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调查

    赵山彤李楠张露尹王利...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为实验室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生292人展开调研,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相关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达62。67%的学生已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50%以上的学生经过考核,参与过安全演练,并知晓防护措施的位置。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的人员是研究生与教师。这部分人群同时需要从事其他科研工作。目前,实验室采购流程规范,但仍存在由于管理不当导致错购、过期等情况,造成经费浪费。安全意识方面,不同专业与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安全意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但在人员准入、实验室试剂管理、安全意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实验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解决上述问题有积极作用。因此,中医药院校应不断提升实验室信息化水平,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调查创新创业实验室信息化

    数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裴梓鉴王蓉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新的技术理念和海量的数字化信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对高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与教育、突破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数字技术理念与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创新改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与教育体验。基于此,本文就数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优化路径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数字化高校学生管理优化路径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管理——以东莞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得利钟表有限公司实践基地为例

    刘武辉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介绍了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流程及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工业设计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交流了过程管理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验。本文说明了实践基地建设过程策划的重要性和全局性,在这个环节要明确实践基地建设的总目标和分解目标,从参观和实习两种实践形式说明了过程实施的操作方法,强调过程实施要按照一定流程进行,并有柔性调节的机制。在过程监测环节,本文介绍了实践基地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实施后的监测这两种方式的具体做法。在过程改进方面,本文也介绍了其渐进式改进的具体内容,即根据实践教学效果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调整实习内容和安排,在下一次实践中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实践过程,丰富实践基地建设的内容。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建设过程管理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管理与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郭湘婕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计划"是国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贡献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部署。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在两年多的建设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高计划"建设管理与保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双高"建设管理工作存在部分问题。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项目带动、发展引领、绩效管理、信息赋能,不断完善"双高计划"体制机制建设,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双高计划绩效管理保障机制高质量发展

    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趋势

    李爽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体文献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数字网络资源逐步成为公众的首选。为了实现与时俱进,许多高校改革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积极打造信息共享空间,主动突破时空限制,全面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本文结合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含义,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意义、要求和具体对策,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思高校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行为,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趋势

    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段旭唐丽云叶万军尚长春...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强调了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并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对此的迫切需求。跨学科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土木工程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的措施,包括引入跨学科课程和建立研究平台等,目标是为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提供参考,推动土木工程领域朝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跨学科发展土木工程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

    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刘锦绣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是高校研究生的必修课,如何在该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以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为研究载体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主要包括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优化、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考核标准的多元化方案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恪守学术道德、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科研诚信。

    课程思政科技道德学术规范科学精神

    "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口语艺术素养类课程现状与优化策略

    谭力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应用型高校口语艺术素养类课程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强调该类课程与职业素养的相关性。经由文献梳理和个案分析,笔者发现,应用型高校口语艺术素养类课程存在"设置失范"与"内容偏差"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内容整合"与"分层设置"对其进行优化,从而使其发挥出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尽之责。

    口语艺术素养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职前职后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生命树技术的弱势群体抗逆力质性与量化分析

    王凤姿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叙事治疗、积极心理学与优势理论作为解释框架,通过目的性取样,以小组叙说与访谈的方式,侧重从质性实证研究视角(叙事研究)记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障人士、贫困大学生等39名弱势群体的生命故事,探讨生命树技术对增进弱势群体抗逆力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89。74%的参加者(35人)喜欢小组式叙说形式。84。62%的参与者(33人)认为在分享与倾听中,增强了自信,增长了知识与技能,增进了自我认同。参与者的抗逆力前后测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77,P≤0。05)。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命树技术的小组叙说与访谈,有利于帮助受访对象回顾自我生命历程,重新找回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生活知识与生存技能,重拾人生梦想与希望,找到应对人生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增强自尊自信,全面提升抗逆力。

    生命树技术弱势群体抗逆力质性研究叙事治疗

    新文科视野下项目驱动的工作坊模式探索——以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工作坊为例

    吴思韵曹晓昭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新文科时代背景,在自主研发项目、竞赛项目、科研项目、双创项目、横向课题、企业委托项目等驱动下,依托工作坊灵活可变的教学模式,与跨专业学科对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实训、实践、实战和创意、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文科实践实训教学项目驱动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