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鲁湾

月刊

1672-9714

kxys888@126.com

0451-84211836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海街8号510室

科学养生/Journal Science Regim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王婷李超鹏曹海静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方案治疗,以治疗效果、眼压、视力以及房角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以及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眼压以及房角均降低,视力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虹膜过早切穿、出血、晶状体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房角,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

    磁性服务理念在急性胃肠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王晓亚王亚萍
    127-128,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辅以磁性服务理念,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试验者为 2021年1月~ 202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共70例,以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指导和磁性服务理念,比对在运用不同护理方案后护理有效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不良情绪、疼痛程度、自护能力以及满意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泻以及呕吐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磁性服务理念进行干预,利于促进患者症状尽快消失,缓解其疼痛感的同时,还能起到消除患者疼痛感、增加其满意度及自护能力的作用,整体运用价值较高。

    急性胃肠炎磁性服务理念护理质量

    心理护理对冠脉CTA检查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

    梁娟娟张硕杨赞琦马丽景...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冠脉CTA检查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冠脉CTA检查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护理满意度及图像质量,测定检查前、检查后的心率及血压。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检查前及检查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维持稳定,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冠脉CTA检查中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可疏导患者负面情绪,稳定检查中的心理状态、血压及心率,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冠脉CTA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图像质量心理状态

    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

    李敏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对象选择 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16 例,随机数表法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 58 例患者分入对照组,予以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的 58 例患者分入研究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突出,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可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血压控制

    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研究

    孙玲Zhao Hua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各54例。对比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26%,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比组护理满意度为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SQI量表、HAMD量表、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症状消除时间短于对比组,康复质量评分低于对比组,住院时间及睡眠时间长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依从性、工作质量、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子宫肌瘤是我国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子宫肌瘤质量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预见性复温护理对预防急诊科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作用

    拾萌萌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预见性复温护理对预防急诊科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4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创伤患者82例,采用信封随机化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复温护理。统计两组生命体征、修正创伤及APACHEⅡ评分、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体温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修正创伤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研究组修正创伤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APTT、PT以及TT指标低于对照组,Fib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急诊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复温护理,可强化复温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预见性复温护理急诊科创伤自发性低体温

    老年衰弱评估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肖秀平朱建琴周玲王晓熙...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衰弱评估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住院诊治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奇偶数顺序划入试验组(n=100)与参照组(n=10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老年衰弱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前后的跌倒风险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00%,并发症发生率是2。00%,参照组对应发生率分别是10。00%、11。00%,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3 d、5 d试验组患者的TFI量表评分均相对较低,与参照组对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认知能力评分均相对较高,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衰弱评估可降低老年病人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老年衰弱评估老年病人临床护理

    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肝病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

    朱菱王倩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肝病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诊疗情况,统计病人护理前后对饮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诊疗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分析、对比医护全程诊疗模式(观察组)与常规诊疗模式(对照组)在肝病病人饮食指导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问卷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指导肝病病人的饮食,护理效果更优。

    肝病医护全程诊疗模式饮食指导应用效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环境干预对复发率及SF-36评分的影响

    牛志宏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环境干预对复发率及SF-36维度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8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9例,干预组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在此基础上行强化环境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复发率及SF-36评分,分析环境干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复发率为10。26%,较常规组的28。21%下降了17。95%,干预组皮损、疼痛消失及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相较常规组也显著缩短,干预后,干预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较常规组的79。49%提高了17。9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环境干预可有效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且有利于疼痛、皮损等症状的快速缓解,同时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过敏性紫癜患儿环境干预复发率SF-36评分

    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王静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4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颜色球抽取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的心理品质、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观察组的心理品质、护理满意度、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均显著优于对比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其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加强其整体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