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王志刚

月刊

1008-6978

lccscq@vip.163.com

023-63811304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我刊是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及基础于一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国内大、中、小型医院,医学院校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各科临床医生、超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是超声工作者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理想传媒,是广大临床超声医学及工程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定量评估兔急性冷暴露肾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的实验研究

    李玥曹军英刘晓哲冯千清...
    617-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兔急性冷暴露肾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分为4个时段进行处理:T1时段(室温)、T2时段(急性冷暴露)、T3时段(复温第1阶段)及T4时段(继续复温至基础体温),按照急性冷暴露后兔存活或死亡结局分为复温成功组和复温失败组,比较两组各时段兔体温、肾功两项[血清肌酐(CREA)及尿素氮(UREA)],以及右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肾段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肾动脉主干PSV、时间平均平均流速(TAMEAN)、管径(d)、血流量(VolFlow)]的差异.结果 本实验复温成功组13只;复温失败组5只,其中1只于T3时段失败,4只于T4时段失败.①两组体温比较:两组T2时段体温均较T1时段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段体温均较T2时段上升,但均未达到T1时段水平,与T1、T2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温成功组T4时段体温较T2、T3时段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达到T1时段水平,与T1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T3时段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肾功两项比较:两组T2时段CREA均较T1时段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段UR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右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复温成功组T2时段所有右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T1时段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T3时段肾段动脉PSV及肾动脉主干PSV、TAMEAN均较T2时段增加(均P<0.05),肾动脉主干d、VolFlow均较T2时段增加,但均未达到T1时段水平,与T1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4时段所有右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T2时段增加,且肾动脉主干VolFlow较T3时段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各时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温失败组T2时段肾段动脉PSV及肾动脉主干PSV、TAMEAN、VolFlow均较T1时段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段所有右肾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与T1、T2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温失败组T3时段肾动脉主干PSV、TAMEAN,以及T2时段和T3时段肾动脉主干d、VolFlow均较复温成功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1~T3时段肾段动脉PSV、T1时段和T2时段肾动脉主干PSV、TAMEAN,以及T1时段肾动脉主干d、VolFlo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在定量评估兔急性冷暴露肾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急性冷暴露失温

    基于肛提肌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初产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价值

    赵津艺张玉玲胥卉苹刘婷...
    623-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肛提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初产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后42d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7例,以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作为POP诊断依据,将其分为POP阳性组65例和POP阴性组42例,应用SWE测量两组静息状态下右侧和左侧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rE1和rE2)、右侧和左侧髂尾肌杨氏模量值(rE3和rE4),以及缩肛状态下右侧和左侧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cE1和cE2)、右侧和左侧髂尾肌杨氏模量值(cE3和cE4),并计算两种状态下右侧和左侧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差值(ΔE1和ΔE2)、右侧和左侧髂尾肌杨氏模量差值(ΔE3和ΔE4),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诊断效能,选取其中曲线下面积(AUC)>0.850的参数作为优选参数,并基于优选参数构建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诊断效能,并采用Bootstrap法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C-index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POP阳性组rE1、rE2、rE3、rE4、cE1、cE2、cE3、cE4、ΔE1、ΔE2、ΔE3、ΔE4均小于PO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3、cE1、cE4、ΔE1、ΔE2、ΔE4均为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55、0.796、0.797、0.845、0.682、0.66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rE3、cE1、cE4、ΔE1、ΔE2、ΔE4截断值分别为26.35 kPa、51.70 kPa、47.10 kPa、25.65 kPa、24.35 kPa、22.30 kPa时,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灵敏度分别为61.5%、89.2%、83.1%、83.1%、90.8%、72.3%,特异度分别为81.0%、73.8%、81.0%、61.9%、71.4%、92.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95%可信区间:0.671~0.857)、0.864(95%可信区间:0.794~0.935)、0.866(95%可信区间:0.797~0.936)、0.767(95%可信区间:0.675~0.859)、0.860(95%可信区间:0.786~0.934)、0.849(95%可信区间:0.781~0.930);其中cE1、cE4、ΔE2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AUC均>0.850,基于此3个参数建立初产妇发生POP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列线图模型截断值为0.48时,预测初产妇发生PO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90.5%,AUC为0.952(95%可信区间:0.910~0.993);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显示,C-index为0.952,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符合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4,提示该模型校准度较好.结论 基于肛提肌SWE参数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初产妇发生POP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盆腔脏器脱垂肛提肌经阴道分娩初产妇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实质穿刺活检后脓毒血症1例

    杨悦曾柯宇卢强
    629,635页

    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诊断肝细胞肝癌的对比研究

    张雨汤群锋吴鸣宇杨树东...
    630-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共计55个病灶,其中HCC 41个,良性病灶14个.观察HCC与良性病灶的Sonazoid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增强MRI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对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采用Kappa检验分析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HCC与良性病灶在动脉期、延迟期及血管后期(Kupffer期)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HCC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75.61%),延迟期均呈等或低增强,Kupffer期以低增强为主(85.37%).HCC与良性病灶在动脉期和肝胆期的增强MRI增强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HCC动脉期以高信号为主(65.85%),肝胆期以低信号为主(73.17%).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MRI对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27%、90.24%、78.57%和90.91%、92.68%、85.71%,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诊断HCC的一致性好(Kappa=0.908).结论 Sonazoid超声造影对HCC的诊断效能与普美显增强MRI相当.

    超声检查造影剂Sonazoid普美显增强MRI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细胞肝癌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达文会丁云川王庆慧赵丽...
    636-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ASE)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心肌节段做功参数,探讨其在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41例,排除腺苷负荷前后图像不满意的12个节段,共获得726个心肌节段,其中狭窄程度<50%的节段300个(无明显狭窄组)、狭窄程度50%~75%的节段175个(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5%的节段251个(重度狭窄组),比较各组基础及负荷状态下心肌节段纵向应变(LS)、心肌有用功(CMW)、心肌无用功(WW)、心肌做功指数(MWI)及心肌做功效率(MWE)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础及负荷状态下各心肌做功参数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无明显狭窄组比较,中度狭窄组基础及负荷状态下LS、MWI、MWE、CMW均减低,WW增加,重度狭窄组基础及负荷状态下LS、MWI、MWE、CMW均减低,负荷状态下WW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中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负荷状态下LS、MWI、MWE、CMW均减低,WW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基础状态下比较,无明显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负荷状态下LS、MWI、MWE、CMW均增加,WW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狭窄组负荷状态下LS、MWI、MWE、CMW均减低,WW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负荷状态下MWI、MWE、CMW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0.766、0.841,均高于基础状态下各参数的AUC高,且负荷状态下CMW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AUC高于负荷状态下MWE、WW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负荷状态下CMW与MWI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E联合LVPSL可有效评估PCI术后再狭窄心肌节段的做功情况,在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程度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腺苷负荷心肌做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构型的临床价值

    胡文姝聂淑婷邵袁缘李心怡...
    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房性及室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构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房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53例(AFMR组)和室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68例(VFMR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二尖瓣相关参数,包括瓣环前后径(AP)、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ALPM)、AP与ALPM比值(AP/ALPM)、瓣环高度(AH)、瓣环周长(CD)、瓣环面积(AA)、瓣环非平面角度(NPA)、前小叶面积(ALA)、后小叶面积(PLA)、小叶总面积(TLA)、帐篷容积(VTent)、帐篷高度(HTent)、后小叶角度(PLθ)及TLA与AA比值(TLA/AA),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FMR组和VFMR组AP、ALPM、AH、CD、AA、NPA、ALA、PLA、TLA、PLθ均增大,TLA/AA减小,AFMR组VTent、HTent均减小,VFMR组VTent、HTent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FMR组比较,VFMR组AP、ALA、PLA、TLA、TLA/AA、VTent、HTent、AP/ALPM均增大,ALPM、PLθ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定量评价房性及室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构型,为临床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经胸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二尖瓣构型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再发性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许莉莉黄静黄凤叶张静...
    647-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再发性子宫腺肌病(AM),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于我院行HIFU消融治疗的再发性AM患者92例,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病灶消融情况,计算即刻平均消融率.于消融治疗后3、6、12、18、24个月随访有无再发、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及是否妊娠.结果 92例再发性AM患者HIFU消融治疗后即刻平均消融率为(76.67±6.22)%,且治疗期间均未见消融相关并发症.消融治疗后3、6、12、18、24个月痛经缓解率分别为88.04%、75.00%、55.43%、42.86%、32.97%;消融治疗后3、6、12、18、24个月痛经治疗有效的患者分别为81、69、51、40、31例,对应的子宫体积分别为(161.78±75.03)cm3、(168.50±84.77)cm3、(177.44±94.89)cm3、(177.73±84.02)cm3、(188.89±90.47)cm3.随访期间发现有6例患者妊娠.消融治疗后6、12、18、24个月痛经再发率分别为13.18%、32.61%、45.05%、54.35%.结论 HIFU治疗再发性AM安全、有效,尽管其长期复发率较高,但仍可作为年轻且希望保留子宫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腺肌病痛经再发

    基于二维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双模态影像组学诊断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练为芳叶晶晶吕群星
    651-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二维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的双模态影像组学在诊断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并发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HUA患者59例,其中并发GA患者41例,未并发GA患者18例,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5折交叉验证法分别对二维超声、RTE的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筛选,获取影像组学最优特征子集;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GA与非GA二分类诊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aboost融合SVM分类器对HUA并发GA的诊断效能.结果 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筛选出14个非零系数特征,基于RTE图像筛选出18个非零系数特征,将2种类型特征串联融合筛选出16个非零系数特征.双模态分类效果的最佳精确度(ACC)、全组F1值分别为74.17%±3.72%、74.56%±5.22%,较二维超声模态的最佳ACC、全组F1值分别提高了3.88%、3.26%,较RTE模态的最佳ACC、全组F1值分别提高了6.61%、8.08%.Adaboost融合SVM分类器后模型的最佳ACC、全组F1值分别为76.24%±2.50%、75.73%±3.22%,较SVM模型分别提高了2.07%、1.17%.ROC曲线分析显示,0、1类作为正样本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910.结论 基于二维超声和RTE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可对HUA患者并发GA进行定量表征和有效预测,在GA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二维超声的分类效果优于RTE,双模态分类效果优于单模态.

    超声检查,二维实时组织弹性成像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

    三维超微血管成像测量的血管指数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价值探讨

    陈明明江姝张剑卢叶君...
    656-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Warthin瘤的血管指数(VI),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8例,其中PA 51例,Warthin瘤37例,均行CDFI、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3D-SMI、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PA与Warthin瘤上述超声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分别建立基于CDFI参数、2D-SMI参数、CEUS参数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PA与Warthin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PA与Warthin瘤CDFI和2D-SMI血流方式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A与Warthin瘤CEUS增强程度、是否均匀增强、峰值强度、峰值减半时间、120 s强度、曲线下面积、半下降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24、0.750、0.806及0.883,其中VI与CDFI模型、2D-SMI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与CEUS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SMI测量的VI在鉴别诊断腮腺PA与Warthin瘤中有一定价值,其诊断效能与CEUS相当,且显著优于2D-SMI和CDFI.

    超声检查造影剂超微血管成像,三维,二维血管指数腮腺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

    基于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病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的临床价值

    孙娜李明昝星有周锋盛...
    662-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超声(包括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图像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术前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TNBC女性患者99例,根据TILs表达水平将其分为TILs低表达组41例(TILs表达水平<20%)和TILs高表达组58例(TILs表达水平≥20%),应用二维超声获取病灶形态、方位、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等特征,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病灶剪切波速度(SWV),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获取病灶有无汇聚征、晕环征、导管改变等特征,超声造影获取起始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增强方向、增强模式、局灶性充盈缺损、周围血管征、增强后病变范围等特征.比较两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TNBC病灶TILs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回归模型预测TNBC病灶TILs高表达的诊断效能.结果 TIls高表达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及超声造影图像特征高增强、局灶性充盈缺损占比均高于TIls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特征及S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后方回声增强、高增强及局灶性充盈缺损均为预测TNBC病灶TILs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OR=6.858、3.824、5.909、1.945、6.522,均P<0.05);建立的回归模型为:Logit(P)=-2.989+1.925×形态规则+1.341×边缘光整+1.776×后方回声增强+0.665×高增强+1.875×局灶性充盈缺损;其预测TNBC病灶TILs高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结论 基于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前预测TNBC病灶TILs表达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多模态乳腺癌,三阴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Logistic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