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型学视野下的西南官话形容词重叠研究

    谭瑞雪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西南官话中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地域分布、内部构成以及表义功能进行了考察,并对其蕴涵共性进行了归纳。研究表明,形容词重叠的ABB式、AABB式、ABAB式和AXAB式在西南官话中可以共现,是"和谐"的。在西南官话的形容词重叠中,AXAB式和ABAB式的存在蕴涵AABB式的存在,AABB式的存在蕴涵ABB式的存在。名词性成分A能以ABB式重叠蕴涵着谓词性成分A能以该形式重叠,成词语素B能以ABB式重叠蕴涵着不成词语素B能以该形式重叠。从表义来看,形容词重叠的量减义蕴涵着量增义。

    形容词重叠类型学参项共性

    三种不同文化体系背景下对积极随缘认知的对比

    张宗倩牛娟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文化体系背景下,个体对积极随缘有不同的认知心理特征。在世俗文化体系下,积极随缘的认知观点可以来源于世代相传的熟语以及个体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其认知逻辑主要以天意或命运为核心,个体以满足自身利益需要为意向动量。在心理学文化体系下,积极随缘以人本主义和森田疗法为代表,其主要观点强调承担社会责任以及顺其自然的行为准则,其认知逻辑侧重于个体的责任和自然规律,目标是追求心理健康。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强调的积极随缘意味着在坚持自己努力奋斗的同时,接纳命运的安排,不因外在变故而失去内心的平静,其认知逻辑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力量的和谐相处所产生的智慧。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中国人较为认同的儒家文化体系来调整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借助儒家文化中的积极随缘思想影响来访者,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合理的认知观念。

    文化体系积极随缘认知心理

    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林中林
    25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探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融合策略,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并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课程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路径研究

    傅佐东黄旎妮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要求,将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是创新高校统战工作内容、形式、途径、方法的表现。作者对广西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出这些资源具有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和价值内蕴深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最后,作者提出了通过价值内涵引领党外知识分子"五个认同"教育、丰富类型引领党外知识分子专业发展、物质资源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教育、组织强有力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参与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以及深度多维地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教学的途径,以期为新时代提高高校统战工作效果提供路径和方法参考。

    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路径

    从《氓》与《孔雀东南飞》的婚变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欧阳瑛马香梅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变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幡然醒悟并毅然决然地与氓恩断义绝。《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毫不妥协,与宗法礼教制度进行了殊死抗争。她们的决然,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的悲壮之举为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历代女性抗争的前行之路。

    婚变女性意识觉醒

    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杨春辉谭臻陶源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数字化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为载体,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赋能对"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理论内涵的影响,阐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现状和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论述了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原则,提出了挖掘课程数字化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数字化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数字化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数字化方法等数字化课程思政建设策略。通过数字化赋能的方式,本文致力于实现数字化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充分融合,同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转型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探析

    张旭芳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岗位的职责与重要性之中,深刻体现在教育过程和教育参与各方之间的微妙关系中。随着高校对教师标准的认知日渐明晰,我们对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明确的阐述。在新时代的使命召唤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践行其职责,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教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应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来强化自身的职责,用不懈的斗争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责任担当,从而激发新时代建设所需的青春力量,确保思政课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其社会适用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

    沉浸式红色教育与高校思政建设融合路径研究

    司马宏昊王诗文
    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的PEST分析,指出沉浸式红色教育与思政建设融合面临契合度不够、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不足、对红色教育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深度等困境。文章提出了几种解决思路:实现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统一;创新红色教育体验形式,实现思政大课与红色教育的有机统一;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这些措施旨在利用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深入探索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出具有开阔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沉浸式红色教育高校思政建设路径建设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研究

    官文芳刘叶建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问题。首先,我们阐述了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其次,我们提出了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教育等。最后,我们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具体分析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本研究可为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

    高职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案例分析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君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和融入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五载体-二引擎-三融入"的高职数学特色课程思政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学生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效果。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