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输血与检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

权循珍

双月刊

1671-2587

cbtls01@163.com

0551-62283662

230001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省立医院内

临床输血与检验/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是我国第一本融输血与检验为一体的科技期刊。本刊以各采供血机构、输血相关单位、医院检验科及从事采供血相关业务(含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在中国输血协会网页上设立检索目录和摘要,先后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另外,自2005年第一期起被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5年参加第五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评选,并荣获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LA抗体筛查分析

    蔡茵陈至颖蒋苓任亚娜...
    77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LA抗体发生率,为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研究提供数据.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的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珠法进行HLA特异性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HLA抗体发生率.结果 在9 797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发现HLA抗体阳性1 715例(17.51%),其中男性、女性HLA抗体发生率分别为4.81%、28.08%.排除输血史,无妊娠史女性、有妊娠史女性HLA抗体发生率分别为12.10%、36.62%,分组比较妊娠1次、2次、3次及以上人群,HL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7%、40.70%、44.80%.多次妊娠史女性献血者HLA抗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次妊娠献血者(P<0.05).结论 血站开展女性献血者孕产史征询和HLA抗体检测,可预防TRALI的发生.

    献血者HLA-Ⅰ类抗体HLA-Ⅱ类抗体HLA-Ⅰ+HLA-Ⅱ类抗体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模型分析2018-2022年国内21家采供血机构输血传播HBV检测残余风险

    郭瑞侯云苏常山钟建玲...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中国大陆地区21家采供血机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残余风险(RR).方法 通过中国大陆采供血执业比对平台收集重复献血者HBsAg ELISA不合格率,HBsAg ELISA合格但HBV DNA不合格率、初次献血者比例等相关数据,利用发病率-窗口期模型对2018-2022年21家采供血机构HBV RR进行评估和趋势分析.结果 2018-2022年21家采供血机构总体献血者RR分别为(358.36~2 816.56)/(百万人·年)(106py)、(69.56~1 794.90)/106py、(50.75~1 153.05)/106py、(55.72~1 745.93)/106py和(52.27~2 133.95)/106py,总体趋势卡方检验 χ2=0.663,P=0.416;每家HBV RR趋势变化分析,其中14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1家采供血机构之间HBV RR差异较大,但整体水平平稳无明显趋势性波动.

    输血残余风险乙型肝炎病毒血液检测策略核酸检测

    25例B亚型/AB亚型的ABO基因序列分析

    李艳周丽玲马肇泽祝凯捷...
    787-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5例B亚型/AB亚型标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PCR-SSP对血型血清学确认为B抗原减弱的标本进行ABO*B基因检测或应用Sanger一代测序技术对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或第1-7外显子测序;对最终无法定型的标本进一步用Pac Bio:SMRT三代测序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25例B亚型/AB亚型标本均经过基因序列分析,共发现7种已知的ABO*B等位基因,分别为ABO*BW.27(3/25,12.00%)、ABO*BW.03(5/25,20.00%)、ABO*B3.03(2/25,8.00%)、ABO*BEL.03(1/25,4.00%)、ABO*BW.07(7/25,28.00%)、ABO*B3.05(1/25,4.00%)、ABO*BW.12(1/25,4.00%);5种未知的ABO*B等位基因,其中已发表但未被ISBT收录的2例,分别为ABO*B.01 with c.28+5885C>T、ABO*B.01 with c.28+5875C>T,另外3例为本研究首次报道的ABO*B新等位基因,分别为ABO*B.01(with c.3G>C)、ABO*B.01(with c.28+5862A>G)、ABO*B.01(with c.204-3C>G),均已被Genebank收录并公布.结论 研究阐释了25例B亚型/AB亚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发现了5例ABO*B新等位基因.该研究丰富了ABO*B等位基因基因库,为更好地制定输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ABO血型B亚型AB亚型基因测序

    基于PacBio三代测序技术鉴定cisAB亚型及利用分子对接探究其分子机制

    夏悦昕邵林楠李宁周世航...
    792-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血清学及PacBio三代测序技术鉴定1例罕见cisAB亚型,利用分子对接探讨糖基转移酶氨基酸突变导致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血清学试验鉴定ABO表型,利用PacBio三代测序方法鉴定其基因型.突变后的糖基转移酶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后,与野生型α1,3-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α1-3-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GTA)进行结构叠加和比对,探究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后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变化.结果 免疫血清学试验鉴定表型为AB型,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结果显示该患者基因型为cisAB.01/O.01.0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isAB01糖基转移酶p.Pro156Leu和p.Gly268Ala突变导致临近氨基酸结构朝向改变,催化口袋凹槽结构改变,出现双功能酶活性.结论 p.Pro156Leu和p.Gly268Ala突变是形成cisAB01糖基转移酶双功能活性的关键位点.

    cisAB亚型PacBio三代测序同源建模分子机制分子对接

    基于WOS核心数据库进行CiteSpace全球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刘志青王冬梅王一
    797-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WOS核心数据库通过CiteSpace对近三十年全球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通过WOS核心数据库检索1995-2023年间全球发表的hBMMSC相关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学科、作者、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280篇文章,美国1 194篇发文最多,哈佛大学95篇是发文最多机构,Chen Guoping和Tuan Rocky S分别发文25篇是发文最多的作者,高频关键词经聚类后最多的是组织工程.结论 过去近三十年,hBMMSC相关研究持续增长,研究重点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包括分子机制、病生特点、发育生物学等方向向临床应用研究转化,侧重组织工程研发、hBMMSC微泡研究、hBMMSC与癌症关系等方向,本研究可以为hBMMSC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文献计量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iteSpace组织工程微泡

    我国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阳性率Meta分析

    李欣杨俊鸿
    805-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CNKI、EMbase、WanFang Data和VIP建库至2024年3月有关中国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检测的研究文献.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共计41 079名妊娠期妇女,其中2 917名血小板抗体为阳性.妊娠期妇女总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8.05%.南方地区妊娠期妇女总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7.14%,低于北方的11.93%(P<0.01).有妊娠史的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4.13%,高于无妊娠史的3.15%(P<0.01).1次、2次和≥3次妊娠的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2%、8.47%和15.18,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不同分娩方式经阴道产和剖宫产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10%和8.49%(P>0.05).A型、B型、O型和AB型妊娠期妇女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6%、7.25%、6.38%和5.55%(P>0.05).结论 我国妊娠期妇女血小板阳性率与地域、妊娠史和妊娠次数具有相关性,未发现与不同分娩方式以及ABO血型之间的相关性.

    孕妇血小板抗体Meta分析

    更正启事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部
    811页

    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在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明静丁凯阳胡茂贵王馨辰...
    81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血小板(PLT)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A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AVA)联合rhTPO升血小板治疗为观察组,36例rhTPO单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LT水平、PLT植入时间、PLT输注数量、PLT谷值及Ⅳ级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PLT植入时间短于对照组[(11.15±1.08)d vs.(12.61±2.65)d,(P<0.05)],且PLT输注单位数少于对照组[2(1.00,2.75)U vs.3(2.00,4.00)U,(P<0.001)];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促血小板治疗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相应单药对照组,药物干预后的第5天及第10天血小板植入率有所提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阿伐曲泊帕是影响PLT植入时间的独立因素(P<0.001),其使用可将植入时间缩短1.598天.两组患者均观察到出血事件,以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为主,出血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及凝血障碍发生.结论 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能有效升高ASCT患者PLT计数,促进PLT植入,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且耐受良好.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阿伐曲泊帕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植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mTOR通路在调控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研究进展

    王嘉琪肖军李翠莹
    818-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TOR复合体通过磷酸化激活下游底物S6K1、4E-BP等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蛋白质代谢等等,同样mTOR信号通路在造血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整合多种信号对造血干细胞的静止、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三个过程起调节作用,本文系统介绍相关信号分子及蛋白如何通过影响mTOR信号通路并进一步影响造血干细胞发挥功能.

    造血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造血分化自我更新恶性造血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8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