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内科杂志
临床内科杂志

宋善俊

月刊

1001-9057

lcnk@tom.com,lcnkzz@sina.com l

027-87893477

430064

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的全国性的内科专业学术期刊。以“更新知识和提高内科医师的诊治水平”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在内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内容密切结合内科临床实践。以广大临床内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综述与讲座、论著、论著摘要、临床诊治经验与教训等栏目。根据本刊的办刊特点,每期选定一个专题约请医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专题讲座和综述类文章,以期对读者的临床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内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欢迎反映内科临床领域在国内外的进展、展望、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论文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浆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和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古丽努尔·堆依木汗常桂娟王磊张玮玮...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PPGL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65例高血压非PPGL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浆游离MN、NMN水平.根据肿瘤不同分化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高分化组(39例)、中分化组(15例)及低分化组(11例),比较3组患者血浆游离MN、NMN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游离MN、NMN水平对PPGL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游离MN、NM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随着PPGL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血浆游离MN、NMN水平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GL患者血浆游离MN、NMN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游离MN、NMN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游离MN、NMN水平联合预测PPG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AUC.结论血浆游离MN、NMN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PPGL的重要指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3-甲氧基肾上腺素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诊断

    重症监护室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崔坤平毛毅杨娇程耀...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A)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28天预后将212例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好转组(77例)和死亡组(135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条样图(RCS)分析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B/A与其28天死亡风险的关系,并确定B/A的最佳截断值.根据B/A的最佳截断值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低B/A组(B/A<6.2 mg/g,106例)和高B/A组(B/A≥6.2 mg/g,106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AST、血尿素氮、B/A、血肌酐、血钾、D-二聚体及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病史患者比例均显著升高,BMI、RBC计数、血红蛋白、PLT计数、血清白蛋白、动脉血pH值、CD3+、CD4+和CD8+T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BMI、血红蛋白、PLT计数、AST、B/A、血肌酐、CD3+、CD4+及CD8+T细胞计数均为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B/A均是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A预测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BMI(P<0.05)o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低B/A组相比,高B/A组患者28天生存率较低(P<0.001).高B/A组男性、汉族、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及胃肠道感染患者比例、年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AST、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钠、血钾、血氯、D-二聚体、28天死亡率均高于低B/A组,耐药结核患者比例、BMI、RBC计数、血红蛋白、PLT计数、血清白蛋白、阴离子间隙、CD3+、CD4+和CD8+T细胞计数均低于低B/A组(P<0.05).结论 B/A升高可能是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具有一定临床适用价值.

    重症监护室结核病脓毒性休克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预后

    5例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汪凤刘小妹徐佳奕王福妹...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GNMI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5例PGNMID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7-68岁,病程2.5~60.0个月,2例病程超过1年,5例均呈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病史,4例镜下血尿,3例肾功能异常.仅1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比率异常.光镜下,5例患者的肾脏均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免疫荧光下,PGNMID患者肾小球仅见免疫球蛋白G3和κ轻链沉积;电镜显示PGNMID患者肾脏系膜、内皮下和(或)上皮下颗粒状沉积物.结论PGNMID患者常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下降,需尽早行肾脏病理检查,以提高PGNMID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活检

    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16-5p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程燕妮王学文曹真付韫韬...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miR)-16-5p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脂多糖(LPS)组(LPS诱导刺激RAW264.7细胞24 h使其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miR-16-5p阴性对照(NC)组(将miR-16-5p NC 转染 RAW264.7 细胞后诱导分化)、miR-16-5p 模拟物(mimics)组(将 miR-16-5p mimics 转染 RAW264.7 细胞后诱导分化)、miR-16-5p 抑制物(inhibitor)组(将 miR-16-5p inhibitor转染RAW264.7细胞后诱导分化)及LPS+中性鞘磷脂酶抑制剂(GW4869)组(RAW264.7细胞经LPS诱导完成后加入10 p.M GW4869继续培养).5组巨噬细胞培养48~72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PCR(qRT-PCR)检测转染后巨噬细胞miR-16-5p相对表达水平.将心房肌细胞(HL-1细胞)暴露于快速电刺激(1.0V/cm,10Hz)48h构建快速起搏诱导的房颤细胞模型,与各组外泌体共培养,心房肌细胞分为A组(起搏HL-1细胞+LPS组外泌体)、B组(起搏HL-1细胞+miR-16-5p NC组外泌体)、C组(起搏HL-1细胞+miR-16-5p mimics组外泌体)、D 组(起搏 HL-1 细胞+miR-16-5p inhibitor 组外泌体)、E 组(起搏 HL-1 细胞+LPS+GW4869组外泌体).采用膜片钳检测各组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复极化达50%和90%的动作电位时限(APD50、APD90)],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5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 miR-16-5p mimics组巨噬细胞miR-16-5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 miR-16-5p NC 组(P<0.001),而 miR-16-5p inhibitor 组低于 miR-16-5p NC 组(P<0.05).A组和B组HL-1细胞APD50和APD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L-1细胞APD50和APD9.均短于A组(P<0.05);D组及E组HL-1细胞APD50和APD9.均长于A组(P<0.01).A组和B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均低于A组(P<0.001);D组及E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均高于A组(P<0.001).结论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16-5p可缩短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心房颤动巨噬细胞外泌体动作电位电重构

    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比较及其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赵倩单锡峥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脏变时功能并分析其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将80例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且经治疗后临床稳定≥4周的男性患者分为重度组(30%≤FEV1%pred<50%)40例和极重度组(FEV1%pred<30%)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定相关肺通气功能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心率储备率(HR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患者FEV1%pred、HRR与峰值摄氧量(Peak VO2)的相关性.结果 极重度组患者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功率(PeakLoad)、峰值功率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Load%pred)、峰值通气量(Peak VE)及HRR均低于重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患者FEV1%pred、HRR均与Peak VO2呈正相关(P<0.01).结论 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患者普遍存在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极重度COPD患者CI更严重;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患者CI与运动耐力呈正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肺运动试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对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臧小彪赵智晗陈珂宋卫锋...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且需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中评估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对术后短期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 纳入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因冠心病需行双抗治疗的患者101例,根据术中囊袋是否应用凝血酶将其分为凝血酶组(57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冠心病双抗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凝血酶组术后短期发生囊袋血肿与术后住院超7天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短期发生囊袋血肿患者较未发生囊袋血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P<0.05).结论 冠心病双抗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可很好地减少术后短期囊袋血肿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起搏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囊袋血肿

    儿童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一例

    张洪勇郭晶晶潘华雄方峻...
    60-61页

    淋巴瘤儿童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慢性肾衰竭合并胆道出血一例

    黄宗顺张文浩董旻昱黄泳璋...
    62-63页

    慢性肾衰竭胆道出血胃镜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十二指肠瘘内镜诊疗一例

    刘文非张盟李相林张小丹...
    64-65页

    十二指肠瘘内镜诊疗瘘口闭合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国际共识》解读

    邓海怡周承志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C-COPD)是一种常见的共病组合.两者相互作用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国际共识》(以下简称该共识)对LC-COPD共同发病机制、诊疗总策略及临床治疗策略方面提出17项专家共识.该共识强调"共病兼治"、"癌肺同治";同时,应高度重视肺癌与COPD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本文通过对该共识进行简要解读,以期为LC-COPD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