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研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

穆荣平

月刊

1000-2995

KYGL@263.net

010-6255552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科研管理/Journ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20种中国管理科技重要期刊之一。还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编号:(Q)G098;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编号:(Z)S0099;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编号:(S)0346。《科研管理》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文献性、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推动国内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沟通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科研管理》杂志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府介入对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专项政策的准实验分析

    宋潇刘克张龙鹏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研究专项政策是政府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制度安排,考察其执行效果与作用机制对进一步优化政策,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基础研究专项政策对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发现:(1)专项政策推动了基础研究发展,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专项政策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3)专项政策具有明显的质量强弱效应,政策工具是促成质量强弱效应的关键,表现为7类政策工具都显著发挥了作用,其中政策目标工具的作用效应最强;同时,在保证人、财、物投入的情况下,加入开放合作工具的工具组合对基础研究的增益效果更好.研究从中国情景肯定了政府介入科学研究的有效性,丰富了基础研究发展领域的研究;同时,研究为政府优化政策供给和合理使用不同政策工具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基础研究知识创新政策质量工具组合效应

    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李泽宇王雪方陈新芳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是释放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评估政府开放数据的创新效应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相继上线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研究场景,构建多期倍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拓展了企业创新边界,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并且增强了企业创新效率与创新质量;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数据开放 通过联动人才要素、资本要素,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并且,在政府数据开放水平更高、知识产权保护更好、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信息化投入更高的企业,政府数据开放的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从数据资源视角拓展了企业创新理论研究,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数据资源体系管理,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政府数据开放企业创新创新机制

    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

    张征谢佳李冉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破性创新作为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手段,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协同影响,但现有单个因素的净效应研究无法揭示其复杂因果机制.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多重并发机制模型,并采用fsQCA方法对影响企业高与非高突破性创新的前因组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存在引致企业高或非高突破性创新的单个必要条件,即企业突破性创新受到多个因素的协同影响;(2)存在四条导致高突破性创新产生的组态路径,根据核心条件的分布特征,可归纳为能力主导型、动机驱动型、内外资源耦合型;(3)存在三条导致非高突破性创新产生的组态路径,根据核心条件的分布特征,可归纳为能力制约型和资源缺失型;(4)技术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在导致企业高或非高突破性创新的多条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实现高突破性创新或规避非高突破性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企业突破性创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组态路径fsQCA

    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联动路径研究

    薛奕曦张佳陈张译于晓宇...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因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既是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有待探索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融合资源基础观与行业基础观,遵循TOE框架,以250家A股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必要条件分析(NC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探讨了技术水平、组织特质、行业特征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联动路径组合.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4条联动路径,其中组织与技术双元创新驱动型分布最普遍.同时,有2条路径会导致企业非高质量发展.第二,高管风险偏好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必要条件且最有影响力的条件,并与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构成核心条件.第三,外部产业结构因素与企业关键资源能力的多元逻辑互动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并进而在新时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且企业关键资源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复杂性机理的认知,并为政策制定带来有益启示.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必要条件分析人工神经网络

    数字创业生态影响产业数字化的组态效应研究

    林晨赵晨周锦来高中华...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数字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而数字创业生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对推动产业数字化意义重大.然而,数字创业生态的内部要素如何驱动产业数字化仍是学界尚未理清的问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以192个地级市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就数字创业生态多主体互动对各阶段城市产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数字创业生态的单一主体并未构成高产业数字化的必要条件;产生高产业数字化的数字创业生态组态存在政策推动型、建设带动型、全能均衡型三类,其中起步阶段城市以政策推动型和建设带动型为主,推进阶段城市以建设带动型为主,稳固阶段城市以全能均衡型为主;数字创业生态驱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组态在不同阶段下各有侧重,伴随城市发展呈现出从以"有形力量"被动推动转化为以"无形力量"主动驱动的演化趋势.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区域产业数字化的生态治理模式,为不同阶段城市的产业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产业数字化数字创业生态区域治理组态效应

    数字化转型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差距影响研究

    张矿伟俞立平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技术产业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差距的影响对于优化创新空间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创新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及BVAR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创新差距的影响规律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创新差距表现出显著的缩小作用;(2)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省份数字化转型拉大了创新差距,而中西部地区省份数字化转型则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3)随着创新差距的不断扩大数字化转型对其的缩小作用逐渐变小;(4)当数字化转型处于较低与较高水平时,其对创新差距呈现出显著的缩小作用,且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时这种缩小作用表现的更强;(5)创新差距的不断拉大抑制了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差距呈现出负向互动关系.因此,不同地区应立足自身发展的实际制定数字化发展策略,更好发挥数字化转型在缩小创新差距、实现创新收敛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创新差距的积极作用,既要防止没有创新差距更要防止过大的创新差距.

    数字化转型创新差距高技术产业影响机制面板数据

    数字经济赋能地区创新质量的路径与特征研究

    吴海珍韩兆安云乐鑫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快速融合,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的生产和运行方式,激发了创新活动新场景、新赛道,对提升地区创新质量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新动能.基于数字经济与创新质量的内涵,构建数字经济和创新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数字经济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及时空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地区创新质量,通过将创新质量分解为创新潜力质量、创新溢出质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发现数字经济对创新溢出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对创新潜力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小;(2)数字经济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边际递增效应,即数字经济水平越高,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强,数字经济对创新溢出质量的门槛值最低,对创新产出质量的门槛值最高;(3)数字经济促进地区创新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溢出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且最显著,对创新潜力质量和创新产出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数字经济对地区创新质量的深层作用过程,为地区高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创新质量提升提供客观证据和政策依据.

    数字经济创新质量时空特征

    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政策的分析

    王雅洁刘学谦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溢出是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擎之一,而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却具有正负两面性,创新政策则能有效解决知识溢出的负作用.本文基于岭回归模型探究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以及创新政策在二者间的调节效应,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创新政策支持下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创新政策均能对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且溢出方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更大,创新政策对接收方的知识溢出和区域创新的调节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知识溢出是知识溢出方和接收方双向互促的过程,创新政策的实施能提升溢出方和接收方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三类政策在其中的作用路径有所差异且政府采购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影响较大,金融支持政策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从知识溢出方和接受方两方考察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揭示了创新政策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将为提升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促进作用,以及创新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知识溢出区域创新创新政策

    战略投资者引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林雁李梦韩张泽南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公司治理层面探讨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识别样本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数据,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特别是促进了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增强研发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是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在国企及资本密集度高和处于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另外,环境补贴能显著增强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抑制了上述效应.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企业绿色创新和战略投资者两方面的研究,也为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企业和企业积极进行绿色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战略投资者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创新

    动态资源管理视角下科技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路径研究

    孙雨洁闫淑敏江蕙伶陈佳艺...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和内在要求,对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金域医学"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讨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先导是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进行内部响应的认知转化,表现为"技术对标—技术延伸—技术拓展"的动态演变;(2)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管理者认知响应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资源行动策略,体现为"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动态更迭;(3)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现经历了技术探索、技术拓展、技术升级的逐步推进,呈现为"技术标准化→技术规模化→技术迭代化"的递进演化.本研究构建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以期为科技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科技企业核心技术技术突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