/Journal Science Regim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孙萌萌Zhang Jing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改进后续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研究人员对90例接受乳腺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采用常规钼靶摄影法、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来完成所选90例患者的乳腺检查任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常规钼靶摄影法、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甲片率、废片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次实验所选90例患者中共计83例患者患有乳腺疾病,乳腺疾病发病率为92.22%,其中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分别为3例、6例及74例,占比分别为3.33%、6.67%及82.22%;在常规钼靶摄影法检查中,乳腺疾病检出65例,检查准确率为72.22%,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检查结果中,乳腺疾病检出75例,准确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钼靶摄影法与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检查甲片数分别为53份及74份,甲片率分别为58.89%及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常规钼靶摄影法与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检查中,废片分数分别为22份及0份,占比分别为24.44%及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应用效果远远优于常规钼靶摄影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

    乳腺疾病常规钼靶摄影法数字化乳腺X线技术

    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伊班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研究

    Li Jie-bing田振峰Bi Wei-dong梁丙寅...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应用伊班膦酸钠对于减少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行加长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行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的6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后2周静点伊班膦酸钠2 mg(250 mL)和生理盐水(250 mL).两组患者均长期服用钙尔奇D 60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6个月、1年对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变化,以及再骨折的发生率.结果 共有64例患者完成随访1年,实验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1.08±1.723)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08±1.5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月时,实验组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15±3.71)分,对照组对侧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7.58±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对侧髋关节骨密度为(-2.58±3.723)g/cm2,对照组对侧髋关节骨密度为(-5.58±3.42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年,实验组对侧髋关节骨密度为(1.58±3.32)g/cm2,对照组对侧髋关节骨密度为(-5.38±2.42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1例术后1年骨折不愈合.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行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伊班膦酸钠可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股骨粗隆下骨折伊班膦酸钠股骨近端髓内钉骨质疏松骨密度

    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的效果观察

    牛建明张丹赵晨茜张旭宇...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对患者气道狭窄率、气管直径与气促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40例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镜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以及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率、气管直径与气促指数。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气道狭窄率、气管直径与气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道狭窄率、气管直径与气促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是基于普通支气管镜治疗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案,在临床应用中能够优于普通气管镜治疗效果,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而言,可以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下帮助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经纤维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气管直径健康行为

    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分析

    王玥琳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颈椎病患者采取夹脊穴针灸治疗方案的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70例,划分成运用西药治疗的参照组以及运用西药+夹脊穴针灸治疗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SC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SCS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获得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颈椎病患者,可以采取中医夹脊穴针灸的治疗方案,具备可靠安全性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率。

    夹脊穴针灸颈椎病有效性

    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药学临床分析

    石拉弟樊晓莹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莫西林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药学原理。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治疗情况,研讨其药学原理。结果 在患者进行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后,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25.45%(28/110),其中14d后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最高,为46.43%(13/28),远高于其他时段;患者阿莫西林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中,皮肤过敏临床症状发生率最高,为39.29%(11/28)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轻微不良反应症状在停止用药6d后消失,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在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消失。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药物的用量,保证阿莫西林药物的准确用量,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体征变化,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根据应对方案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由于不良反应事件带来的影响。

    不良反应阿莫西林药学临床分析

    无创呼吸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周溪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接收的7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血气、肺功能、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较高,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酸碱度(pH)、PaO2、PaC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且PaCO2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以上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哮喘、胸闷、咳嗽等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以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症状积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优化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改善症状。

    无创呼吸机: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困难

    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差异分析

    秦翠萍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差异.方法 对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50~59,研究组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40~49.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以及48 h MMSE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 h 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术后12 h、24 h以及48 h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老年腹腔镜手术中BIS值维持在40~49范围内可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更快.

    认知功能障碍麻醉深度腹腔镜手术MMSE评分

    孕妇梅毒筛查使用 TRUST 联合 TPPA 法的诊断效果

    胡丽萍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孕妇梅毒筛查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TRUST)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TPPA)法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产前梅毒筛查的4 342例孕妇及799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及新生儿均接受TRUST检测、TPPA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TRUST、TPPA以及二者联合筛查梅毒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4 342例孕妇及799例新生儿经病理检测发现有39例感染梅毒(22例孕妇、17例新生儿),其中TRUST检测20例阳性(真阳性11例),阳性预测值为55.00%,阴性预测值为99.45%,准确度为99.28%,灵敏度为28.21%,特异度为99.82%;TPPA检测46例阳性(真阳性39例),阳性预测值为84.78%,阴性预测值为100.00%,准确度为99.86%,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86%;二者联合检测41例阳性(真阳性38例),阳性预测值为92.68%,阴性预测值为99.98%,准确度为99.92%,灵敏度为97.44%,特异度为99.94%;TPPA与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TRUS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与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与特异度均高于TPPA,漏诊、误诊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孕妇及新生儿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进行梅毒筛查有更理想的准确度,可降低漏诊、误诊风险,有利于临床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

    孕妇梅毒筛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联合检测

    归脾汤联合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赵旖旎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运用归脾汤联合铁剂治疗的成效进行观察及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这些患者经过临床严格的检查以后被确诊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划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铁剂治疗,另一组是对照组,采用单一铁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铁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运用归脾汤联合铁剂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升整体治疗有效率.

    归脾汤铁剂联合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中药方剂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黄培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中药方剂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90例,患者的收集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的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脂血症应用中药方剂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高脂血症中药方剂临床效果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