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鲁湾

月刊

1672-9714

kxys888@126.com

0451-84211836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海街8号510室

科学养生/Journal Science Regim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观察

    单华敏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 以本院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两组,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各43例.比较急诊抢救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抢救相关时间、抢救效果、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入院到确诊、确诊到专科或手术治疗以及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救治后GCS评分、NIHSS评分大幅度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GCS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病死风险,取得理想的预后结果.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急性脑出血急诊抢救效果

    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段梦雅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全部患者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且通过数字双盲法分组,将其中4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该组实施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剩余4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对该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急诊质量、情绪状态、护患纠纷.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较参照组的8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各项急诊质量评分均显著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后情绪状态(HAMD、HAMA)评分显著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可促进护理满意度与急诊质量提升,同时还可降低护患纠纷.

    急诊护理沟通技巧急诊质量满意度

    产科门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中期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王倩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孕妇实行产科门诊心理疏导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20年4月~2022年4月就诊的妊娠中期孕妇96例进行研究,采用硬币投掷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各48例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产科门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在干预后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期孕妇实行产科门诊心理疏导,能够舒缓病患不良心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保证预后效果。

    产科门诊心理干预妊娠中期不良情绪

    产科门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中期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王倩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孕妇实行产科门诊心理疏导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20年4月~2022年4月就诊的妊娠中期孕妇96例进行研究,采用硬币投掷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各48例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产科门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在干预后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期孕妇实行产科门诊心理疏导,能够舒缓病患不良心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保证预后效果。

    产科门诊心理干预妊娠中期不良情绪

    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分层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董国英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评析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管理中行分层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5月,选入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共12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分组。参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60例,实施分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认知情况评分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行为情况评分均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压力应对方式评分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性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中予以病人分层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除改善患者认知、心理状态、行为外,还可提高其应对能力、自护能力,有利于促进其生活质量、依从性提升。

    社区老年慢性病分层护理干预效果

    家庭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研究

    刘利平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社区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Excel 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家庭签约服务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自护能力(ESCA)、生活质量(GQOLI-74)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家庭签约服务干预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家庭签约服务社区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海莉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同时罹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后所发生的变化.方法 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共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整体护理的3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组间对比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未经过干预时,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长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待干预结束后,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长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的疾病认知状况评分、满意度评分、心绞痛发作评分、心绞痛稳定性评分、活动受限状况评分均比对照组组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心绞痛发作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同时罹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

    整体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应用价值心功能影响

    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刘珊珊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从中纳入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系统康复治疗,评价对比两组康复指标: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和语言能力得分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和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其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提供系统康复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认知和运动功能,缓解治疗负面情绪,还能极大地提升其生活水平,减轻对脑神经的损害程度.

    系统康复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护理无菌操作规范化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刘秀红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护理无菌操作规范化管理对于降低院内感染率的作用价值.方法 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展开此次研究,以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时间所实施的护理管理办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10例.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护理操作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采取护理无菌操作规范化管理(研究组).同时选取15名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护士参与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士预防院内感染工作能力.结果 在院内感染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护士预防院内感染工作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落实护理无菌操作规范化管理能够对护士护理操作予以约束,提高其预防院内感染的认知水平及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手卫生清洁,在护理时规范化佩戴防护用具,明确规范家属探视时间,并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为患者提供无菌的医疗环境,阻断病原体传播,降低感染发生率.

    护理无菌操作规范化管理院内感染

    参与型护理方案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莉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中引入参与型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表法,每组患者的例数为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方式分别选择参与型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中引入参与型护理方案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完成治疗,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参与型护理方案糖尿病足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