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中纵隔肿物——请分析诊断

    陈楠刘玉林
    161,317-318页

    肝细胞癌合并糖尿病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肖书萍万青...
    162-169页

    腰骶丛MRN在腓骨肌萎缩症1A评估中的作用及表现分析

    孙兴文周广金刘小璇朱雨辰...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1A的腰骶丛神经影像的表现并分析神经成像在该病评估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临床确诊的CMT1A患者的腰骶丛神经成像进行分析,分析神经形态、信号特点并测定脊神经L4、5,股神经及坐骨神经的直径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并与电生理、临床特征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受累神经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增粗(93.5%),高达65.2%的表现为中等程度以上的增粗;67.4%增粗的神经在T2WI脂肪抑制序列伴信号增高;增粗神经周围26.1%可伴囊肿形成;23.9%伴马尾神经增粗;神经直径与电生理、临床评分以及肌力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腰骶丛神经成像可准确评估CMT1A的周围神经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可用于临床诊断及评估.

    周围神经成像腓骨肌萎缩症磁共振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内铁沉积的QSM量化研究

    周丽格刘学焕包翠萍杨筠...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定量磁敏感成像(QSM)技术测量单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灰质核团脑铁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搜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首次发病的单侧AIS患者49例,均于症状发作7天内进行常规头颅MRI及QSM检查,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得磁敏感图像,在磁敏感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包括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测量双侧磁化率值;再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WI)上显示的病灶大小,将患者分为腔隙性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卒中侧与健侧磁化率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ROI双侧磁化率差值的差异.结果 在49例AIS患者中,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卒中侧与健侧磁化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试者丘脑的双侧磁化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组不同梗死灶大小比较中,苍白球区域卒中侧与健侧磁化率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71,P=0.007),且小梗死组、大梗死组双侧磁化率差值的差异较腔隙性梗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IS患者发病早期卒中侧灰质核团脑铁含量较健侧有升高表现,且在苍白球区域发现,当梗死灶最大径线>1.5 cm后,卒中侧铁沉积量较健侧显著增加.因此脑铁沉积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铁水平的调节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并为预后提供指导性意见.

    定量磁敏感成像磁共振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铁沉积梗死大小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脑功能网络研究

    周文苏夏建国田为中李瑗...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观察乳腺癌化疗患者大尺度静息态网络间功能连接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评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0例术后化疗前的乳腺癌患者(C-组)和44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C+组),两组分别进行了认知评估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检查.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来评估脑功能网络成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功能网络连接性(FNC),并与认知测试结果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C-组相比,C+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感知认知能力得分降低(P<0.05),数字连接实验A、认知疲劳、运动疲劳、感知认知障碍得分增高(P<0.05),同时C+组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较C-组高(P<0.05),两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脑网络水平,C+组听觉网络(AN)与背侧注意网络(DAN)、AN与感觉运动网络(SMN)、默认模式网络(DMN)内、DAN与腹侧注意网络(VAN)、左侧额顶网络(LFPN)与VAN间功能连接降低(Bonferroni校正,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与SMN功能连接强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r=0.379,P=0.026,FDR 校正)、简易精神量表(r=0.492,P=0.003,FDR 校正)、感知认知能力(r=0.330,P=0.040,FDR校正)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认知能力损伤、大尺度脑网络间功能连接性改变,且与认知测试相关,这提示静息态网络功能连接性可为诊断化疗相关认知功能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

    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功能损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独立成分分析功能网络连接性

    欢迎订阅《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社发行部
    186页

    星形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分析

    陈安琪常英娟吕秀花唐兴...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星形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星形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总结其特征.结果 12例星形母细胞瘤均原发于幕上、脑表浅部位,边界较清楚,肿瘤最大直径范围2.0~8.2 cm,中位数5.45 cm.肿瘤呈囊性伴结节2例(1例结节位于肿瘤中央区,1例结节位于肿瘤边缘区);囊实性10例,其中实性部分多发微小囊性灶,边缘多发较大囊性灶,呈"发泡状";5例实性部分伴斑点状钙化.CT平扫实性部分密度较正常脑实质高,囊性部分呈低密度.MR平扫实性部分呈T1WI等/稍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部分囊性灶可见囊壁强化.光镜检查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分布形成假菊形团或乳头状结构,细胞突起粗短,细胞核远离小血管侧分布,可见血管壁透明变性.免疫组织化学示:阳性反应 GFAP(11/12)、Vimentin(9/12)、Syn(2/12)、S-100(9/11)、Olig-2(6/10)、EMA(5/7)、CD34(1/6)、ATRX(2/5);7例低级别星形母细胞瘤Ki-67阳性指数为1%~21%,平均7.7%,5例高级别星形母细胞瘤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15%~28%,平均27.8%;其中5例行分子病理学检查示IDH1/2基因(-).结论 星形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不明、罕见的神经上皮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多位于幕上、脑表浅部位、体积较大、边界较清楚,囊实性多见,"发泡状"具有一定特征性,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周水肿较轻,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星形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

    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蹼的CTA影像与临床特征分析

    凡娜陈鹏飞范文辉杨威威...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症状、短暂性脑缺血(TIA)及同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颈动脉蹼(CaW)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择经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为CaW的患者,按照CaW与TIA、AIS发生与否,分为无症状性CaW组、TIA CaW组、AIS CaW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及CTA CaW影像学特征.结果 76例CaW患者,共发现CaW 85个,其中无症状性CaW组26例、TIA CaW组22例、AIS CaW组19例、合并其他脑血管病9例.男59例,女17例.在临床特征卡方及方差分析比较,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变,三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吸烟组间分析中,无症状与TIA CaW组、AIS CaW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间分析中,TIA CaW组与无症状、AIS CaW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组间方差分析中,无症状组与TIA CaW组、AIS CaW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W影像特征包括轴位长度、斜矢状位长度、角度、狭窄程度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比较,仅狭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F=3.43,P<0.05),其中无症状组与AIS CaW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CaW(轴位长度、斜矢状位长度、角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W以男性多见,在存在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变的CaW患者,其更易于发生TIA或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aW形态结构所致的管腔狭窄亦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关系.

    颈动脉蹼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中的价值

    韩珺琪华辉王晓琳田雅琪...
    19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乳腺MRI区分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DCISM 32例,DCIS 55例)女性,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搜集MRI图像及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乳腺癌灶的3D感兴趣区(ROI)并提取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性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选择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临床模型建立联合模型.结果 区分DCIS是否伴微浸润的独立影响因子包含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尽管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760和0.830),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表现了鉴别DCIS与DCISM的良好效能(AUC为0.840).结论 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可为鉴别DCIS与DCISM提供新的手段.

    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导管原位癌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诺莫图

    基于T2WI抑脂瘤内及瘤周水肿影像组学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

    孙瑞红胡芸黄增发张树桐...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T2WI抑脂(FS)瘤内及瘤周水肿的影像组学鉴别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TNBC患者37例,NTNBC患者52例.选取T2WI FS序列逐层手工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通过联影"uAI Research Portal"平台提取瘤内及瘤周水肿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出相关特征,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纳入随机森林分类器,建立基于瘤内、瘤周水肿及瘤内联合瘤周水肿的三个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三个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TNBC与NTNBC两组患者之间组织学分级及瘤周水肿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绝经状态、肿块最大径、Ki-67表达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内联合瘤周水肿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训练集与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0.974和0.929、96.7%和85.7%、76.2%和90.0%、84.7%和88.2%.结论 基于T2WI FS瘤内联合瘤周水肿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鉴别TNBC与NTNBC有较好的价值.

    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瘤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