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合理用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马智

旬刊

1374-3296

lchlyy08@163.com;lchlyy09@126.com

0311-85119009,85520899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20号自由港月座26层B-03室

临床合理用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

    杨胜男陈忠光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昂丹司琼片止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阿瑞匹坦胶囊止吐。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急性呕吐与延迟性呕吐的止吐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性呕吐与延迟性呕吐止吐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2组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厌食、便秘、疲倦、呃逆、头晕、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肺癌阿瑞匹坦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止吐效果生活质量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王永斌唐林波黄丽华
    76-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放化疗组各40例。常规放化疗组予常规放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常规放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配体PD-L1、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结果 2组客观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5。00%)高于常规放化疗组(62。50%)(x2=5。230,P=0。022)。治疗3个周期后,2组CEA、SCC-Ag、VEGF、CA125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放化疗组(P<0。01);2组CD3+、CD8+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放化疗组,联合治疗组CD4+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放化疗组(P<0。01),常规放化疗组CD4+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PD-1、PD-L1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放化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WHOQOL评分升高,且高于同期常规放化疗组(P<0。01),常规放化疗组WHOQO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期NSCLC较常规放化疗取得更理想的抗肿瘤效果,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PD-1表达,发挥免疫调节等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非小细胞肺癌,Ⅲ期特瑞普利单抗放化疗抗肿瘤

    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苏宗毅陈小媚吕丽萍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UGIB患者9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试验原则分为SST+OCT组和OCT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OCT组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SST+OCT组在OCT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5 d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变化、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SST+OCT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OCT组的83。33%(x2=8。727,P=0。003);治疗5 d后,2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SST+OCT组低于OCT组(P<0。01);2组TT与PT均增加,APTT减少,但SST+OCT组波动较OCT组小(P<0。01);OCT组治疗后Fib上升,SST+OCT组下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D-D均下降,且SST+OCT组低于OCT组(P<0。01)。SST+OCT组与OC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6。25%,x2=0。211,P=0。656)。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UGIB的临床疗效理想,可缓解患者门脉高压表现,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生长抑素奥曲肽凝血功能肝功能

    膈下逐瘀合四君子汤加减方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

    吕雪梅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合四君子汤加减方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合四君子汤加减方治疗,14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甲胎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5%,高于对照组的54。84%(x2=4。723,P=0。029)。治疗2个疗程后,2组GGT、AL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4+、NK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甲胎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出血、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减少、便秘、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合四君子汤加减方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应用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抑制肿瘤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膈下逐瘀合四君子汤,加减临床疗效

    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刘汉超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收治的CRF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碳酸镧咀嚼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骨代谢指标[血磷(P)、血钙(C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细胞因子[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CRF 2。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x2=6。275,P=0。012)。治疗 3 个月后,2 组 BUN、SCr、P、Ca、iPTH、CysC、β2-MG、MMP-9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GQOLI-74、QLICD-CRF 2。0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vs。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CR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在改善代谢的同时促进肾功能好转,且有调节细胞因子的作用,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血液透析碳酸镧左卡尼汀肾功能

    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舒丹
    89-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贵溪市中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双肓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取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微小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表达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x2=6。275,P=0。012)。治疗3个月后,2组FPG、2 hPG、HbA1c、CysC、SCr、BUN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miR-126、miR-146a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IgG、IgA及观察组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提高肾功能,同时调节微小核糖核酸表达,进一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参芪麦味地黄汤二甲双胍血糖微小核糖核酸免疫球蛋白

    通痹祛瘀散外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马晓佳李慧敏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通痹祛瘀散外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5月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收治的RA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通痹祛瘀外敷组和传统MTX方案组,各30例。传统MTX方案组予甲氨蝶呤片治疗,通痹祛瘀外敷组在传统MTX方案组基础上予通痹祛瘀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关节压痛部位、晨僵时间变化、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畏寒怕冷)积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通痹祛瘀外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传统MTX方案组的73。33%(x2=6。405,P=0。011);治疗4周后,2组关节压痛部位、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或缩短,2组VAS评分,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畏寒怕冷积分,以及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通痹祛瘀外敷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传统MTX方案组(P<0。01);通痹祛瘀外敷组与传统MTX方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vs。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8,P=0。640)。结论 通痹祛瘀散外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更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类风湿关节炎通痹祛瘀散甲氨蝶呤炎性因子安全性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魏宗辉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与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40例)和生长激素组(4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生长速度(GV)、预测成年身高(PAH)、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血清学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25羟维生素D、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 CT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 Ⅰ NP)、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生长激素组(95。00%vs。80。00%,x2=4。114,P=0。043)。治疗12个月后,2组GV、Ht-SDS、Nesfatin-1、25羟维生素D及Ghrelin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生长激素组(P<0。01),联合治疗组PAH及IGF-1及IGFBP-3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同期生长激素组(P<0。05或P<0。01),生长激素组PAH及IGF-1及IGFBP-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在统计学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2组Ⅰ CTP、P Ⅰ NP、OC、BA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生长激素组(P<0。01)。结论 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与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骨代谢指标,并且可加快患儿病情康复。

    特发性矮小症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重组人生长激素血清学指标

    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

    刘玉香宗晓燚于冠华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EN+BTZ+DEX组和BTZ+DEX组,各25例。BTZ+DEX组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常规治疗,LEN+BTZ+DEX组在BTZ+DEX组基础上加用来那度胺胶囊治疗,1个疗程均为28 d,共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因子(CD4+、CD8+、CD4+/CD8+)、相关实验室指标(M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骨髓瘤细胞比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LEN+BTZ+DEX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BTZ+DEX组的76。00%(x2=4。153,P=0。042);治疗后,2组CD4+、CD4+/CD8+、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骨髓瘤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且 LEN+BTZ+DEX 组变化程度大于 BTZ+DEX 组(P<0。05 或 P<0。01);LEN+BTZ+DEX 组与 BTZ+DEX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4,P=0。843)。结论 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降低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且药物联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免疫功能

    塞来昔布用于微创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谭伟张叶松刘进炼凡桂勇...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用于微创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依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微创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微创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持续用药至围手术期结束。比较2组治疗效果,手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疼痛递质与炎性因子[5-羟色胺(5-HT)、多巴胺(DA)、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 82。22%(x2=4。050,P=0。044)。手术后 1 个月,2 组 5-HT、DA、SP、TNF-α、IL-6、hs-CRP、D-D、Fib、PLT、MPV、PCT水平与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上升,PT延长,观察组各项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vs。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1,P=0。292)。结论 塞来昔布用于微创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风险较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塞来昔布微创孔镜手术疼痛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