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合理用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马智

旬刊

1374-3296

lchlyy08@163.com;lchlyy09@126.com

0311-85119009,85520899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20号自由港月座26层B-03室

临床合理用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曾艳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2023 年6 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患者 6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n=34)和常规抗炎组(n=34).常规抗炎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中药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 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7.05%,高于常规抗炎组的82.35%(χ2=3.981,P=0.046).治疗14d后,2 组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积分、ESR、CRP水平及SAS、SDS评分均降低,且中药联合组低于常规抗炎组(P<0.01).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炎性反应及调节心理状态.

    盆腔炎,寒湿瘀滞型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

    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银玲宋维维赵群朱丹丹...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2 年8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50 例为本次调查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观察组给予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 2 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3 个疗程后,2 组CA125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 组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 级以上)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2 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2 年复发率(12.00%)低于对照组(36.00%)(χ2=3.947,P=0.046).结论 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CA125 水平及肿瘤复发率.

    高危子宫内膜癌卡铂紫杉醇化疗放疗

    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对Cor与ACTH水平的影响

    曾美锋蔡丽萍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D)的效果及对皮质醇(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2024 年 4 月漳州正兴医院收治的儿童GD患者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甲巯咪唑组各 40 例,甲巯咪唑组单用甲巯咪唑治疗,联合用药组应用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2 组均连续用药3 个月.比较2 组疗效,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Cor、ACTH 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甲巯咪唑组(97.50%vs.80.00%,χ2=4.507,P=0.034).治疗3 个月后,2 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TPOAb、TRAb、ACTH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Cor水平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低/高于甲巯咪唑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甲巯咪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00%vs.2.50%,P=1.000).结论 儿童GD应用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方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积极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抗体水平,且对Cor及ACTH水平有积极影响,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儿童左甲状腺素甲巯咪唑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影响

    孙娜苍雪静刘萍王静...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诊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 例,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A、MP-IgG、MP-IgM)水平.结果 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高于常规组的 84.00%(χ2=5.983,P=0.014).治疗 2 周后,2 组TNF-α、IL-6、IL-8、CD8+及MP-IgA、MP-IgG、MP-IgM水平低于治疗前,CD3+、CD4+及CD4+/CD8+高于治疗前,且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变化幅度更大(P<0.01).结论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患儿炎性因子、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力咳合剂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肺炎支原体抗体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钢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5 月抚州第八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 5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2 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时点应激反应指标,Ramsay镇静评分及医院低龄儿童疼痛评分量表(CHEOPS)评分.结果 麻醉后,2 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 组面罩吸氧时、手术开始时、建立气腹后5 min及手术后血清皮质醇激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CHEO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麻醉后应激反应,改善镇静效果,缓解疼痛.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应激反应

    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

    张景思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5 月—2023 年5 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治疗的 ISS患儿 6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剂量rhGH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组,每组33 例.非药物治疗组使用非药物治疗,中剂量rhGH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剂量rhGH治疗,2 组均治疗6 个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GV)、预测成年身高(PAH)、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骨龄(BA)]、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甲状腺及糖代谢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 个月后,非药物治疗组GV、Ht-SDS及中剂量rhGH治疗组身高、体质量、GV、PAH、Ht-SDS均优于治疗前,且中剂量rhGH治疗组身高、体质量、GV、PAH及Ht-SDS高于非药物治疗组(P<0.05 或P<0.01),2 组BA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6 个月后,2 组BAP、PⅠNP、β-CTX、IGF-1及Ghrelin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中剂量rhGH治疗组BAP、PⅠNP及IGF-1 水平高于非药物治疗组,β-CTX及Ghrelin水平低于非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 6 个月后,2 组TSH、FT3、FT4、FP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FINS及ISI均低于治疗前(P<0.01),中剂量rhGH治疗组TSH、FT3、FT4、FPG、FINS及ISI与非药物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中剂量rhGH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非药物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9.09%vs.0,χ2=1.397,P=0.237).结论 中剂量rhGH治疗ISS的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加骨代谢,且对甲状腺及糖代谢影响小,安全性较高.

    特发性矮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中剂量骨代谢安全性

    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视网膜厚度的改善效果

    郑胜黄汉林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视网膜厚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8 年8 月—2023 年5 月安陆普爱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使用康柏西普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不同时点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眼压,治疗前后眼部血流情况[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周、1 个月、3 个月,2 组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中央视网膜厚度、眼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 或P<0.01).治疗 3 个月后,2 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PSV、EDV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 或P<0.01);2 组MDA、AOPP水平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10.00%,P=1.000).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视网膜厚度有明显改善作用,还可在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前提下降低眼压,改善眼部血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病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羟苯磺酸钙康柏西普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眼压眼部血流

    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姚亮危丽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2023 年4 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3 个月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不良反应及随访 3 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571,P=0.033).治疗3 个月后,2 组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 组MASI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5.56%,P=1.000).随访3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 vs.21.43%,χ2=5.989,P=0.014).结论 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可促进黄褐斑皮损修复,维持较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高,预后效果较佳.

    黄褐斑氨甲环酸片强脉冲光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

    我市区域异地处方点评对促进基层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及思考

    马玉婷刘静蔡瑞君王丹...
    128-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区域异地处方点评对促进基层医院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酒泉市卫生健康委主导成立酒泉市合理用药质控中心,以酒泉市5 家二级综合医院为成员单位,开展区域异地处方点评工作,成员单位交叉进行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质控中心将点评结果和数据反馈于各成员单位并进行整改.结果 方案实施后4 家入组医院药占比指标有所下降,最高下降20.99%;方案实施后入组医院门诊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平均提高了 4.87%;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平均提高了1.25%;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平均提高了2.3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14.4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7.9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平均下降了25.19%,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预防使用率由 53.61%降至 45.98%,预防用药给药时机正确率平均提高 4.11%,预防用药时间控制在24h内比例由26.92%提高至46.69%.多数基层医院围术期预防用药使用指标未达到国家要求,医院之间差异较大.方案实施后入组医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率,住院医嘱用药合理率均有所提高;门诊患者平均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平均次均药品费用下降较明显.结论 实施区域异地处方点评制度对于推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理用药区域异地处方点评效果评价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对慢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

    王杰解春花张兴民毛颖...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主导的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服务对慢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 年1-12 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和药物咨询门诊就诊的慢病患者1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 例.比较2 组达标率、不良反应、日均药品费用、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相关问题(DRPs),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MTM药学服务整体实施效果.结果 访视一、访视二时,2 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三时,干预组达标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 46.67%(χ2=28.442,P<0.001).初诊、访视一时,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3 次随访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初诊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日均药品费用低于初诊时和同期对照组(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干预组3 次随访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与初诊相比均升高(P<0.01),而对照组仅访视一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与初诊相比升高(P<0.05).初诊时2 组DRPs基本相同,访视三时干预组DRPs与对照组比较除药物剂量问题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基于临床药师主导的MTM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住院和门诊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依从性.

    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药物治疗管理慢病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