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
矿冶

孙凤芹

季刊

1005-7854

kuangye@bgrimm.com

010-63299753

10016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4

矿冶/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工程设计、设备、自动化、节能、环保、工艺矿物学、分析检测与管理科学等诸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论文及成果,介绍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信息。《矿冶》为EI、CA等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检索;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束状孔与当量大孔爆破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衰减规律

    熊常然陈何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束状孔当量球形药包爆破技术是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的新型爆破技术,与单孔爆破技术相比,其炸药能量利用率更高.为了探究节理岩体中束状孔与当量大孔爆破应力波衰减规律的不同,开展束状孔与当量大孔爆破模型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混凝土制作相似模型并用无缝钢管将炮孔包围以忽略爆生气体的作用,同时考虑不同节理厚度的影响,得到了爆炸应力波峰值速度与节理厚度的关系,并将两种布孔方式在相同节理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布孔方式的爆炸应力波峰值速度均随着节理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相同节理厚度条件下,束状孔爆破的应力波衰减相对更小.

    束状孔当量大孔节理岩体应力波衰减规律模型试验

    工艺参数对灌注桩桩基后注浆浆液扩散的影响

    仪晓立王振军侯向阳惠冰...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劈裂注浆作为最常用的注浆方式,其工艺参数条件直接影响浆液扩散范围,研究浆液扩散特性对确定现场施工参数条件具有指导意义.以某灌注桩现场为基础,建立了平板裂缝浆液扩散模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桩基后注浆浆液最大扩散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增加导致浆液最大扩散半径先升高后趋于平缓,注浆压力优选4 MPa.随着注浆量的增加,浆液最大扩散半径先升高后趋于平缓.水泥浆粘度增加导致浆液最大扩散半径降低,技术人员在设计水泥浆时,在考虑力学性能基础上应引入浆液粘度对最大扩散半径的影响.浆液最大扩散半径随着裂缝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裂缝高度为25 cm时有利于灌注桩承载能力的提升.裂缝宽度对最大扩散半径的影响较小.

    后注浆桩基浆液扩散范围裂缝

    煤矿井下含水层超前疏放水钻孔涌水量衰减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赵常凤刘正文沈礼锋宋峰...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孔涌水量衰减规律可以为煤矿失水灾害提供一种有效治理手段,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对煤矿井下含水层超前疏放水钻孔涌水量衰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Q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SEEP/W软件,模拟分析钻孔涌水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涌水量衰减规律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对钻孔涌水量衰减规律的预测.结果表明,增大初始水头和渗透系数后,钻孔的峰值涌水量和似稳定涌水量增大;增大弹性给水度,钻孔的峰值涌水量增大,而似稳定涌水量保持稳定;随着钻孔孔径、钻孔仰角与斜长的增大,钻孔的峰值涌水量和似稳定涌水量都逐渐增大;增大钻孔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后,单个钻孔、钻区的涌水衰减明显,位于钻区中心的钻孔,其疏水能力受到群孔的干扰最大.

    超前疏放水数值模拟衰减规律涌水量井下含水层钻孔

    高炉矿渣基充填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工业应用

    党志超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炉矿渣、尾砂、水泥为原料,用氢氧化钠作为激发剂制备充填材料,研究了养护龄期和原料掺量对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工业应用实践要求,确定最佳原料和激发剂掺量,制备充填胶凝材料,并将制备的胶凝材料用于矿山充填采矿过程,研究所制备充填材料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充填材料抗压强度随试件养护龄期的延长先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缓,推荐充填材料养护龄期在21 d以上;随着砂灰比的增加,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建议最佳砂灰比为4;随着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加,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先缓慢升高,后快速升高,推荐最佳料浆质量浓度为62%~70%;随着高炉矿渣掺量的增加,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趋于平缓,推荐高炉矿渣掺量为20%;随着激发剂氢氧化钠掺量的增加,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推荐激发剂氢氧化钠掺量为25%;在高炉掺量20%、砂灰比4、料浆质量浓度65%、氢氧化钠掺量25%的条件下制备充填材料并养护21 d,养护后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可满足采空区顶板厚度为30 m、岩体容重为2.5t/m3、重力载荷计算为0.75 MPa的载荷要求,充填结构稳定,满足强度要求.

    铁矿开采充填力学性能抗压强度

    云南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李楠谢海云陈家灵刘殿文...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含Pb 0.42%、Zn 0.39%,矿物组成较复杂,含有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氧化锌矿等多种矿物.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抛尾—铅锌分离选矿流程回收利用该铅锌矿.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可获得Pb品位70.34%、Pb回收率84.06%的铅精矿,Zn品位45.74%、Zn回收率80.65%的锌精矿.

    低品位铅锌硫化矿混合浮选铅锌分离

    六偏磷酸钠在菱锰矿与方解石表面的吸附行为

    罗娜闫宝宝时景阳王晓平...
    34-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动电位测定研究菱锰矿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以及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可以实现菱锰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六偏磷酸钠能够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的主要原因是六偏磷酸钠在溶液中主要以HPO42-形式存在,HPO42-会吸附在方解石表面从而抑制方解石的上浮,但在菱锰矿表面基本不发生吸附,不影响菱锰矿上浮,从而实现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

    六偏磷酸钠菱锰矿方解石吸附行为

    内蒙古某铜矿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试验研究

    李超凌石生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某铜矿选矿厂目前使用铜快速浮选+铜硫混合浮选—分离流程,石灰高碱工艺回收铜和硫,铜、硫回收率低.使用BK506替代石灰作硫铁矿抑制剂、BK305作铜捕收剂,在矿浆pH值9.9(原高碱工艺矿浆pH值为12)的条件下进行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低碱工艺指标优于高碱工艺指标,采用低碱工艺闭路试验可获得铜精矿品位22.59%、回收率84.17%的铜精矿和硫精矿品位41.03%、回收率80.78%的硫精矿,铜硫分离效果好.与高碱工艺相比较,低碱工艺铜精矿回收率可提高0.91个百分点;硫精矿回收率可提高2.96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了石灰用量,取消了硫浮选前的加硫酸活化作业,工业应用前景较好.

    铜矿低碱选铜铜硫分离BK506BK305

    云南某低品位斑岩型铜矿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姜美光梁泽跃吕向文张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某大型斑岩型铜矿铜品位0.32%,伴生有钼,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和钼等金属.系统研究工艺参数条件如原矿磨矿细度、粗精矿再磨细度、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铜回收的影响,并考察伴生金属钼、金和银的回收情况.结果表明,捕收剂PL-307和起泡剂HCLL对铜浮选回收效果好,在原矿磨矿细度-0.075 mm占比65%、粗精矿再磨细度-0.045 mm占比90%、捕收剂PL-307用量120 g/t、抑制剂石灰用量300 g/t、起泡剂HCLL用量20 g/t的最佳参数条件下,经过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1.23%、铜品位22.84%、铜回收率87.79%的选矿指标,铜精矿产品含钼0.398%、金4.33 g/t、银62.50 g/,其中钼回收率为71.99%、金回收率为66.57%、银回收率为14.48%,伴生金属钼和金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收,选别指标好.

    低品位铜矿斑岩型硫化铜黄铁矿浮选精矿再磨捕收剂起泡剂

    废旧金属旋转偏析纯化再生机理与方法

    张厚源钱国余庞嘉晨王志...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废旧金属回收方法流程长、效率低、传质慢的问题,借助水模型试验开展旋转偏析过程杂质强化去除的机理研究,为旋转偏析技术回收废旧金属提供动力学基础.试验分别通过流场可视化处理和流速的测定对溶质在废旧金属熔体中的传输进行分析,发现旋转偏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杂质原子在熔体中的传质效率,降低生长界面处杂质的传质阻力.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偏析炉内流场的循环运动模式有利于杂质向远离生长界面处运动,但在低转速条件下循环流动较弱,杂质的排除能力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转速增加到800 r/min时,杂质无法有效向远结晶器端输送,不利于杂质去除;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结晶器转速从200 r/min增加到800 r/min时,各点流速平均增大2倍;流场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晶器转速为200 r/min时,随着结晶器浸入水深的1/2增加到4/5,近结晶器液面端流速从0.02 m/s增加到0.04 m/s,其他各测速位点流速均有明显提高,平均流速增大1倍;流场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直径与坩埚直径比例增大而增大,直径比从1/7增大到1/2,流场内平均流速增大了 4倍左右.试验证明,适当增大转速、结晶器浸入深度以及结晶器与坩埚的直径比都能提高旋转驱动力,从而提高溶质在熔体中的传输速率,获得高效、均匀的浓度场.本研究中,在结晶器与坩埚直径比为1/3、结晶器浸入深度为4/5时,杂质的传输效果和浓度场的均匀度均较好,有利于旋转偏析过程杂质的有效脱除.在水模型基础上开展的铝熔体旋转偏析除杂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晶器转速为400 r/min时,铅的去除效率最高可以达到66%,旋转偏析回收废旧金属资源可以改善传统回收方法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实现金属杂质的深度高效去除,满足金属资源的高值化回收利用需求.

    有色金属再生杂质分离水物理模型强化传质

    高含碳煤渣硫酸熟化—水浸法回收钒、镍

    王岩袁朝新黄海辉王为振...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某高含碳含钒煤渣含钒3.57%、镍1.19%,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但该渣碳含量较高(14.61%),采用传统直接浸出效果较差.首先采用氧化焙烧对该含钒煤渣进行脱碳预处理,然后采用硫酸熟化—水浸技术提取其中的钒和镍.重点研究了焙烧、硫酸熟化和水浸工艺参数条件对钒、镍的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0 ℃、2h;焙砂的最佳浸出粒度为-0.075 mm占比90%;最佳熟化工艺参数条件为:酸料比1.5∶1、熟化温度200 ℃、熟化时间1 h;最佳水浸条件为:固液比4∶1、水浸温度95 ℃、水浸时间2.5h;在上述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高达96%,镍的浸出率约53%.

    钒电池含钒煤渣脱碳熟化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