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肾脏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肾脏病杂志
临床肾脏病杂志

徐钢

月刊

1671-2390

linchuangsbzz@yeah.net

027-82784570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

临床肾脏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ephr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研究饮食炎症指数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肌少症的关联分析

    马小艳姚瑞倪琳戴静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探究饮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肌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1999至2006年和2012至2018年NHANES网站资料。通过膳食数据计算DII,根据DII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DII Q1组、DII Q2组、DII Q3组、DII Q4组,比较组间年龄、性别及肌少症患病率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DII与肌少症的关系,并进行趋势分析和分层分析。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二者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60例CKD患者。DII Q1组(42。17%)、DII Q2组(46。99%)、DII Q3组(52。05%)、DII Q4组(58。80%)肌少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24,P<0。001)。完全调整混杂因素后,DII与CKD患者肌少症风险仍显著相关(OR=1。214,95%CI:1。135~1。299,P<0。001),与DII Q1 组相比,DII Q3 组(OR=1。467,95%CI:1。106~1。948,P=0。008)、DII Q4 组(OR=1。876,95%CI:1。405~2。511,P<0。001)CKD患者患肌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且OR值呈增加趋势(P趋势<0。001)。分层后,女性CKD患者DII与肌少症风险仍呈正相关(P=0。024)。结论 DII与CKD患者肌少症风险密切相关,DII评分越高,患肌少症的风险越高。

    慢性肾脏病肌少症饮食炎症指数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糖尿病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异及临床价值分析

    于瑞程翠翠张珊杨晓霞...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透析患者中的变异情况,评价TnT对DKD透析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8553例透析患者及其TnT值进行筛选,依据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除5692例,排除不符合TnT入选标准者2485例,最后入选376例患者。入选患者根据原发疾病分为DKD透析组和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透析组,比较2组患者TnT基线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阈值,进一步分析DKD透析患者TnT基线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DKD透析组患者TnT基线水平(267。27 ng/L)明显高于NDKD透析组患者(76。09 ng/L),是NDKD透析组的3。51倍;NDKD透析组患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阈值为166。85 ng/L,DKD透析组患者的最佳阈值为367。45 ng/L;DKD透析组中男性的TnT基线水平高于女性,TnT基线水平与年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呈负相关。随着TnT基线水平逐级递增,DKD透析组患者心肌梗死率、心因性病死率、糖尿病足部溃疡率、全因死亡率也逐级升高。结论 DKD透析组患者的TnT基线水平明显高于NDKD透析组患者,且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需要更高的阈值。TnT基线水平升高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因素影响,可作为不良事件的预后指标。

    糖尿病肾脏疾病肌钙蛋白T心肌梗死影响因素预后不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蔡小凡黄洁波邢玥蔡秀峰...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IgA肾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一科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349例。按Hcy正常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组对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Spearman法分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病理指标与Hcy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与HHcy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Hcy预测相关病理损伤的能力。结果 HHcy组患者男性比例(63。1%比32。7%)、年龄[(40。44±12。85)岁比(36。83±11。56)岁]、白蛋白[(38。14±4。71)g/L比(36。28±6。65)g/L]、血肌酐[(125。90±75。89)μmol/L比(75。39±29。16)μmol/L]、尿素[(7。61±4。01)mmol/L比(5。29±1。78)mmol/L]、尿酸[(427。04±101。99)μmol/L比(351。56±93。45)μmol/L]、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1。61±0。66)mg/L比(1。05±0。36)mg/L]水平均高于Hcy正常组,eGFR水平[(70。50±30。90)mL·min-1·(1。73 m2)-1比(100。35±27。08)mL·min-1·(1。73 m2)-1]低于Hcy正常组,而肾小管萎缩与肾间质纤维化(T)(T1/2:42。5%比16。3%)以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A)(A1/2:73。8%比49。5%)的程度较Hcy正常组重(P均<0。05)。Spearman分析显示Hcy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与T和A呈正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白蛋白、血肌酐、Cys C、T和A与HHcy存在相关性(P均<0。05)。Hcy预测T和A的AUC分别为0。751(95%CI:0。699~0。803)和0。625(95%CI:0。565~0。685)(P均<0。05),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5。04 μmol/L和13。11 μmol/L。结论 肾活检时Hcy水平与IgA肾病患者性别、白蛋白、血肌酐、Cys C、T和A相关。Hcy可从一定程度上判断上述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

    IgA肾病肾小球肾炎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血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因果关系的研究

    王豪浩刘浩飞苗少博贾润可...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大规模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血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法对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DKD的因果关系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和95%CI评价TG、TC、HDL、LDL等血脂指标与DKD风险的因果关系。其次进行敏感性分析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使用Cochran Q检验异质性,孟德尔随机化-Egger-截距检验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Steiger检验方向性,留一法分析确定是否具有潜在影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等。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显示,遗传预测的TG(OR=1。428,95%CI:1。150~1。774,P=0。001)、TC(OR=0。683,95%CI:0。486~0。960,P=0。028)与DKD存在因果关系,HDL(OR=0。879,95%CI:0。707~1。092,P=0。244)、LDL(OR=0。911,95%CI:0。698~1。191,P=0。496)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其与DKD存在因果关系。结论 TG、TC在DKD发病中可能发挥作用,而没有证据证明HDL、LDL在DKD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血脂糖尿病肾脏疾病孟德尔随机化因果推断

    慢性肾脏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征

    刘小华吴晶晶曾鸣葛益飞...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临床及预后特征,为该类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出耶氏肺孢子菌并临床诊断为PJP的CKD患者22例。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PJP患者分为治愈组(n=14)和死亡组(n=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治疗等情况。结果 共22例CKD患者检出耶氏肺孢子菌的同时临床诊断为PJP,其中男6例(27。3%),女16例(72。7%),年龄为(57。1±16。3)岁,主要基础疾病为膜性肾病、IgA肾病、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肾炎。患者发生PJP时间为肾病确诊后3(2,108)个月。16例(72。7%)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在感染前3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肺部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为主的混合型和斑片/结节型(81。8%)。所有患者乳酸脱氢酶均升高。18例(81。8%)患者(1,3)-β-葡聚糖检测阳性。16例(72。7%)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偏低。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receptors,CD4)细胞计数均值为292。3个/μL,其中60。0%患者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入院血肌酐为(232。0±216。6)μmol/L,其中15例(68。2%)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需要透析12例(54。5%)。22例患者均进行了抗PJP治疗,16例(72。7%)患者因mNGS结果调整了治疗用药。复方磺胺甲恶唑剂量为(11。0±5。8)mg·kg-1·d-1(以甲氧苄啶计)。10例(45。5%)患者需要机械通气。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口服激素剂量较大[(28。6±12。2)mg比(18。1±8。8)mg,P=0。039],需要透析(7例比5例,P=0。031)、需要机械通气(7例比3例,P=0。006)例数较多。结论 CKD患者耶氏肺孢子菌的临床感染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病原mNGS可为该类感染提供病原学证据支持以辅助指导PJP的治疗。长期口服激素剂量大,需要透析、需要机械通气可能是PJP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肾病免疫抑制剂

    IgA肾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警模型构建

    周杰冼炜瑩李济填曾今诚...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HU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深圳大学总医院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收治的332例IgA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按比例(7∶3)分为建模组(233例)与验证组(99例)。将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HUA分为HUA组和非HUA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N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预测IgAN患者发生HUA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预测IgAN患者发生HUA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使用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建模组233例患者中有79例发生HUA,发生率为33。91%。HUA组和非HUA组患者在男性(65。82%比47。40%)、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67±4。52)kg/m2比(22。28±3。17)kg/m2]、高血压(43。04%比23。38%)、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2。16±0。61)mmol/L比(1。72±0。30)mmol/L]、白细胞[(7。28±2。06)×109L比(5。75±1。52)×109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6。93±19。85)mL·min-1·(1。73 m2)-1 比(86。42±22。37)mL·min-1·(1。73 m2)-1]和IgA/C3[(3。07±0。96)比(2。35±0。62)]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147,95%CI:2。303~16。411)、BMI(OR=4。201,95%CI:2。740~6。440)、高血压(OR=12。935,95%CI:3。589~46。615)、TG(OR=3。057,95%CI:1。097~8。521)、白细胞(OR=4。876,95%CI:2。500~9。510)、IgA/C3(OR=2。657,95%CI:1。473~4。793)是IgAN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P<0。05),eGFR(OR=0。547,95%CI:0。303~0。987)是保护因素(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CI:0。872~0。952),H-L检验χ2=6。579,P=0。654。内部验证AUC为 0。913(95%CI:0。855~0。971),H-L检验χ2=6。486,P=0。723。由DCA曲线可知,高风险阈值概率在0。04~0。84时,该模型预测IgAN患者发生HUA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结论 男性、BMI、高血压、TG、白细胞和IgA/C3是影响IgAN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eGFR是保护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可预测IgAN患者发生HUA的风险,可以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措施,降低HUA的发生风险。

    IgA肾病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列线图预警模型

    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斑点蛋白140、钙周期蛋白结合蛋白表达对腹膜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韩小丽王加伟卫志锋王琳琳...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斑点蛋白140(speckled protein 140,SP140)、钙周期蛋白结合蛋白(calcyclin binding protein,CacyBP)表达对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膜透析的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组织活检分为符合PF的PF组(n=38)和排除PF的对照组(n=52)。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SOCS1、SP140、CacyBP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腹膜平衡试验检测4 h超滤量、4 h时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比值(4 h 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4 h D/PCr)、4 h和0 h时透析液葡萄糖含量比值(dialysate/dialysate at 0 h,D/D0)。分析SOCS1、SP140、CacyBP表达对PF的诊断价值。结果 PF组患者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SOCS1[(0。84±0。11)比(1。00±0。15)]、SP140[(0。82±0。12)比(1。00±0。13)]、CacyBP[(0。85±0。09)比(1。00±0。13)]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PF组内、对照组内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SOCS1、SP140、CacyBP的mRNA表达水平与4 h超滤量、4 h D/PCr呈正相关,与D/D0呈负相关(P<0。05)。SOCS1、SP140、CacyBP表达水平对PF具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PF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7(95%CI:0。936~0。9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8%和92。11%。结论 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SOCS1、SP140、CacyBP表达降低与PF相关,三项指标联合对PF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腹膜纤维化外泌体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1斑点蛋白140钙周期蛋白结合蛋白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3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黄明芳董杨哈力努尔·沙德克江甘馨雨...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轴突导向分子3(slit guidance ligand 3,Slit3)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造DKD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DKD4周组、DKD8周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control组剩8只,其余各组剩6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腹主动脉取血,分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蛋白;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胶原纤维的沉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lit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lit3、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中的Slit3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DKD4周组、DKD8周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37。18±5。55)mg、(47。38±18。19)mg比(10。66±4。87)mg]、BUN[(19。18±7。97)mmol/L、(21。01±6。74)mmol/L比(6。86±1。15)mmol/L]、Scr[(58。02±12。49)μmol/L、(61。18±20。76)μmol/L比(28。34±3。35)μmol/L]均显著升高(P<0。05),TC[(3。75±3。21)mmol/L、(2。44±2。08)mmol/L比(1。37±0。32)mmol/L]升高而TG[(0。46±0。64)mmol/L、(0。32±0。50)mmol/L比(0。93±0。46)mmol/L]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DKD4周组、DKD8周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lit3[(0。100±0。002)、(0。120±0。003)比(0。050±0。006)]、α-SMA[(0。370±0。011)、(0。590±0。003)比(0。070±0。006)]、TGF-β1[(0。810±0。024)、(0。940±0。01)比(0。520±0。028)]蛋白表达水平和Slit3[(2。520±0。164)、(3。016±0。226)比(1。020±0。034)]、α-SMA[(3。010±0。160)、(3。560±0。218)比(1。000±0。100)]、TGF-β1[(3。030±0。185)、(3。550±0。194)比(1。010±0。087)]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DM组相比,DKD4周组、DKD8周组肾脏组织中Slit3[(0。100±0。002)、(0。120±0。003)比(0。070±0。004)]、α-SMA[(0。370±0。011)、(0。590±0。003)比(0。220±0。014)]、TGF-β1[(0。810±0。024)、(0。940±0。010)比(0。700±0。02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以DKD8周组升高更明显(P<0。01)。而与DKD4周组相比,DKD8周组肾脏组织中各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t3显著加剧DKD大鼠肾脏纤维化。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3糖尿病肾脏疾病肾脏纤维化

    线粒体酸5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李鹏艳严苗杨定平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粒体酸5(mitochonic acid-5,MA-5)是否可以减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细胞实验:将肾小管细胞分为正常组、MA-5(10 µmol/L)组、LPS(10 mg/L)刺激组和LPS+MA-5治疗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评估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含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检测试剂盒检测AT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蛋白、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视神经萎缩因子1(optic atrophy 1,OPA1)]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动物实验:将32只成年雄性小鼠按照统计学中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正常组、MA-5组、LPS组和LPS+MA-5组,每组8只。LPS(10 mg/kg)腹腔注射建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模型,随后腹腔注射MA-5(50 mg/kg)治疗,24 h后进行取材。通过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评估肾功能;分别应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二氢乙锭荧光染色观察肾组织ROS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3表达水平以及Wb检测肾组织中Sirt3、OPA1、Drp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体外,相较于LPS(10 mg/L)刺激组,LPS+MA-5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9。21±0。34)%比(16。49±0。52)%]显著减少(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0。972±0。066)比(0。691±0。05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ax[(0。908±0。560)比(1。210±0。0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Sirt3蛋白[(0。945±0。049)比(0。744±0。04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0。819±0。047)比(1。032±0。05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融合蛋白OPA1[(0。846±0。051)比(0。567±0。060)]表达水平及细胞ATP[(4。82±0。16)μmol/L比(3。47±0。28)μmol/L]含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在体内,与LPS组小鼠比较,LPS+MA-5治疗组小鼠BUN[(29。05±1。54)mmol/L比(49。05±2。07)mmol/L]、Scr[(27。83±1。39)μmol/L比(56。51±2。21)μmol/L)]水平均降低(均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0。862±0。052)比(0。601±0。04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ax[(0。744±0。051)比(1。047±0。05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Sirt3蛋白[(1。004±0。053)比(0。685±0。04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0。716±0。051)比(1。057±0。055)]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融合蛋白OPA1[(0。838±0。055)比(0。534±0。046)]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线粒体形态改善。结论 MA-5减轻LPS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irt3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有关。这表明MA-5可能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急性肾损伤线粒体酸5线粒体动力学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在腹膜透析中的研究进展

    李艳玲邹循亮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进行腹膜透析容易引起腹膜炎症、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腹膜纤维化,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腹膜透析治疗中断。近期有许多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与腹膜透析相关性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内质网应激在腹膜透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从内质网应激通过三大经典信号通路诱导的细胞死亡、炎症信号传导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等方面进行梳理,旨在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内质网应激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膜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