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工程
矿冶工程

曾维勇

双月刊

0253-6099

kuangyegongchengzz@163.com

0731-88657176 88657186 88657070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66号

矿冶工程/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上网期刊EI、CA等检索期刊本刊为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学科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论文。在栏目设置方面,除保留原有的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栏目外,还开辟综合评述、专家论坛、化工环保、工程与机械、企业管理、经验交流、院所视窗、群英荟萃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冶金、矿山、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g、Si含量对Al-Cu-Mg-Ag-Si合金析出相的影响

    胡奇郭一鸣章立钢刘立斌...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 Mg、Si元素含量对Al-Cu-Mg-Ag-Si合金实际析出相种类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Mg-Ag-Si合金中高Mg含Si合金析出了大量S相和粗大的第二相;低Mg低Si合金中析出了常见的θ相和Ω相;低Mg含Si合金中出现了 6系铝合金中常见的σ相和β"相等多种析出相,且具有非常细小弥散的θ相,为合金提供了良好的强化效果.Si和Mg的存在均极大地改变了合金的析出序列,无法通过增加Mg含量抵消Si的作用.Si的加入显著抑制了 Ω相的析出,而大幅增加Mg含量则会促进S相的析出.

    铝合金Al-Cu-Mg-Ag析出相硅元素镁元素

    时效工艺对Al-Zn-Mg-Cu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高靖靖李旭健付建建周玉宝...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时效工艺对Al-Zn-Mg-Cu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均获得了优于T73时效处理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大腐蚀深度由70 μm分别降至19、48和30 μm.合金经过双级+再时效处理后,获得了与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样品相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合金经T73、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晶界析出相平均尺寸分别为27.7、39.2、31.6和25.5 nm,基体沉淀相平均尺寸分别为8.1、10.2、10.9和11.0 nm.

    Al-Zn-Mg-Cu挤压棒材时效工艺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非等温时效组织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耐候钢Q370qENH埋弧焊焊接接头锈蚀行为与机理研究

    孙洪斌杨少军张丛于夏洋...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耐候钢Q370qENH埋弧焊材的锈蚀机理,对Q370qENH埋弧焊焊缝试样和基材试样进行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并对Q370qENH浸泡腐蚀后形成的锈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370qENH埋弧焊焊材焊缝处的耐蚀能力低于基材,其电化学阻抗为基材的38%.分析了 Q370qENH埋弧焊材焊缝耐蚀能力低于基材的原因和表面锈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耐候钢在高速铁路钢桥等工程项目中的服役安全评估和维修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耐候钢焊接接头耐蚀性能焊缝组织埋弧焊电化学腐蚀实验

    应变速率对TB6钛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

    刘小刚郭正华郦逸凡姜丽红...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温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TB6钛合金帽型试样进行动态加载,研究了应变速率对TB6钛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1 950~2 510 s-1时,4组试样均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效应;在绝热温升作用下,4组试样均发生热塑失稳形成绝热剪切带;受冲击载荷和材料晶粒尺寸影响,基体和绝热剪切带之间的过渡区域变形梯度不明显;热剪切带内100 nm等轴晶的形成是旋转动态再结晶机制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金相、表征绝热剪切敏感性及计算扩展能发现,TB6钛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

    绝热剪切敏感性绝热剪切带应变速率旋转动态再结晶TB6钛合金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固载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汞离子的去除

    邹文清何松珉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渍法将咪唑基离子液体固载于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制备得到固载离子液体复合材料Fe3O4@SiO2@IL.采用Fe3O4@SiO2@IL去除水环境中的Hg2+,研究了 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及Hg2+初始浓度对Hg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SiO2@IL适用pH值范围宽,pH=7.2~9.5时,Hg2+去除率达99.1%以上.Fe3O4@SiO2@IL对Hg2+的吸附速度快,只需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于25 mL浓度2 μg/mL的Hg2+溶液,加入20 mg吸附剂即可基本去除其中Hg2+,Fe3O4@SiO2@IL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Hg2+的饱和吸附量为548.37 mg/g.

    固载离子液体磁性纳米颗粒咪唑汞离子吸附静电作用

    带钢无酸除鳞专利分析

    黄海花
    166-17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专利角度出发,对带钢无酸除鳞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对典型的带钢无酸除鳞专利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带钢无酸除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无酸除鳞研发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带钢除鳞无酸除鳞专利分析氧化鳞皮

    中国稀土政策演进分析及评价研究

    朱文兴胡恒祺徐水太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是国家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源,建立完善的稀土政策体系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稀土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PMC指数模型方法,从稀土政策演进历程、政策关系网络和政策量化评价三个方面,对我国1985年至今发布的48项稀土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稀土政策演进分为4个阶段,其中规范稀土资源开采程序、整顿稀土市场秩序一直是我国稀土政策的核心;政策网络体系已初步构建,但政策间关联性较差,存在较多孤立政策,政策协同关系需要加强;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但在激励措施以及效力级别等方面略有不足.最后,针对我国稀土政策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与完善建议.

    稀土稀土政策稀土资源PMC指数模型社会网络政策演进政策评价

    《矿冶工程》"电池材料"专刊征稿启事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