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曾甫清

月刊

1001-1420

LCMNWKZZ@qq.com

027-85726342-801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期刊。期刊以临床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着重交流临床经验,介绍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帮助读者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信息,提高医师临床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路感染耐药大肠埃希菌ESBL基因型分布的临床研究

    胡淳劳一群曾娟叶晓蕾...
    899-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从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中分离出的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和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确定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菌株谱系.方法: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收集来自UTI诊断患者尿液的499株大肠杆菌.分离株来自2018年11月-2022年3月不同病房,包括泌尿科、肾脏科、ICU、内科、儿科的住院患者.使用氨苄西林抗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研究β-内酰胺酶基因.通过多重PCR检测对所有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果:在244株(49%)分离株中发现了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128株(26%)分离株是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包括34株(7%)产ESBL菌株.在>59岁的受试者中分离MDR大肠杆菌和产ESBL大肠杆菌的概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加(P<0.01).MLST分析显示,耐药性分离株主要属于系统发育组D和B2的ST.其中,CC69(75株)最常见,所有分离株都包括在ST69中(75株,100%).其次是CC131(48株),包括 ST131(42 株,86%)、ST2279(4 株,8%)、ST2657(1 株,2%)和 ST1195(1 株,2%).255 株易感菌株中,仅检出2株ST69和3株ST131.在34株产生ESBL的分离株中,31株(91%)含有blaCTX-M型基因;17株(55%)含blaCTX-M-15,9株(29%)含blaCTX-M-8.结论:从UTI中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的ESBL发生率,并且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耐药性的增加与属于ST69和ST131的UPEC分离株有关.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

    儿童睾丸扭转中单核细胞计数的睾丸活性预测价值

    吴航杨越李国根龚宇龙...
    904-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在预测儿童睾丸扭转睾丸存活的价值,并分析其他血液学标志物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4年3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紧急睾丸扭转手术的8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评估包括单核细胞计数、MPV、NLR和PLR在内的血液学参数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睾丸切除组(36例)和睾丸固定组(4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20.27±59.60)个月和(139.06±38.60)个月.2组的症状持续时间和睾丸的扭转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计数与睾丸切除显著相关(OR=350.18,P=0.018),最佳截断值为0.59 × 109/L(AUC=0.880).扭转程度也是关键预测因素(OR=1.006,P=0.029),最佳截断值为420°(AUC=0.767).相比之下,MPV、NLR和PLR的预测可靠性不足.结论:单核细胞计数是预测儿童睾丸扭转患者是否需要睾丸切除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尤其在结合扭转程度时.MPV、NLR和PLR在此方面的实用性有限,建议重新评估这些指标在预测睾丸存活方面的作用.

    睾丸扭转单核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儿童

    表观弥散系数在PI-RADS 3分且PSA灰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董奇飞陈宇涵王常明汪蕾...
    909-913,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3 分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患者中对减少非必要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PI-RADS 3分病灶ADC值的计算,由1位泌尿外科医生只选择病灶上最可疑的区域,即在ADC图像上最可疑区域依次绘制2个圆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为10~20 mm-2),影像系统将自动计算ADC值,最终的ADC值取2次绘制的ROI所对应ADC值的平均值,记为ADCmin.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临床变量在良、恶性组的组间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价各临床变量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88例患者术后病理为良性、33例患者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包括16例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和 ADCmin在组间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效能方面,ADCmin(AUC=0.810,95%CI:0.729~0.876)明显优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AUC=0.593,95%CI:0.446~0.630)、PV(AUC=0.691,95%CI:0.600~0.772)、PSAD(AUC=0.683,95%CI:0.592~0.765).当 ADCmin<600 μm2/s 时,93.33%(14/15)的患者术后病理为 PCa;当 ADCmin>750 μm2/s时,仅有13.33%(10/75)的患者术后病理为PCa.结论:对于PI-RADS 3分且PSA灰区患者而言,ADCmin在区分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良恶性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ADCmin越小,患者患PCa的风险就越大.

    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PI-RADS3分表观弥散系数PSA灰区

    单中心799例肾结石成分以及结石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崔义张玉纪世琪刘庆军...
    914-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近十年诊治于北京地坛医院的肾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为北京地坛医院周边肾结石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2年1月1日-2021年5月1日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结石标本通过红外光谱法进行成分测定.结果:共收集799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575例,女224例;未成年人、青年、中年、老年患者比例为0.02∶1.72∶1.73∶1.六水磷酸铵镁在男女患者间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 的患者 23 例,BMI 18.5~23.9 kg/m2患者 264 例,BMI 24.0~27.9 kg/m2 患者 346 例,BMI≥28 kg/m2 的患者 166 例.BMI<28.0 kg/m2 或≥28.0 kg/m2的2组患者结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十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中青年发病率高,结石成分以含钙类结石为主,BMI影响结石成分类型.本研究通过了解本地区患者肾结石成分以及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对于肾结石患者可以通过重点防控中青年人群,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草酸钙类食物摄入,达到对本地区肾结石的有效预防.

    肾结石结石分析体重指数

    梗阻性上尿路感染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徽戴宇红鲍彤
    918-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梗阻性上尿路感染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67例梗阻性上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将其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感染相关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肌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显著升高,而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是梗阻性上尿路感染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1,P<0.001).结论:PCT是评估梗阻性上尿路感染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急诊收治的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PCT、NLR、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以期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梗阻性上尿路感染脓毒症危险因素降钙素原

    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挛缩诊疗进展

    施旭魏武然
    922-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颈挛缩(bladder neck contracture,BN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目前缺乏可靠的预测因素.BNC可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术后,其发生率与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有关.创面修复是前列腺切除术后BNC发生的重要基础.BNC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保守治疗或内镜手术治疗缓解.随着手术技巧和微创技术的精进,BNC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复发率高、治疗成功率低、经济负担重的重要问题.目前缺乏规范的前列腺切除术后BNC管理策略,应采取极具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膀胱颈挛缩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危险因素治疗

    输尿管支架管设计现状和进展

    贾其磊黄文
    927-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医师的常用耗材,对泌尿系结石和肾盂输尿管的重建性手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可能引起许多支架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验感.本文综述了输尿管支架的起源和历史变革,输尿管支架管在尾端形状、如何便于移除的策略、抗反流技术、主干改变的进展、合适的直径及长度变化等方面的创新,笔者自己的创新设计.讨论了这些设计改进对支架相关症状的影响,并提供了未来输尿管支架管设计可能的发展方向,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更有效地满足多样化的临床需求,正确选择和使用输尿管支架管.

    输尿管支架管支架管相关症状设计形状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例

    程功刘岳南孙逸赵军...
    933-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膀胱阴道瘘的治疗是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1年后不间断漏尿.膀胱镜显示新膀胱颈口与尿道内口交界处下方见瘘口呈横行裂口状,长约3.0cm.遂行机器人辅助经膀胱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手术入路选择佳,术中瘘口平面暴露好,缝合质量高,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5 d拔除尿管后带膀胱造瘘管出院,8周拔除膀胱造瘘管.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排尿正常,阴道无漏尿.

    膀胱阴道瘘原位回肠代膀胱瘘修补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右侧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

    王超吴文元田升日
    936-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尿管异位开口是泌尿外科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常伴有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单纯输尿管异位开口少见;输尿管末端囊肿同为泌尿系畸形性疾病,囊肿可在膀胱内,也可在膀胱外,以膀胱内多见,末端呈球状膨大,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院于2022年6月收治了 1例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右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结合2种罕见泌尿外科畸形疾病的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输尿管末端囊肿输尿管异位开口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