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礼恒

双月刊

1672-1217

ldxbs@163.com

0635-8238158

252059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聊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主要刊登政治、哲学、法律、经济、中文、历史等学科的类别的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大作,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前沿性高品位文稿优秀录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审视、逻辑透析与实践路径

    朱前星卢虹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和新动能,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新质生产力理论立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特征,其自身的发展要求彰显了对新时代的呼应.因之,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蕴含了多重逻辑,即理论逻辑与实践发展相统一、历史逻辑与时代要求相契合、内在逻辑与外在动力相互促进的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在于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践行绿色发展道路.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制度优势、方法原则及改革要求

    张宪昌刘兆赢于东阳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在新质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新型生产关系高度适配中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勇于改革创新的能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坚持统一而存差异的辩证性原则,通过辩证否定实现共同富裕层次的不断提升.坚持效率公平并重的一致性原则,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坚持增强共富能力的有机性原则,发挥共富共同体的共济性、有机性.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共富制度框架,创新共富带动机制,化解就业突出难题.

    共同富裕制度优势方法原则全面深化改革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述评

    赵常伟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饱含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国内学界关于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在基础概念、历史背景、基本内容、重大意义等方面取得良好研究成效,但在理论渊源、发展路径、主要特点、理论新知等方面尚存些许研究不足.今后,学界须在内容扩展、方法创新、学科交叉、立项加持等方面再下功夫,不断推进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的创新发展.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述评

    意识形态话语权视域下苏联解体的动因及启示

    张传泉唐靖文邓伊婕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联解体是历史合力的必然结果,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主动放弃意识形态话语权,影响尤为直接.脱离实际的民主化、毫无原则的公开性、放任自流的多元化、拥抱西方的国际化,成为苏联意识形态变异的温床.背离马克思主义,话语内核失重;苏共执政地位边缘化,话语主体失位;新闻舆论自由化,话语内容失控;西方"和平演变"大行其道,国际话语失衡.苏联解体是前车之鉴,倘若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松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放任新闻舆论,放纵西方"和平演变",就会亡党亡国.中国要吸取苏联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并重,坚持扩大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

    意识形态话语权苏联共产党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

    尼泊尔共产党合并后的宗派主义斗争及其启示

    唐鑫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宗派主义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大特点,对尼泊尔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长期缺失统一的领导核心、破坏革命力量的团结、丢失革命成果、脱离人民群众等不良影响.2018年合并成立、2021年初再度正式分裂瓦解的尼泊尔共产党,发生过至少两次较大的宗派斗争,一次是发生于尼共联合主席奥利和尼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尼帕尔之间的斗争,一次是发生于奥利和达哈尔两位联合党主席之间的斗争,并最终导致尼共实际上的再度分裂.从尼泊尔共产党对处理宗派斗争的探索中可以总结出,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借鉴国际共运的成功经验,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宗派主义问题.

    尼泊尔共产党宗派主义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普拉昌达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

    肯尼亚共产党社会主义观评析

    王喜满刘浩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兴力量,肯尼亚共产党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历史成就,充分肯定十月革命在深刻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作用,深入分析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相偏离而导致的苏东剧变后果,高度赞扬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反帝、反战、争取和平、正义和社会主义未来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并注意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现实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不断深化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明确提出泛非社会主义的联合主张,强调通过加强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联合,寻求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以探索实现社会主义之路.

    肯尼亚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

    数字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路——以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为视角

    徐晓斌张金荣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是重点内容,当前数字文化的不断深入普及,具有了明显的大众性,反过来对乡村振兴又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从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文化的发展会受到周边因素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发现,由于数字文化自身的优越性,在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路上,表现为四个方面:社会发展跟随的便捷性、数字文化发展在乡村振兴上的合理性、促进乡村建设的有序性、数字化对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推力延伸性.在网络化、数据化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利用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作用,发挥数字文化驱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文化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等一系列的发展.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相统一.最终达到文化提升、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秩序改进、治理到位的目标.

    数字文化驱动乡村振兴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

    山东省黄河流域红色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赵美鲁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发展红色体育文化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红色体育文化产业,是中国红色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课题.山东省黄河流域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山东省推出红色文化旅游、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红色体育场馆建设等举措,有效激活了红色体育文化的生命力;然而,在保护与传承、开发、运营、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可以考虑从加强保护、创造性开发、提高运营战略、拓展宣传渠道等多个层面积极推进其在当下的价值实现.

    红色体育文化山东省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数字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共同富裕——基于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颜廷峰陈姗姗颜琦
    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数字金融以数字化技术与创新的金融服务,逐步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目标达成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以我国地级市2011-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且要素配置效率在该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具体表现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途径来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同时,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这一门槛变量的作用下,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辐射效应和学习效应促进邻近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金融共同富裕中介效应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现进路

    徐鹏杰吴轲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创新动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意义.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增强共同富裕的发展动力、主体力量、发展基础,创新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和探索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共同富裕内涵认识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现实问题,亟待攻坚破局.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型"生产力,推动培育新动能、催生新产业、打造新模式,真正地做大做优、切好分好共同富裕"蛋糕".具体来看,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根本保障;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牢全民共富基础;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营造协同共建氛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共治格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成果共享机制.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实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