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合理用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马智

旬刊

1374-3296

lchlyy08@163.com;lchlyy09@126.com

0311-85119009,85520899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20号自由港月座26层B-03室

临床合理用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强化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后苏醒及疼痛的效果

    林镇祥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强化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后苏醒及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A+DEX组和常规麻醉组,每组35例。常规麻醉组术前接受常规麻醉,FA+DEX组术前接受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强化麻醉。比较2组各时点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手术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注入时、手术15 min、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FA+DEX组MAP及HR低于常规麻醉组(P<0。01),2组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8、12、24 h,FA+DEX组VAS评分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或P<0。01)。术后1、4、8 h,FA+DEX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常规麻醉组(P<0。01);术后12、24 h,2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DEX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麻醉组(P<0。01)。手术后,2组TNF-α及IL-6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FA+DEX组低于常规麻醉组(P<0。01)。FA+DEX组与常规麻醉组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11。43%,P=1。000)。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接受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强化麻醉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可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甲状腺切除术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强化麻醉术后苏醒疼痛

    爱普列特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资丽芬王红丹杨燕杨莉...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爱普列特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BPH合并尿潴留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爱普列特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PV)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73。13%(x2=7。309,P=0。007)。治疗4周后,2组IPSS评分降低,Q-max升高,RUV减少,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PV小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P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A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T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PSA、T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爱普列特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BPH合并尿潴留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二药联用能发挥标本兼治的协同作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爱普列特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残余尿量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对VA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林官鸿王晓灵
    113-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对VA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福安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2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西药组各46例。常规西药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痛经症状积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结果 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常规西药组(82。61%)(x2=4。039,P=0。044)。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CMSS评分降低,且中药治疗组低于常规西药组(P<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相关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加减疼痛评分睡眠质量

    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Meta分析

    丁婷蒋旭莹丁星予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穴2013年2月17日-2023年2月17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VIP)中位贴敷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 共纳入25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且能增加孕酮和雌激素的水平,降低脾肾两虚型、肾虚型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出血停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腰酸缓解时间,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但低质量文献的纳入影响了结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未来还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以进一步增加证据强度。

    穴位贴敷先兆流产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

    全周期中药补肾调周联合宫腔灌药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吴聚文王慧刘振武潘丽贞...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全周期中药补肾调周联合宫腔灌药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肾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2023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TCRA术后肾虚血瘀证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调周组和常规治疗组各80例。常规治疗组术后给予欣可聆宫腔灌注+雌孕激素治疗,补肾调周组术后给予注射用丹参宫腔灌注+全周期中药补肾调周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随访治疗后6个月月经恢复效果及妊娠率。结果 补肾调周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5。00%vs。81。25%,x2=7。227,P=0。007)。治疗3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评分均降低,且补肾调周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期间,补肾调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5。00%vs。30。00%,x2=17。316,P<0。001)。治疗后6个月随访,补肾调周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88。75%vs。68。75%,x2=9。561,P=0。002);补肾调周组妊娠率为45。00%,常规治疗组为3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0,P=0。260)。结论 全周期补肾调周治疗联合宫腔灌药应用于TCRA术后肾虚血瘀证效果较好,可改善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恢复情况,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肾虚血瘀证全周期补肾调周治疗宫腔灌注宫腔粘连评分妊娠率

    芬吗通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郭淑蓉吴双
    126-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芬吗通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漳州第三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0例。单药组接受益母草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接受芬吗通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阴道持续出血时间、7 d内平均出血量、月经首次复潮时间、首次来潮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及并发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单药组的77。50%(x2=5。600,P=0。018);联合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首次复潮时间短于单药组,7 d内平均出血量少于单药组,首次来潮量多于单药组(P<0。01)。治疗4周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且联合组增厚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2组FSH、E2、VEGF、bFGF水平及MVD较治疗前升高,LH、HIF-1α、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与单药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人工流产不全患者接受芬吗通治疗的效果好,能调控机体HIF-1α、PAPP-A,改善月经状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且安全性高。

    人工流产不全芬吗通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并发症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孔志敏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溶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溴特罗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方案治疗,氨溴特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不良反应。结果 氨溴特罗组总有效率(97。50%)较常规组(82。50%)高(x2=5。000,P=0。025);氨溴特罗组肺部啰音、咳嗽、喘息、发热消失时间均较常规组短(P<0。01)。治疗7 d后,2组IL-4、IL-6、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氨溴特罗组相较于常规组更低(P<0。01);2组IgG、IgA、IgM与FEV1、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氨溴特罗组相较于常规组更高(P<0。05或P<0。01);2组SpO2、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降低,且氨溴特罗组相较于常规组变化幅度更大(P<0。01)。氨溴特罗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00%vs。17。50%,x2=0。082,P=0。774)。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良好,可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炎性反应、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氨溴特罗口服液肺功能安全性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清俊陈江滨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入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0例。单药组予以头孢噻肟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单药组的80。00%(x2=4。114,P=0。043);联合组体温、拒奶、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1);治疗5 d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结论 丙种球蛋白用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治疗的效果好,能促进患儿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抑制炎性反应,提高IgG水平。

    新生儿败血症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血清炎性因子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分别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吴国开李雁刘楚玲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分别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 2024年6月于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完成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30眼)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30例(30眼)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同时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并发症及玻璃体腔注射次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90。00%,x2=1。071,P=0。301)。治疗1、3、6个月后,2组BCVA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CMT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生理、情感、社会及精神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6。67%,P=1。000);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次数为(3。15±0。56)次,少于对照组的(4。61±0。93)次(t=7。366,P<0。001)。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在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优,且玻璃体腔注射次数较少。

    黄斑水肿糖尿病康柏西普雷珠单抗577nm微脉冲激光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

    过申云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95例分为消旋卡多曲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7例予常规治疗,消旋卡多曲组48例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IL-6、IL-10]水平。结果 消旋卡多曲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常规组(82。98%)(x2=4。166,P=0。041);消旋卡多曲组退热、止泻、脱水纠正、止吐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且消旋卡多曲组高/低于常规组(P<0。01);2组TNF-α、IL-6、IL-10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且消旋卡多曲组低/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良好,能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消旋卡多曲颗粒肠道菌群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