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许文荣

月刊

1001-764X

editor@lcjyzz.com

025-83620683

210008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临床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苏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检验专业学术期刊,以中高级医学检验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学检验及其相关和交叉学科领域领先而实用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辟有论著、论著摘要、案例报告、新技术和新方法、经验交流、检验与临床、述评、专家意见、问题讨论、综述、讲座、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网络天地及产品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临床检测总IgE抗体和过敏原sIgE抗体的方法学比对

    吴叶丽闵权姚煦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平台(纳博克®)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总IgE抗体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方法学比对.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相关文件,针对总IgE抗体以及屋尘螨D1/粉尘螨D2/交链孢霉M6/蟑螂I6/猫上皮E1/艾蒿W6/牛奶F2/蛋白F1/小麦F4/虾F24/花生F13 共计11 项过敏原,对纳博克·和ImmunoCAP系统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和Kappa检验进行比较及评价.结果 11 项过敏原两种方法学比对的Kappa值均>0.75,表明两种方法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除了交链孢霉和小麦两项外,其余项目的阴性、阳性、总符合率和±1 级符合率均在 90%以上,表明两种方法学的定性一致性良好;Spearman相关系数(r)均位于 95%置信区间(CI)内,表明两种方法学的量值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纳博克·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过敏原检测平台与ImmunoCAP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前者的样本用量更少,是一种建议临床推广使用的全定量过敏原检测方法学.

    过敏原IgE抗体方法学比对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过敏原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miR-103b检测的临床价值

    母迷迷吴嘉王苏梦张乐乐...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血清miR-103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1 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ASCVD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对照血清标本各 80 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103b的表达水平;运用ROC曲线、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 miR-103b 对 ASCVD 的预测及评估价值.结果 qRT-PCR 结果显示,与健康人对照组[0.000 2(0.000 08,0.000 4)]相比,ASCVD患者血清miR-103b的表达水平[0.000 9(0.000 5,0.003 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 069,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iR-103b与心肌肌钙蛋白I(r=0.322,P<0.05)、心肌肌钙蛋白T(r=0.298,P<0.05)、肌酸激酶MB同工酶(r=0.393,P<0.05)、总胆固醇(r=0.290,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68,P<0.001)均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13,P<0.001)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03b水平区分ASCVD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 0.854(95%CI:0.791~0.917),敏感性为 73.26%,特异性为 83.92%.结论 ASCVD患者血清miR-103b的表达水平上调,可作为ASCVD潜在的辅助诊断生物学标志物.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R-103b分子标志物

    《临床检验杂志》可直接使用缩略形式的常用词汇

    171页

    血清ENAH在HBV相关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魏玉仙彭菲陈力林英...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肌动蛋白调节剂(enable homolog,ENAH)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HBV-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67 例HBV-HCC患者、20 例非HBV相关肝癌患者(nonHBV-HCC)、60 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以及20 例健康人对照(HC)血清ENAH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ENAH与患者肿瘤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绘制ENAH、甲胎蛋白(AFP)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并评估其对HBV-HCC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HBV-HCC、nonHBV-HCC、CHB患者和HC组血清ENAH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8.5(7.0,8.9)ng/mL、5.5(4.0,6.0)ng/mL、7.3(5.0,7.9)ng/mL和 2.9(1.8,4.9)n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6,P<0.001);血清ENAH与BCLC分期及肿瘤最大直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1和 0.322,P值分别为 0.035 和 0.008);血清ENAH、AFP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BV-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08(95%CI:0.735~0.868)、0.782(95%CI:0.707~0.846)和0.838(95%CI:0.768~0.894);血清ENAH诊断HBV-H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2.69%(95%CI:50.0%~74.2%)和 90.0%(95%CI:81.2%~95.6%).结论 血清ENAH可作为一种潜在的HBV-HCC诊断和评估的血清学标志物.

    肌动蛋白调节剂肝癌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检验杂志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开通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
    176页

    CD64指数联合IL-1β、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张盛崇慧峰焦瑞宝周萍...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D64 指数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 4(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入院的 113 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3d及术后 5d检测外周血CD64 指数及血清IL-1β、TLR4 水平,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三者与患者切口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3d及术后5d,感染组患者CD64 指数以及血清IL-1β、TLR4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术后3d,感染组患者CD64 指数、血清IL-1β及TLR4 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5d,感染组各指标均较术后3d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者术前、术后 3d以及术后 5 d CD64 指数、IL-1β、TLR4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 3d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时间点绘制各指标的ROC曲线,结果发现CD64 指数、血清IL-1β、TLR4 单独及三者联合应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 AUCROC分别为 0.937、0.901、0.790 及 0.997(95%CI:0.992~1.000),各指标单独应用能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外周血CD64 指数、血清IL-1β、TLR4 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中具有良好效能,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可作为临床筛查术后感染的早期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切口感染CD64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βToll样受体4

    临床检验杂志开设稿件处理"快速通道"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
    181页

    血浆miR-320c、miR-126及miR-34c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金花胡志雄周海英刘晓鹏...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miRNA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健康人群(10 例)及COPD患者(10 例)血浆miRNA的表达水平,筛选与COPD患者密切相关的miRNA.进一步在健康人群(28 例)和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Ⅰ级(30 例)、Ⅱ级(32 例)、Ⅲ级(30 例)及Ⅳ级(28 例)患者中明确候选miRN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OP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COPD患者血浆miR-320c、miR-126 及miR-34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随着COPD级别的增加,血浆miR-320c、miR-126 及miR-34c的表达水平亦增加.miR-320c、miR-126、miR-34c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中重度COPD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822、0.705、0.783及 0.892.结论 血浆miR-320c、miR-126 及miR-34c可预测COPD严重程度,其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单项miRNA.

    miR-320cmiR-126miR-34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

    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参考区间的建立

    潘婕徐琴张俊欧明蓉...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方法 本研究纳入 2023 年 5 月至 9 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及句容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375 例,其中男性 194 例,女性 181 例.留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基于新型探针生物传感器的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法(tests-on-probes,TOP法)检测血清sPD-1水平,并分析性别、年龄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sPD-1 的影响;采用非参数法计算总体及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 sPD-1 水平的参考区间.结果 健康人群血清 sPD-1 水平为108.82(92.80,134.95)pg/mL,男性和女性健康人群血清sPD-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健康人群按照年龄分为<65岁和≥65 岁2 组,其血清sPD-1水平分别为106.65(90.35,130.60)pg/mL,113.20(95.60,144.83)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将健康人群根据年龄分成 3 组(<40 岁,40~64 岁,≥65 岁)时,其血清sPD-1水平分别为 112.00(98.68,137.23)pg/mL,99.07(82.38,119.60)pg/mL,113.20(95.60,144.83)pg/mL,3 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是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s,CLSI)C28-A3文件推荐的非参数法计算sPD-1参考区间,健康人群总体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第2.5%~97.5%百分位的浓度范围)为 66.7~214.7 pg/mL;将健康人群分为<40 岁、40~64 岁、≥65 岁 3 个年龄段,其对应的血清sPD-1在第 2.5%~97.5%百分位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71.9~202.7 pg/mL、59.4~220.0 pg/mL、69.6~229.0 pg/mL.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南京地区血清sPD-1健康人群以及分为 3 个年龄段的参考区间.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参考区间荧光免疫分析法

    基于术前IL-6、PGE2、TNF-α构建预测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

    代雅李胜群唐鹏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术前血清IL-6、前列腺素E2(PGE2)、TNF-α构建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 年 6 月至 2023 年 2 月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348 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表并以 2∶1 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232 例)和验证集(116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将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训练集复发组、未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α水平及一般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用ROC曲线分析术前IL-6、PGE2、TNF-α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能;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 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α水平升高,肿瘤直径增大,多发性肿瘤、肿瘤分期T2~T4、肿瘤WHO病理学分级Ⅱ~Ⅲ级的构成比升高,术后规律膀胱灌注的构成比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IL-6、PGE2、TNF-α、肿瘤分期、肿瘤WHO病理学分级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Y=1.718X1+2.081X2+1.815X3+2.319X4+1.868X5.ROC曲线显示,术前IL-6、PGE2、TNF-α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 0.60 ng/L、57.13 pg/mL、2.10 ng/mL,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29、0.743、0.733 和0.825.基于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构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训练集、验证集的敏感性分别为 94.12%、90.20%,特异性分别为 90.06%、87.29%,AUCROC分别为 0.940、0.914;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 0.918(95%CI:0.824~0.987)、0.901(95%CI:0.835~0.957).结论 术前血清IL-6、PGE2、TNF-α水平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膀胱癌术后复发IL-6前列腺素E2TNF-α列线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