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眼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临床眼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陈逖

双月刊

1006-8422

hnfy@sohu.com

0551-2923182,2923235

230022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临床眼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1993年创刊,季刊,每期64页。1998年改为双月刊出版。2000年始扩版增页,改为大16开,每期88页出版,2002年每期96页出版。1993年至2002年共出版10卷48期,3000多篇论文。《临床眼科杂志》注重报道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新技术、新疗法的创立和应用。力求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水平。努力提高我国眼科学学术水平,为增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本刊报导的范围:有关眼科学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著,临床经验介绍、技术改进、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以及书刊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tlas of Uveit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一书出版

    周春江
    137页

    高度近视继发黄斑新生血管抗VEGF术后患者近期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方芳于燕方严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高度近视继发黄斑新生血管(MNV)患者近期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抗VEGF治疗的高度近视继发MNV患者28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以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为视力预后不良组和视力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眼部特征及相关生物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继发MNV患者抗VEGF治疗1个月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MNV面积,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Z=6.371,6.949,2.437,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CMT改善、MNV面积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术前MNV面积是影响MNV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抗VEGF治疗高度近视继发MNV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术后视力与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CMT改善、MNV面积改善相关,其中,眼轴长度和术前MNV面积是影响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高度近视黄斑新生血管抗VEGF视力预后

    《角膜病学》(第2版)一书出版

    王婷
    141页

    妊娠期高脂血症患者睑板腺形态与功能改变及其对泪膜的影响

    叶芬程友缪依诺黄振平...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脂血症患者的睑板腺形态功能以及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妊娠期妇女60例(120只眼),根据血脂情况分为高脂血症组(30例60只眼)和正常妊娠期(30例60只眼).两组受试者接受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睑板腺功能检查、泪液相关检查和血脂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睑板腺各项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差异.分析BUT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高脂血症组的OSDI、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BUT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SIt、睑板腺缺失评分和睑缘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UT与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性.结论 妊娠期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出现睑板腺分泌能力下降,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但是对泪液分泌量没有明显改变.这种改变与血脂中的TC、TG和 LDL-C高度相关.

    妊娠期高脂血症干眼睑板腺

    IPL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

    产竹林江彤彤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患者接受强脉冲光(IPL)治疗对干眼症状、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MGD相关性干眼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结合睑板腺按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IPL治疗,治疗时间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干眼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CFS)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泪液分泌实验结果(SIt)长度增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时间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D相关性干眼以IPL联合睑板腺按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干眼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强脉冲光心理状态

    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术治疗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马红利李世洋李红梅刘雪雁...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直径大于2 cm 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5例(25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球突出度改善情况.结果 25例(25只眼)患者的肿瘤均顺利摘除.术中无大出血,术后除3只眼出现永久性瞳孔散大,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眼复发.术后1、3、6个月BCVA分别为0.55±0.32、0.58±0.35、0.59±0.33,比术前0.37±0.16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眼球突出度分别为(15.36±3.74)mm、(13.12±1.05)mm、(13.07±1.16)mm,比术前(19.75±2.22)mm明显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有所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无需切开眼眶骨壁就可以摘除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海绵状血管瘤眼眶肌锥内皮肤切口手术

    泪腺导管囊肿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

    张宝明岳伟丽刘强胡世民...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泪腺导管囊肿的CT、MRI影像表现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18例(18只眼)泪腺导管囊肿的临床特点、病理学、CT和MRI影像表现等资料.结果 18例泪腺导管囊肿均为单侧发病,均为首发患者,有眼部病史患者4例,伴发眼部疼痛、肿胀、眼磨等不适症状患者12例,右眼眶13例,左眼眶5例,15位于泪腺睑部,1例位于泪腺眶部,1例位于上睑穹隆部,1例位于泪囊窝,18例均为单侧发病.18例行CT平扫,低密度(CT值0-30HU)13例,软组织密度(CT值30-80HU)5例,其内均未见钙化.1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T1WI呈低信号者13例,等信号者5例,DWI均未见受限改变,增强扫描13例未见强化,5例可见囊壁稍增厚、毛糙、强化.病理提示18例泪腺导管囊肿中,3例可见炎性细胞.结论 泪腺导管囊肿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稍多见,临床症状多以眼部肿胀、疼痛、眼磨多见,CT低密度、MRI呈长T1长T2、增强无强化是泪腺导管囊肿的特征影像表现.

    眼眶肿瘤泪腺导管囊肿X线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小儿眼科与斜视》(译著)一书出版

    石一宁
    157页

    《视盘病变》一书出版

    丁瑜芝
    157页

    安徽省阜阳市地区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流行病学现状

    朱俊卿王静李忠民陈祖凤...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徽省阜阳市地区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流行病学现状.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地区出生的20 15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3对所有新生儿开展眼底检查,分析眼底病变情况;并收集所有新生儿性别、出生孕周等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20 156例新生儿中共有3 064例发生眼底病变,检出率为15.20%.其中视网膜出血有1 794例,检出率为8.9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675例,检出率为3.35%,视网膜周边白色病灶188例,检出率为0.93%,眼底渗出143例,检出率为0.71%,其他264例,检出率为1.31%.单因素结果显示,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机械通气可能是新生儿眼底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胎龄为早产儿[OR(95%CI):0.752(1.392~3.304)]、分娩方式为顺产[OR(95%CI):0.558(1.151~2.880)]、新生儿出生体重≤2000 g[OR(95%CI):0.945(1.633~3.812)]、新生儿有机械通气[OR(95%CI):0.659(1.190~3.005)]是新生儿眼底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安徽省阜阳市地区新生儿眼底病变检出率较高,以视网膜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主,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是新生儿眼底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眼底筛查新生儿眼底病变流行病学危险因素