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2膨肺组(O2组)、CO膨肺组(CO组)、H2膨肺组(H2组)和CO和H2联合膨肺组(CH组),每组10对(每对1只供体和1只受体).供体大鼠切取左肺后,于冷缺血期进行气体膨肺,O2组采用40%O2+60%N2膨肺,CO组采用0.05%CO+40%O2+59.95%N2 膨肺,H2 组采用 3%H2+40%O2+57%N2 膨肺,CH 组采用 0.05%CO+3%H2+40%O2+56.95%N2膨肺,四组体积均为5 ml/kg,每30分钟使用气密针置换气体1次,180 min后行肺移植.受体大鼠于移植前即刻、再灌注后3、60、120、180 min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FiO2、pH和碱剩余(BE).再灌注后180 min处死受体大鼠,测定移植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检测移植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ALF中大聚积体(LA)、小聚积体(SA)和LA/S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结果 与O2组比较,CO组、H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60、120、180 min PaO2/FiO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O组比较,H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2/FiO2、pH、BE均明显升高(P<0.05),CH组移植肺组织W/D、1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2组比较,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 120、180 min PaO2/FiO2、pH、BE 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 W/D、IL-6、IL-1β、TNF-α 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冷缺血期CO和H2联合膨肺抑制移植肺脏炎症反应,降低NF-κB蛋白含量、升高SP-A蛋白含量、维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